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讲史堂第二千七百四十四期】如果傅作义将50万大军南撤是否可以打赢?1948年11月22日战役结束(历史系列第1453讲)

时事   2024-11-21 23:37   江苏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淮海战争爆发前,如果傅作义将50多万大军南撤是否可以打赢?1948年11月22日:国共内战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中共获得大胜。



对于历史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三大战役不是同时进行的。

首先爆发的是东北的辽沈战役(台湾称为辽西会战),时间是1948年9月到11月,共持续了52天。

接着同时爆发了淮海战役(台湾称为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台湾称为平津会战),时间是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持续了65天左右。

在辽沈战役进行期间,蒋介石派出多名说客,苦苦哀求傅作义,让他将华北的50多万国军南撤,加入将要爆发的淮海战场。

而淮海战役爆发后,蒋介石一再对淮海战役的将领们宣布,傅作义就要率领大军南下,彻底扭转战局。

那么,傅作义能否带兵南下,如果他南下了淮海战役的战局是否会被扭转?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傅作义南下无法扭转淮海战役的败局,不过或许能够暂时保住半壁江山。

我们说说原因。



首先,客观运输条件很困难。

民国时期想要大规模快速调动军队,只能依靠铁路。

从平津地区到徐州的津浦铁路,早已被解放军截断。

济南战役以后,解放军基本控制山东省,将省内的铁路完全控制,傅作义不能使用铁路进行兵力调动。

退一步说,就算解放军没有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铁路,只要不断派兵袭击铁路也足以阻断交通。



通过徒步行军,50多万大军,是否可以快速增援淮海战场?

当然是不可能。

以淮海战役的黄维兵团为例,从11月8日奉命自河南驻马店出动东来,到达安徽蒙城已经是11月18日,两地距离只有200多公里。

也就是说,精锐的黄维兵团只有十多万人,每天行军速度不过20多公里。



那么,从平津地区到徐州淮海战场陆地距离有800公里,就算傅作义50多万大军没有遭遇敌人拦截,乐观估计也需要徒步行军1个多月。更别说,傅作义的部队本来就散开在天津到张家口的遥远距离,收拢起来也需要时间。

就算完全没有解放军的拦截阻击,傅作义调动部队从陆地南撤徐州成功,至少需要2个月。

由于河北、山东地区解放军的武装牵制和破坏,傅作义可能花费3到4个月才能徒步行军撤退到徐州,此时淮海战役早已结束。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从塘沽利用海上运输撤退。

然而,傅作义集团总兵力高达50多万人,加上各种武器装备,想要通过海运绝非简单的事情。

关键在于,从塘沽海上撤退以后,这些军队要在哪里下船重整?

想要直接加入淮海战场,应该在连云港下船。但连云港距离解放军太近,下船国军有可能在集结期间就遭遇全面袭击,比较危险。相对靠谱的集结点,就是上海或者杭州。

50多万国军撤退到这里,想要北上就要渡过长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总之,想要通过海运后迅速加入淮海战场,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部署。



其次,长期战略不利。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解放军已经形成强大的实力。林彪打赢了辽沈战役以后,东北野战军增加到108万兵力。

此时淮海战场国军实际兵力60多万,而不是以前说的80万。加上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也就勉强相当于林彪的兵力。

如果林彪和华北野战军的30万大军合并,兵力就猛增到140万左右,国军就很难应付。更别说,淮海战场本来就有60多万解放军了。单单粟裕的华野,就是身经百战,就够国军喝一壶的。

面对解放军这200多万野战部队,国军淮海战场加上傅作义集团的120万兵力,还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就长久来看,解放军有很大优势,战局没有被扭转。况且傅作义不战而撤,首先是山西被包围的阎锡山10万国军肯定完蛋了,其次是华北广大地区被解放军兵不血刃占领,军事、经济、民心士气上都会极端不利。



再次,傅作义根本就不可能同意南撤。

傅作义是什么人?他可不是黄维那样的中央军嫡系,会无条件的服从蒋校长。他也不是为了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黄百韬。

傅作义本来是阎锡山麾下大将,抗战期间长期担任绥远省主席,统率10万大军抗日,立下赫赫战功。傅作义在抗战期间就脱离晋绥军体系,成为一个独立的军阀。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以后,考虑到国军内部团结问题加上傅作义是难得的战将,老蒋任命他为华北国军最高统率。

然而傅作义不同蒋介石一条心,也没有必要一条心。



作为军阀来说,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要归顺强者,绝对不能同弱者一起完蛋。

傅作义心里很清楚,即便战局再不好,他只要率领几十万军队投降解放军,一样可以做到新中国部长级别的高官。

相反,国民政府已必败无疑,将来就算能够保住台湾一隅,区区一个小岛又能搞出多大风浪。就算傅作义成为台湾国军最高领袖,实际上不过是一省领袖罢了。

所以,东北的卫立煌也好,华北的傅作义也好,包括后来的云南卢汉、西康的刘文辉等军阀都是最后关头投靠解放军,换来高官厚禄。

傅作义手中的军队和地盘,就是他的王牌,当然不允许南撤到淮海战场被别人控制。

自然,蒋介石可以直接下令傅作义麾下30多万中央军自行撤退,这等于彻底将傅作义推给了解放军。此举会导致华北战局迅速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些中央军也未必能够南撤成功。



最后,即便南撤成功,也只能暂时保住半壁江山。

如果傅作义集团50多万大军顺利南撤,加入淮海战场,国军兵力会缓慢增加到120万左右。

华北野战军20万人会迅速南下,淮海解放军会增加到90多万规模。看来,国军至少后退防御是没有问题的,两军会继续对峙。

可惜,国军短期内不会有兵力优势,因为海运部队和重组都需要时间。即便未来国军暂有一定兵力优势,也不可能获得决定性胜利,因为东野也会迅速南下。

随着林彪的百万大军解决了东北国军,不久就会加入淮海战场。

这种情况下,国军仍然是处于劣势,想要进行战略决战无异于是自我毁灭。



比较稳妥的方案,是退守长江防线,依靠中国南部和西南适合防御的地形,进行持久拉锯防御作战,期望能够暂时保住半壁江山。

实事求是的说,按照当时的态势,国民政府能够保住当年南宋的地盘超过1年,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大家都知道,1950年6月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国军能够守住半壁江山1年半,那么国际形势就会有变化。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只能扶持国民政府对抗中共,以实现在东亚的战略优势。



此时,中国恐怕就会像朝鲜半岛一样一分为二,长期对峙,恢复古代南北朝时期。

只是,按照当时的态势,即便傅作义南撤,国军未必能够坚守1年半。

即便是纸上谈兵,想要保住半壁江山也是千难万难的。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萨沙1928
近代军事历史资深作家萨沙。坚持文章原创,每1篇都是精益求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