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容易焦虑,陷入精神精神内耗?
为什么总是容易拖延?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摆烂?
经常为人际关系焦虑,总觉得孤独空虚,要怎么办?
为什么总是习惯讨好别人,忽略自己的感受?
其实,生活中许多的这些问题,或许都可以求助于心理学,就像一把“钥匙”,一旦你掌握了,便能解锁生活中各种问题,找到自己的人生办法。
在《我对自己有办法》这本书中,国内知名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壹心理通过50个日常生活场景,引出都市年轻人典型的心理困境,并通过问题入手分析心理成因,分享了50个专业且实用的心理学方法。
在千千万万个无能为力的时刻,或许你可以不再向外寻求帮助。这本书帮你再次看见自我,愿你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自爱行动指南”,找到专属于你的“人生办法”。
01
放手去做,减轻精神内耗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随大流,不停地参加各种考试,与数百人竞争梦寐以求的大厂offer,连在地铁排队都想站在第一位。既想要和别人一样成功,又一遍遍不停地自我拷问 :“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为什么我仍旧不快乐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内耗,人产生精神内耗的诱因有许多,其中心理学家科特·莱温(Kort Lewin)首先提出的“动机冲突理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个理论称,身为个体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同时面临许多冲突。想要做的和应该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距,而这个差距会让我们痛苦、焦虑,从而陷入不断的内耗中。
《我对自己有办法》一书中说,精神内耗,往往是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自己消耗自己。想要打破“忧虑—挣扎—内耗”的消极循环,最重要的是让行动走在思想之前。不要习惯性地否定自己,明白和接纳自身的不足,正视自己的欲望,勇敢迈出第一步。
“想,只是抛出问题。放手去做,才是答案。”
02
你也爱拖延?那挺好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DDL(截止日期)才是第一生产力”似乎成了年轻人信奉的金科玉律 ;而拖延则被视为懒散和自律不足的象征。其实,对于拖延这种普遍现象,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我对自己有办法》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拖延带来的并非全然负面的影响。当面对任务时,选择了推迟拖延,可能是因为任务复杂、庞大,也可能源于我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有时候,拖延或许正是我们内心在寻求的一种平衡与调整的方式,它可能还蕴含着一些出人意料的益处。
那么,拖延行为的好处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拖延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当我们推迟做某事时,即使没有主动行动,我们的潜意识也在悄悄寻找着解决方案。“思考就是大脑的内部对话。”这段“悬而未决”的时间往往会带来令人惊喜的创意和见解。
拖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情绪和精力。当面对着多个紧迫的任务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拖延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够为我们提供喘息的时间,让我们有时间调整心态,合理分配自身的注意力和能量,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
拖延也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识别出真正重要的事情。在拖延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安排时间。
“你在寻找的奇迹就隐藏在你一直逃避的行动里。"
03
不要高估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你是否有过这些经历?
深夜,无意中发现伴侣的某条“朋友圈”屏蔽了你 ;
明明说过要见证彼此人生的重要时刻,最好的朋友却不声不响地在其他城市举办了婚礼;
和父母开玩笑,问谁是他们最爱的孩子,却发现他们眼神闪躲。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总是把美好的愿望投射到对方身上,希望热情能有回应,付出能有回报,善意能换来善意。但很多时候,对一段关系抱有过高的期望,往往是失望的开始。
因此,我们要做好预期管理,管理好自己对别人的期待,不要高估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任何关系的理论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我不答应你时,我态度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训斥、贬低、指责你。
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我对你无条件地接纳、无条件地爱,我爱你不是为了让你满足我的需要。
你要知道,最好的关系既能相互依赖,也能彼此独立。人一生最重要的课题,是拒绝病态共生,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我对自己有办法》提到,人要到能托举和滋养他的地方去,学会创造一个与他人无关的自我支持系统。
一个不受打扰的专属于自己的空间 ;
一份能够自我实现的工作 ;
一套完整翔实,能够帮助自己认知身体、心理的知识体系 ;
…………
04
永远置顶自己的感受
日剧《风的新生活》中,女主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习惯性地答应别人的要求 :明明带了便当,也不好意思拒绝同事去餐厅吃午餐的邀请 ;被同事调侃、取笑,非但不还嘴,还拼命想着要怎么回答才能既不得罪人,又不显得自己太在意。这种不断妥协的人生,最终让她成功沦为团体的“边缘人”。
同是打工人,你是不是经常忽略自己的感受,沦为职场软柿子,觉得自己不配被重视,便想要通过迁就、讨好的方式赢得他人的喜爱。像是在与他人聊天时,把别人的喜怒哀乐全部“置顶”,唯独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开启“免打扰”。结果往往是,让渡了自己的边界,却换来了别人的得寸进尺。
如何克服讨好型人格,学会置顶自己的感受呢?
在《我对自己有办法》中提到,想不被忽视,不做透明人,就需要用行动告诉他人“我值得被善待”。
面对他人的不公平对待时,克制住说“没关系”的欲望,学着表达自己的愤怒,哪怕一开始会失态也坦然接受。你永远值得被好好对待,学会自我同情,敢于为自己撑腰。
在这只此一次的生命中,你是来体验人生的,请玩得尽兴。不断地告诉自己:“我看见你,我理解你,我支持你,我爱你。”
写在最后:
尼采曾说 :“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今天,年轻人看似比以前有了更多选择 :裸辞、斜杠青年、数字游民……但也比以往更加迷茫和焦虑。
这本《我对自己有办法》梳理出困扰大部分年轻人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在遇到困惑时翻开这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驱散迷茫,轻装上阵。
要相信,你的人生问题不大,凡事总有解决办法,跟随这本可爱的小书,体验那些真心实意觉得自己很好的时刻。
书名:我对自己有办法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ISBN:978-7-5546-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