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丨豆瓣评分9.8,中国古代诗人的命运齿轮,从他们生命哪一刻开始转动?

文化   2024-12-31 19:56   黑龙江  


文:胡泊

202410月,武汉。《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新书首发式上,受邀到场的诵读人朗读这本中写到的大诗人杜甫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台下的读者齐齐跟读,声音由小到大,以致最后两句声震屋宇,相信读的人与听的人均能感觉到那种震撼。

中国人是这样的,当到了某个年龄、某个时刻,古典血脉开始觉醒,古诗词里的句子戳中你的心,古典诗歌成为最懂你的朋友、成为最能为你抒发胸臆的存在。

《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中,对杜甫有这样的描述:

作于公元737年前后的《望岳》,或可视为诗人杜甫首次向自己的同类发出的精神电波。……

几年之后,杜甫在洛阳结识了时已名满天下的李白,与他同游梁宋,后来又与他在鲁郡(兖州)重逢。……李白的存在显然代表了另外一种洒脱不羁的精神能量,而杜甫深知,这样的力量正是自己身上所欠缺的。

有限的文献资料表明,在结识李白之前,他只与严武、高适等屈指可数的几位成名诗人打过交道。作《饮中八仙歌》一诗时,杜甫已身在长安,从诗中对“八仙”的形象刻画来看,他似乎已然能够出入于京都的核心文人圈,并被当世诗人们所接纳,但不可否认,他仍然只是作为一位旁观者,一位看客,并没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按照洪业先生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中的大胆推论,杜甫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晚婚晚育者,婚期大约是在诗人们同登慈恩寺塔雅集的那一年,新娘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倘若此说成立,势必会更进一步加剧杜甫在现实生活里的困局。毕竟他已经年近不惑,百事待兴,养家糊口的成本被进一步彰显了出来,他不得不加快问路乞食的步伐,像一个病急乱投医的人,四处向权贵们投赋自荐,为自己寻找明知无望却勉力一试的晋升之阶。

在那封写给玄宗皇帝的《进封西岳赋表》中,杜甫对玄宗皇帝大加颂扬:“今兹人安是已,今兹国富是已,况符瑞翕集,福应交至,何翠华之默默乎?”这几乎是完全无视老皇帝晚年的昏聩了,但却从另外一个侧面证实,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责任心。当持家与治国尚未达成共同的愿望时,作为一位处于社会微末端的诗人,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解决家人的生计温饱问题再说。这也符合这位以儒家思想为立身之本的诗人一以贯之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中国历代诗人里,杜甫可能是家庭伦理观念最重的诗人之一,妻子、儿女、兄弟都被他拉扯在了身边,即便是在最艰难困苦的岁月,也几乎须臾不离其左右。而这一时期,可能也是杜甫个人精神生活最为灰暗的时期,他大量的诗歌才华被无谓地挥霍在了言不由衷的书写中,换来的却是无边无际的空洞回音。

也是在这一年冬天,帝国最阴险的佞臣李林甫病入膏肓,而接替李林甫主政朝堂的,是另外一个愚蠢且野心勃勃的权臣杨国忠。这是唐朝大动乱的前夜,杜甫深陷在帝国中心的泥泞中。……“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九日寄岑参》)

新、旧《唐书》里都说,杜甫“性褊躁傲诞”,其实并非指他的性格乖戾,而是诗人天性里的不合常规举止,难以见容于世俗意义上的人情世故。而如何在个人性情与社会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就成了几乎所有诗人在日常生活里、在社交场合上遭遇的一大难题。比如说,那些“奉和”“酬和”或“献赋”“献诗”,文学史上不可胜数,一方面诗人们需要以这种方式来打通仕途,消弭人情交往中的隔膜和芥蒂;另一方面,又要秉持诗歌的美学节操,以免沦为笑柄。那么,究竟应该操守什么样的尺度去为人处世?这其实不仅是对一个诗人才华的考验,更是对诗人风骨的测度。如果说杜甫投赠给明皇的“三大赋”或有损诗歌的颜面,那么,王维那首著名的应制诗《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则多少还保持了一些诗歌应有的艺术尊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这首诗里同样充满了奉承之意,但格调终究不俗。

