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进一些冷水机组的项目,发现有些代理商对技术偏离非常担忧,认为一旦出现技术偏离,项目就可能失败,甚至觉得这反映了自己品牌技术实力不足。尤其当技术偏离超过五个时,这种担忧会更加强烈。今晚有些时间,正好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不同,认为技术偏离越多并不一定是坏事。
首先,能够提出技术偏离至少证明了一点:投标团队认真审阅了招标规格书,并与厂家进行了核实。尤其是在招标规格要求繁多的情况下,招标规格书通常由暖通、电气和施工等各专业人员共同完善,涉及的技术条款方方面面。很多时候,代理商或机电包可能没有能力逐条核对,特别是一些不专业的投标人,为了省事,可能直接全部响应,甚至没有仔细看完招标规格书。尤其对于需要多轮竞标的项目,许多人可能只想先进入下一轮,就草率地表示没有偏离。
另外,招标方的招标规格书大多不是从头开始编写的,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厂家。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优势产品或选配项,这些技术或选配项对业主是否真的有用?很多时候可能并没有用。而且,各品牌的技术路线常常不同,虽然都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举个例子,1+9=10,8+2也等于10,只是路径不同。因此,有技术偏离对招标方而言应该是常见的。自然,有些条款甲方可能会明确规定不能偏离,比如产品合规性。如果要卖到欧盟市场,CE认证是必须的,偏离这一点肯定会直接废标。然而,对于其他一些技术可达的条款,业主或总包可以持包容心态,让应标者阐述技术差异及其响应的必要性。
对于投标者而言,应该与业主或总包的技术团队多进行技术交流或答疑。这样,业主可以筛选出真正认真应标的团队,也能更好地把控产品和成本。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我们都要在江湖上长期行走,选择合作伙伴时,还是要选那些不会给自己埋坑的。
总之,技术偏离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和沟通。希望大家在应标过程中,能够更加理性和开放,最终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