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213,不能忘!不敢忘!

文摘   2024-12-13 11:23   浙江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八十七载,痛未敢忘!


新华社发

今天,是我国第11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7年前的今天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87年过去
我们不能忘!不敢忘!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
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

日军将大批南京青壮年捆绑后,押往郊外集体屠杀。新华社发


南京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昔日繁华的古都变成人间炼狱

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

无数财物被掠夺

30万同胞罹难‍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

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

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截至今年12月1日

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下32人

江边的屠杀。人民日报发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伫立着一面

镌刻着死难者名单的“哭墙”

这是30万遇难同胞共同的墓碑

一万多个名字

是他们共同的碑文


近年来

“哭墙”的延长速度越来越慢

但史学家们未曾放弃

为了让每一个遇难同胞“找到”名字

他们仍在努力

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部分)。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央视新闻发


“哭墙”

是常志强生前另一个“家”

常来祭奠亲人的他

将这里看作心灵的归处


日军攻占南京时

9岁的常志强目睹了6位亲人

丧生在侵略者的刀枪之下

常志强惊吓过度,昏死过去

捡回一条命

2014年12月1日,常志强在南京小王府巷指认当时亲人被日军杀害的地点。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余昌祥,当时10岁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

他已是个记事的孩子


想到亲人在浩劫中丧生

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

他仍然悲痛万分:

“我父亲被日本兵拖去

叫他挑东西。

送过去以后,日本兵让他走,

结果一出来,

就用刀把父亲捅死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右)注目凝视着南京大屠杀中遇难亲人们的名字。人民日报发


“无论是查找埋尸记录

还是细究屠杀次数

我坚持做实证研究

就是为了给历史一个

客观、科学的交代”


学者孙宅巍

将毕生精力放在了

“人数”这一关键问题上


他几十年如一日

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

统计埋尸记录

只为印证“30万”

这一死难者的规模与层级

是确定无疑的

2014年11月29日,孙宅巍在家中翻阅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但令人愤怒的是

日本右翼分子

妄图抹杀、歪曲历史事实

更有甚者

认为大屠杀根本不存在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任何人要否认

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

历史不会答应!

30万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

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

2023年,一群孩子在纪念馆“哭墙”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姓名描新。人民日报发


87年了

战争炮火虽已远去

但历史不能忘记

真相不容篡改


当年

发生在南京城的伤痛

以及一个伟大民族的

英勇、坚韧

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2023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央视新闻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

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

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推荐阅读


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调研我校数字文化创新中心
2.千年古籍,在他们镜头里焕发新活力
3.星光璀璨 共筑未来丨浙大宁理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4.“文化+数据”,如何赋能制造大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文化数据工程研究院成立
5.《我在故宫修文物》,他来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
▶今日编辑丨包益霏
一审丨卢帆
二审丨包益霏
终审丨胡鹿鸣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订阅号:nitnews
投稿邮箱:nitnews@nit.net.cn
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经录用,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直击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大小事。宁理动态,实时点击;校园点滴,温暖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