……

公元768年暮秋时节,一条简陋破旧的船只,将落魄中的杜甫推送到了城门紧闭的湖北公安。漫漫江堤,秋雨霏霏,只有县尉韦匡赞一人出城,前来渡口探望他。诗人在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七律《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

而与杜甫形单影只的形象构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唐元和时代的核心诗人白居易。这位“广德大化教主”(张为《诗人主客图》语)尽管十分钦佩杜甫,但他在现实生活里的行事做派却完全不同于前者,他称得上是当时诗人社交圈里的灵魂人物。……


这段文字收入在《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的第3个关键词“社交”篇中。在书中,“社交”篇的副标题是:各有稻粱谋。

作家的高度精准概括令人读起来有正中靶心的快乐。最懂得诗人的只能是另外一位诗人(本书作者张执浩是一位诗人,他因诗而荣获鲁迅文学奖),尤其是当另一位诗人站在千年之后的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土地上,用长焦镜头回望打量千年前的大诗人的一生——

唉!如果每个人都能先行了解一生的命运、然后再做选择,就好了。

可惜不能。

横起心来想,也因为此,我们今天才读到了千百年大浪淘沙被时光苛刻挑拣而更璀璨润泽如珍似宝的如此多的好诗吧!


上面提到关键词,这本书总共用15个关键词来总结古代诗人的命运:

功名、漫游、社交、

友谊、传播、登高、

风骨、悲秋、雅趣、

苦吟、音区、色彩、

还乡、归途、传家。

——东亚人一生精神内容差不多均涵盖于内。


在《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第14个关键词“归途”里,写到了诗人之死。

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诗人之死,从诗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他们的人生结局,来反推他们在世时的活法。譬如李白,他的死因,犹如他的出生和血统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谜团,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终生都活在扑朔迷离的光晕之中。……

有确凿纪年的是,公元762年,李白病死在了他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家里。其绝笔诗应为《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首六句骚体诗,是诗人在弥留之际,对自己人世生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中“大鹏”的意象,呼应了他早年在《上李邕》诗中的自喻,由此形成了一个圆满自洽的人生回旋空间。

“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这是李阳冰后来在整理李白的遗稿《草堂集》序中,留下的有限的文字线索。作为诗人临死前的近身见证者,这篇序言具有相当大的可信度。其中有两个字,令后世联想翩翩:一个是“舟”,一个是“疾”。于是,后世就有了关于李白之死的两个版本在坊间流行:一是诗人酒后泛舟落水溺亡。北宋梅尧臣在他的诗作《采石月赠郭功甫》中就有过这样的大胆推测,他认为,李白的死因是:“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另外一种说法是,李白死于“腐肋病”。宋代叶梦得在《石林诗话》(卷下)里称:“凡溺于酒者,往往以嵇阮为例,濡首腐胁,亦何恨于死邪。”这当然也只是一种理性的推测。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所谓“腐肋病”,就是慢性胸肺脓,而酒精中毒正是引发此种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旧唐书》中记载李白是饮酒过度,最后醉死在了宣城。晚唐皮日休作《七爱诗· 李翰林》,其中有句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看来,无论是哪一种死因,大概都与酒脱不了干系。

……

公元846年,白居易以七十六岁的高龄在洛阳去世,即位不久的唐宣宗李忱,在感佩之余,写下了题为《吊白居易》的诗。这位靠装疯卖傻蒙骗过身边的宦官、最终成功登基的皇帝,后来开创了“大中之治”的盛世繁荣。……

相比之下,白居易的死因看上去并不复杂,也没有李白、杜甫之死那么多的不确定性,毕竟他活得比他俩都要长久,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那个时代诗人中的寿终正寝者。……

