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机油的去向为何成谜?
从海量购入到申报量锐减,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背后的环境隐患是什么?
在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下,清远检察机关如何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力量,揭示危险废物管理中的漏洞,助力实现危险废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年10月,清远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审查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发现,辖区内部分机动车维修经营主体存在明显的废弃机油处理异常。如某家公司2023年购买机油47.96吨,其申报转移的废矿物油量仅为0.81吨,远低于根据其购买机油量推算的应产生废矿物油量。经核实,其实际委托转移的废矿物油高达22.794吨。
“为什么数据差值这么大?这么多用过的机油都去哪儿了?”一位参与调查的检察官回忆道。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汽修店等经营者需要填报固废系统,将产生的废机油流转至正规回收公司。而部分经营者为了牟利,故意瞒报、少报,甚至不报数据,好把不在册的废机油高价售卖给他人。“传统方法效率低,而且很难全面覆盖。我们需要采用一种创新的方法——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精准定位问题所在。”检察官说道。
为了揭开废弃机油去向的谜团,清远市人民检察院着手构建督促规范危险废物管理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出可能虚假申报废弃机油的企业。检察官首先获取包含企业单位名称、废物名称及产生量的详细数据,然后获取记录企业购油量的数据。通过将购油量从升转换为吨,确保数据可比性,最后通过关联分析出申报量异常的企业。
“我们利用这个智能工具,就像拥有了一把可以开启真相大门的钥匙。”一位参与此案的检察官形象地描述道。该模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原本复杂的调查工作变得高效而精确。同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模型,清远检察机关进一步确定了无资质运输危险废物等监督点,并将模型上架至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积极拓展渠道,全方位实现线上线下交流。截止目前,该模型预览次数1009次,收藏次数356次。
凭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供的有力证据,清远市人民检察院迅速采取行动,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加强对废弃机油的规范化管理。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重新跟进并全面收集废弃机油非法处置的证据,依法对涉案企业立案调查,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罚款148.5万元;联合检查各类危废企业超过500家;联合印发方案,开展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培训。同时,清远检察机关注重刑事、民事双重追责,针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7件,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共计1200余万元。
随着案件的逐步推进,相关汽修企业开始走上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但这只是行业治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构建长效机制。清远检察机关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信息共享及协作配合机制,成立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落实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的通知》,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按照规定完善备案信息,严格遵守危险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并通过日常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通过一系列举措,清远检察机关推动危险废物案件实现了从应急式治理到预防性和系统性治理的转变,最大程度节约修复成本,保护绿水青山。
清远检察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数字检察方法论
一审丨李伟璇
二审丨郑雄文
三审丨陆凤英
本期编辑丨苑家铭
清远检察新媒体矩阵
清远检察 清城检察 清新检察
英德检察 连州检察 佛冈检察
连山检察 连南检察 阳山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