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建工作说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社区治理虽然千头万绪,但不能陷入事务主义,不能只见“事”而不见“人”,必须树牢为民服务理念,在情感上亲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方式上,要注重社区工作中的情感治理。情感治理即通过“情”和“理”的结合,在强化情感的基础上形塑“情感共同体”或“精神共同体”,使社区工作更有“人情味”,更能打动人、更能留住人。有的城市社区打造了“24小时书房”,表达的理念是:“城市里不仅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和写字楼里的奋斗,还有24小时书房里的灯光永远陪伴着你。”这样的情感治理让群众感受到社区的温度,通过融入“大家庭”深切体会到组织的温暖,进而成为“发展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破解“陌生人社区”治理难题。在价值上,注重在社区治理中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过程中,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在解决好群众现实的利益问题后必然会得到正向的价值反馈,即使问题不能一下子马上解决,耐心、细心地跟群众沟通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常也能够得到群众理解。在办好群众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小家”和“大国”形成了深刻互动,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