医师总是劝他戒酒,但白居易又是一个嗜酒如命之人:“镜里老来无避处,樽前愁至有消时。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镜换杯》)白居易不仅贪杯好饮,他甚至还自酿佳肴:“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咏家酝十韵》)在诗人看来,喝茶尚不足以遣闷忘忧,还是饮酒最有神效,再也没有什么能比饮酒更让人开怀的事了:“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狂歌词》)

纵情欢饮之下,白居易原有的旧疾也在进一步加剧。晚年的白居易没有哪一天不是活在“庆余年”的心理状态中,身处高位,财富盈室,却无子嗣可以承继;环顾四周,身边已经没有了可以唱和之人,元稹死了,刘禹锡随后也走了,几乎所有与他亲近的友朋都一一离开了人世。诗人只能在长吁短叹里,怅望着徐徐到来的生命尽头,侥幸与窃喜交织:“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喜入新年自咏》)类似的咏叹调,在白居易晚期的诗篇中不停泛溢,几乎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笑语销闲日,酣歌送老身。一生欢乐事,亦不少于人。”(《洛中春游呈诸亲友》)“夜深吟罢一长吁,老泪灯前湿白须。二十年前旧诗卷,十人酬和九人无。”(《感旧诗卷》)“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青叶与谁同?欢娱牢座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杪秋独夜》)“荣枯忧喜与彭殇,都似人间戏一场。”(《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这样的人生结局,或许是早年那位“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人从来不曾想过的。当年的他,也曾以“采诗官”自居,抨击时弊,为百姓而歌,但一场贬谪即令他幡然醒悟,逐渐走向了“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秋雨夜眠》)的慵懒生活状态里,身体自然是舒服了,而心灵仍旧会不时地悸动。

白居易死后,李商隐受其养子白景受所托,为他撰写下了墓志铭。文中历数白居易一生的仕官经历和优渥生活,却对其文学成就与贡献只字不提。……

在白居易去世十二年后,李商隐也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薄宦频移疾,当年久索居。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因其生前曾作《有怀在蒙飞卿》一诗,有人从字里行间爬梳,推断出与沈约一样瘦骨嶙峋的李商隐,最后很有可能死于“消渴症”,而这种病象和死因,与杜甫多少有些相似。

……

在普罗大众的印象里,诗人总是敏感易伤、意气用事的那一类人,他们距离死神最近,似乎随时随地都在冲撞命运,轻生应是常见之事。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中国古代的这群诗人身上。

屈原创造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尤其是诗人,在面对国家、面对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无情时所具有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模板或样式,不断开启着后人反复追问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无论是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的济世态度,还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离骚》)的自我意志,都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走向。……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上下几千年,我们发现,真正以屈原的人生路径为精神指引,不惜以命相搏的诗人,几乎没有。……

因为诗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可能超越社会早已给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在儒家思想入主华夏,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之后,重生文化便成了难以撼动的主流意识。所谓“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强调人生在世,应该以日常生活为人之根本,细致体味日常生活中的冷暖炎凉,在平凡、世俗、具体的日常现实生活中,建立起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共存互依关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死亡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被无限悬置的命题。而人生在世最需要破解的难题,不是会不会死,或怎么去死的问题,而是我们生而为人后究竟该如何活下去的命题。……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公元680年,享有“初唐四杰”之称的诗人卢照邻,在留下了实在是生无可恋的《释疾文· 粤若》后,跳河自尽了。这位曾经写出过名作《长安古意》,吟诵出“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杰出诗人,在他的《五悲文· 悲穷通》里这样悲号道:“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支萎堕,五官欹缺。皮襞积而千皱,衣联褰而百结。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从这段叙述中,我们看到,诗人已经被没完没了的麻风病折磨得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耐心和意志。……卢照邻的死法,或许算得上是诗人之死中的一个例外,但这样的死已经与诗歌没有什么关系了,只是一种肉身的销殁和解脱罢了。

