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太脏,这也是最常见的现象。由于冷凝器的工作温度是相对比较高的,以行业工况为例,进出水温度为32/37摄氏度。同时,对于冷水机组通常都是冷却水都是开式系统,冷却塔的喷淋水很容易吸附各种尘埃,同时滋生藻类,这些杂质进入冷凝器后,很容易结垢。此时机组冷凝器的换热性能恶化,导致冷凝器的接近温度提高。对于该原因导致的接近温度过大,基本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出现突然一下子就由1℃增加到4℃的情况。此种情况通常需要找专业的清洗公司进行物理及化学清洗即可。
冷却水流量异常。需要检查冷却水水泵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工作不正常导致冷却水流量偏小,使得冷凝器工作在层流区域,换热恶化,同样会导致接近温度增大。
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异常。此时可更好其它压力或温度传感器进行判断,也可在机组冷态的是否进行判断,看冷凝器和蒸发器压力是否平衡。
雪种充注过多。如果雪种充注过多,使得冷凝器参与冷凝换热的有效面积减小,此时可观察冷凝器视液镜,或者结合冷凝器的过冷度进行判断,通常这种情况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会比较大。
对于水冷冷水机组,对于2流程或多流程的壳管式冷凝器,还存在水室隔筋脱落或老化导致水室串水的情况,这种情况可通过冷凝器水阻大小同标称的水阻进行比较,如果明显偏小就存在该可能性。
不凝性气体。通常是由于系统在抽真空的时候不合格,或者所使用的雪种为旧雪种,本来就含有部分不凝性气体,导致加入系统后出现异常。对于不凝性气体引起的接近温度高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由道尔顿分压定律可知,系统的压强等于各个组分压强的和。如果系统中含有不凝性气体,那么系统的压力会偏高!根据该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即可判断系统是否含有不凝性气体:在排除传感器的问题后,将系统停机后放置一段时间,待同环境平衡后,此时冷凝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应当同水温相等或相差不大,如果此时冷凝器的接近温度(也常叫端温差)大于1℃,蒸发器的接近温度小于-1℃,那么基本可以断定系统中含有不凝性气体。
不凝性气体如何排放呢?可以选择在系统静置了一段时间后,打开容器上方的截止阀慢慢排放,由于气态制冷剂的密度通常都比较大,以R134a为例,在20℃时的密度约为27.7kg/m3,而不凝性气体(通常为空气)为1.1kg/m3,此时不凝性气体会集中在容器上部空间。
扩展阅读:道尔顿分压定律 |
分压定律(Dalton's law of partialpressure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在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例如在大气压的101.3kPa中,氧气贡献了20.9kPa的分压,氮气贡献了78.1kPa的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