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产业观察组
推荐报告 |《2024年前瞻中国AI大模型场景应用趋势蓝皮书》
2024年是人工智能的爆发之年,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国家战略驱动、经济转型需求、市场潜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必然性。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有望在全球人工智能版图中占据核心位置,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其中,大模型技术的崛起,已成为当代科技领域的重要趋势。它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泛化学习能力,正在推动AI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迈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支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一行动旨在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人才的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步入世界前列。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23年规模达到5784亿元。
其中, 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正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和转型的关键力量。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的《2024年前瞻中国AI大模型场景应用趋势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AI大模型是指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中,采用大规模参数(至少在一亿个以上)的神经网络模型,AI大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算力和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当前整体AI大模型行业仍处于萌芽期,市场规模并不大但行业增速较快,根据相关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初步估计将达到14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高达114%。截至今年8月中旬,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
从未来趋势来看,具备强大预测能力的预测大模型、强大决策能力的决策大模型以及能够自主学习、实时交互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最有可能成为继自然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后的下一个大模型行业风口。
在《蓝皮书》中,前瞻产业研究院对AI大模型的产业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截至2023年,我国大模型在各垂直应用行业中,金融、政府,影视游戏和教育领减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的四大行业,渗透率均超过50%。电信、电子商务和建筑领域的应用成熟度较高。整体的需求特征为:在满足可落地的前提下实现价格、私密安全性和大模型能力效果的三者平衡。
前瞻拆分AI大模型产业链,主要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其中,硬件层是AI大模型运行的基础;软件层为AI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模型层是AI大模型的核心。
具体来看,在AI大模型领域,有多个细分技术赛道值得关注,这些赛道不仅代表了当前技术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关注和参与。
例如,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AI大模型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文本理解、生成、翻译等多个方面,代表性企业包括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科大讯飞(讯飞星火)等。
多模态信息处理可实现跨模态的理解和生成,对于AI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参与的企业包括OpenAI(DALL-E、GPT系列)、阿里巴巴(多模态大模型M6)、腾讯等。
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是AI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算法改进、算力提升、数据高效利用等多个方面。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如何高效训练和优化大模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谷歌、微软、百度等科技巨头,以及一批专注于AI大模型训练的初创企业正在加足马力寻求突破。
要知道,AI大模型属于技术驱动的行业,AI技术的核心在于算法的不断迭代与优化,这需要顶尖科学家团队的长时间积累与试错。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可能意味着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美元的投入。
显而易见,AI产业的发展痛点之一确实是“烧钱”,这主要源于技术研发的高昂成本、商业模式的不成熟、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算力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法规与伦理的挑战等多个方面。
放眼全国,各大城市正在竞相追逐人工智能产业的前沿,试图乘风而上,想要将其塑造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动能。
前瞻发现,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座超一线超市在人工智能发展上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径,在新一轮的产业浪潮中正在有力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北京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五大领域打造标杆应用,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图。
-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强网络服务安全防护和个人数据保护,持续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并推动算力中心建设,以支持大模型的训练和部署。
-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着力培养数字战略科学家、数字领军人才、数字技术和技能人才,积极发挥在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重点打造一批数字人才培育平台。
2023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占全国(183款)比重超四成,位居全国第一。此外,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将优化AI投融资环境,加大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成长企业的直投力度,并建立人工智能投资联盟机制,协同社会资本和国家级基金提供持续保障,5年内投资超1000亿元。
上海
-支持大模型创新能力。鼓励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并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科学智能等前沿研究。建立大模型测试评估中心,聚焦性能、安全、伦理、适配等方面,建设国家级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
-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级。实施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打造市级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构建规模化先进算力调度和供给能力。
-语料数据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组建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建设。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语料数据交易板块,促进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提供算力补贴与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智算中心,在能耗指标等方面予以绿色通道优先支持;对2024年底前在沪完成智能算力部署并纳入统筹、接受调度的算力建设主体,经评估给予适当额度的部署奖励;对租用纳入本市统筹调度的算力进行大模型研发的本市主体,经评估按算力集群规模和成果水平给予最高10%的租用补贴。
2023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348家。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建成,打造五大专业服务平台,吸引80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截止到今年6月中旬,已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产生了制造业、金融、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垂类领域应用。
深圳
-建设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配置国产算力及算法、算子库、数据库、工具链、模型库等工具,形成行业大模型,赋能企业打造典型应用场景。
-推进“千行百业+AI”。鼓励金融、商务、工业、交通等行业企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生产、服务和管理方式进行升级。
-搭建生态孵化平台。依托鹏城云脑搭建城市级人工智能生态孵化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智能算力资源及算法、工具集、模型库等支持,赋能生态伙伴开展联合创新。
-打造大湾区智能算力枢纽。加快实施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验证项目,积极集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的智能算力资源,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谋划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
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2.1%;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646家,位居全国第三;截至2023年12月,深圳发布了17个人工智能大模型。
可以发现,当下地方政府已深刻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积极采取行动,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
前瞻认为,在中国AI大模型的竞赛中,AI企业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竞争队友,毕竟,合力做大蛋糕、做大产业、做大市场才是中国AI发展的首要任务。
作为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已成为2200+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首选的产业规划专业咨询机构,并率先成立人工智能规划所,已成功助力多个项目完成人工智能专题产业规划编制工作。
我们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定位规划:洞察地方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最适合地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
·人工智能产业招商引资策略:深入分析全球和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解读相关政策,为地方政府提供顶层设计的智慧支撑。
·人工智能细分产业赛道选择:根据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对产业发展状况的精确掌握,精选具有发展潜力的细分产业赛道。
·人工智能产业链招商图谱编制:绘制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明确各环节的招商重点,吸引优质企业投资,促进产业集聚。
例如,深圳市光明区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布局了智算和超算两个大设施的区域,科研、人才、产业等数据资产丰富,根据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前瞻对其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基础研究,剖析了其发展优势及短板,为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企业梯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扩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强化人工智能要素供给等对策建议。
另外,在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前瞻为四川遂宁规划人工智能生态园,是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产教城融合发展新高地,成就遂宁市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示范区。
依托26年行业经验,前瞻发挥6.8亿+产业大数据优势,洞悉6600+细分产业链,为AI与各行业融合提供精准路径;同时由国际院士专家领衔,组建“3+2”知识结构复合型团队,不仅聚焦于人工智能规划的蓝图设计,更注重其实际部署与应用成效。通过深度剖析技术趋势、行业应用场景及人才资源网络,为地方政府量身定制最优的实施策略,确保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既贴合地方特色与需求,为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有力驱动经济社会的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前瞻产业研究院期待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打造AI发展的新篇章。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封面配图来源于摄图网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4年前瞻中国AI大模型场景应用趋势蓝皮书》,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分享
前瞻26年走在产业最前沿
-部分研究成果展示-
-智库专家评审过会现场-
-荣誉资质-
前瞻产业研究院
SINCE 1998
FORWARD
股票代码:839599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26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两翼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自研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智库专家+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咨询服务。
FORWARD
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
FORWARD.
欢迎各种咨询→
产业咨询
400-639-9936
研究咨询
400-068-7188
决策·投资,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
FORWORD, FO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