……

如果活着仅仅是为了承受悲苦,那么,就有两种人生态度横亘在我们面前:一是你想拯救世人之悲苦,却无能为力,又不情愿眼睁睁看着悲苦在人世间汹涌蔓延,你该作何选择?二是你视自己为悲苦的化身,直面悲苦,咀嚼悲苦,直到悲苦将你吞噬,你又该怎么办?每一位诗人都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答案,但事实是,这个问题没有,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死亡总在为求生者让路,顽强的生命在与死神的搏击过程中,呈现出了耀眼的光焰与斑斓,但每一条道路总有尽头之日。

公元427年深秋,一生贫俭的陶渊明意识到,自己很快就要踏上生命的“逆旅”,回归生命的“本宅”了。于是,他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平静,坦然,丝毫没有情感上的起伏。诗人终于成功地将自己的一生,兑换成了草木生长与零落的过程。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终至圆满。

生死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却总是避之不谈。而每每读到对此的诠释,总有当头棒喝之感,甚至能在某个瞬间“悟了”:贪、嗔、痴,均无必要。我愿意读一读优秀的有才华的人的活法、想法,愿意了解他们的所做作为,待自己茫然失措时,可以有个行动参考。

另外,我想,只有宽厚、睿智、悲悯的人,才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人之生死、缘之明灭。

好作家无不悲悯。

2024年11月,和张执浩老师及其他朋友、诗人、音乐人、策展人,围坐在武汉的夜空下。“天上的星星越看越多”,远处传来儿童奔跑嬉戏声,黄鹤楼远远可见,灯火之中望过去,有恍如隔世感,毕竟唐代崔颢那首《黄鹤楼》脍炙人口,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黄鹤楼”,昔人已去、此地空留……

恍惚间耳边听见张执浩老师聊及:“……在外地,我会觉得自己代表武汉,所以言行都会……”

这话很快地过耳,却能够确切地感受到他对所处的空间的深情,对所处的地理的深情,对所经历、所看到、所交手过的时光的深情。

情到深处才生怜悯。慧到真处才会懂得。

所以,他在写中国古代诗人的时候,会去尽力理解,却也有意地、简直是带着苛责一样地不包庇、不偏颇、不感情用事。

可以把这本《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只当作古诗鉴赏去读;但那就太浪费了这本书。因为书中所写,不仅仅是何以成诗,更是带你我回到千年前,指给你我看个明白:中国古代诗人的命运齿轮,从他们生命哪一刻开始转动?

2024年11月,是张执浩老师在他的武汉受邀办了一场新书分享会,为了让到场的读者有更深的感受,特意邀请专业的民族声乐歌唱家来现场用音乐演绎古诗《白头吟》,古风音乐唱出来古诗,感染力自不必说。《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这本书里的第11个关键词,即是“音区”。这一章十分有趣:

在中国古典诗人群体里,最具有高音特质的,无疑当数李白。我们完全可以说,他是天生的高音区诗人。

现存李白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的诗,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还不足二十岁,但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的试声之作。这首五律色调明亮,如风行水上,疏朗飘逸,它的音色介于高音和低音之间,但其中有“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之句,“分”与“挂”势大力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这个句式,日后渐渐成了诗人经典的句式之一,表明一种跃跃欲试的高音,将出未出。同一时期,李白还写过一些尽可能展示自我开朗高远性情的诗,譬如《登锦城散花楼》:“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譬如《白头吟》:“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这些作品中已经明确具备了有待诗人今后不断拓展的独特句型结构。而这种李白式的句型,对应着李白特殊的发声口型,都是他前期的高音试唱练习。诗人只有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练声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音准和音高。所谓“一锤定音”,其实是千锤百炼后的结果。

