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龙陵:椰子狸集体夜游

文摘   2025-01-07 17:04   云南  


 近日,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回收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椰子狸在同一棵树上“集体夜游”的罕见影像。



 据介绍,椰子狸是灵猫科椰子狸属哺乳动物,又名椰子猫、花果狸等,在龙陵民间也称之为“夜猫子”。它的体型近似小灵猫,但“身材”比小灵猫细长,体背有5条显著的黑色纵条纹,体侧有黑斑点,这是它区别于小灵猫的典型特征。


 椰子狸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偶尔也会白天活动。当夜深“林”静、其它昼行性动物进入睡眠状态时,森林里的椰子狸却悄悄开启了“夜生活”模式。在红外相机镜头下的“黑白世界”中,只见原始密林中的同一棵阔叶树上,四只椰子狸聚集在树干上,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亮光。它们时而在树上互相追逐嬉闹,时而快速摆动后足挠痒痒,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夜生活”。



 “椰子狸通常是独自行动或结对觅食,一般很难看到三只以上成群活动的场面,特别是像四只集体出游活动的情况十分罕见。”参与红外相机资料回收的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实习研究员房以好说。


 椰子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资料显示,椰子狸眼球视网膜的后面有一层像镜子一样的反光薄膜,这种结构能使它在光线微弱的夜里看清食物或夜间运动的物体等,这也正是其夜间捕(觅)食的优势所在。它足部的奇特结构也有助于其捕食,椰子狸走路时,主要以掌(踱)垫和与之相连的腕垫(踝垫)接触地面,几乎没有一点声音;椰子狸常栖息在石隙、树洞或高大茂密的树梢上。外表看似温柔似猫的椰子狸却生性“霸道”,它自己不筑巢,总喜欢强占松鼠等其他动物的洞穴为巢;更有趣的是,它还自带“自卫武器”。其肛门处能释放出一种特殊奇臭难闻的分泌物(俗称“臭弹”),一旦遇到天敌或危险,它便喷出这种“臭弹”进行自卫,便趁机极速逃遁隐形。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作者:云   观   郁云江   李开平   刘德政

编辑:谭钠丹   王靖媛

校核:王佳纯

终审:彭杏资

森林云南
发布云南林草最新通知公告、解读林草政策、聚焦林草改革发展、服务市场主体、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