公元720年前后,年近二十岁的李白在拜谒了渝州刺史李邕之后,终于迎来了这决定性的“一锤”。在一阵高论放言后,他引起了李邕的反感。事后,李白负气写了一首《上李邕》,提笔就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而上九万里。”这是诗人第一次以“大鹏”自诩。……嘹亮的高音几乎在那一刻是脱口而出,连诗人自己都喜不自禁起来: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何为“殊调”?当然是李白对自我声音辨识度的确立,“恒”就是确信。他不再犹疑,无比坚信自己的高音,能够刺破或撕开现实世界里的重重帷幕。……

……

而相比之下,先于李白出场的王维,则成了低音区诗人的代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登台献唱的第一首成名作。这首用纯正的唐人口语写成的七绝,充满了呢喃的语调和声腔……

与李白相比,杜甫的高音显得极为平实自然,完全不使用花腔,甚至,他过于浑厚朴实的音质,常常给人以过于苍凉稚拙之感。这源于杜甫找到并掌握了“吞声哭”——这样一种非常独特的发声技艺。……

入蜀后的杜甫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声期,这种发声方式的调整与变化,显然与诗人的身体状况有关。尽管他心中依然有“白日放歌”的愿望,但毕竟潦倒数年,百病缠身,诗人亟需调养生息,而广袤、闲适、温润的成都平原,正好为他提供了暂憩疗养的环境和条件。

……

声,在甲骨文中,由“(磬)”和“(听)”构成,本义是指敲击悬磬所发出来的声音。当一位诗人用自我的心力叩击社会、自然、生活时,便会有一种响动传荡开来,警醒世人,或提醒每一位路过者用心用力地活下去。

“声成文谓之音。”(《礼记· 乐记》)无论是高音、中音还是低音,这些分类最终的目的,是让发声者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困境,而唯有明白自我局限性和可能性的诗人,才能在嘈杂的人世让自我的声音具有辨识度。

好作品会有通感特性。文本兼有历史的琥珀色、哲学的瓷白色、美学的青绿色;而叙述则有音韵的美。

我睡前会读几页《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不是看、不是默读,是真的读出声,因为书中任何一枚句子都“朗朗上口”,如同咀嚼一枚橄榄。

所以,如果让我推荐给陌生又亲切的读者,那么我会说:《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是15个关键词》是一本知识丰富的、优美的读物。

它讲了中国人的诗学生命源头、东方诗意生活的缘起;它带着我们抵达古代诗人的生活现场,看见一个个独立丰满的人格;它引领我们体悟诗歌背后的人生真味;它勾勒了中国古代诗歌版图,勾勒了命运的诡谲与生机。

目前,《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在豆瓣评分9.8。可是,坦白讲,这是一本从制作上可以称得上“质朴”的书:

平装;32开本;封面工艺只用了一个“烫白”;本书赠品也仅一张凸显中国山水画“只此青绿”之特点的海报;内文无彩色插图。

纯粹以内容取胜。

书是媒介,作家、编辑、读者因此相见、相知,读到会心处,彼此都懂得。

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诗词、古典美学的血脉觉醒时,需要有谁、有什么来与你对话、交流,分享给你更多;需要有一个谁、一个什么来懂你、来说出你模糊地感受到了却说不出的东西。这也是书存在的基本的意义吧。

【完】

    


胡泊,传播学学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资深图书编辑。另有小说集与翻译作品出版。


赠书


说说对本书的心动理由。

关注我们,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抽取5位书友,每人赠送《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一本。

我们会在一个月左右开奖,在留言区回复中奖书友,请留意查看!


(开奖后,如果按时间提交地址后,一个月内没收到赠书,可以在任意一篇推文下留言询问赠书寄送进度)




END
主编丨木月
美术编辑丨小柒
图文来源丨江苏文艺出版社(胡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祝好运哦! 
阅读原文

中图网
不埋没一本好书,不错过一个爱书人。来中图网,淘稀见好书,20万种特价书2-4.9折!www.bookschina.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