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储能出口要涨价?

科技   2024-11-18 18:05   广东  

11月1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公告,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从细分表单上看,此次出口退税政策涉及光伏行业的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以及储能行业的锂电池。
退税新政将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所列产品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

出口退税调整将加速光伏行业出清
此次退税政策的调整短期内或将进一步加速光伏行业的出清速度。
今年以来,伴随着各环节产能的大幅度释放,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不断加重,产业链各环节售价均已跌破成本价,企业大面积亏损。
据统计,光伏产业指数覆盖的49家光伏龙头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为61亿人民币。若刨除阳光电源,则总扣非净利润直接为负。
行业寒冬之下,退税已成为光伏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调整之后经营情况短期内将面临更大压力。
以今年前三季度计算,我国硅片、电池片、组件合计出口263.57亿美元,退税税率从13%降至9%,将减少10.54亿美元的出口退税额,以最新美元汇率7.24计,减少的退税额已超过前文中49家光伏龙头企业的合计扣非净利润。
中长期角度看,本次退税政策的调整更有利于我国留存行业利润,避免全产业补贴海外的情况。
恶性价格竞争已让我国光伏产品在海外卖出白菜价,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共出口组件约186.77GW,相较去年同期157.65GW上升18%,但出口金额227.69亿美元,同比2023年同期降30.28%。
价格低迷之下,我国光伏企业普遍陷入亏损,只能依靠国家退税补贴等勉强存活,海外却能够充分攫取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成果,享受低价优质的光伏产品。
我国光伏产品低廉的价格,不仅让海外光伏制造业难以存活,还招致欧美国家的反倾销关税。
退税政策本意为增强本国产品海外竞争力,现阶段光伏产品的价格在海外已无对手,调整退税政策合情合理。
当前我国光伏产品价格正处于历史低位。退税减少所带来的成本将充分传导至下游,“白菜价”的背景下并不会影响我国光伏产品的海外竞争力。
对储能影响不大
退税政策中与储能直接相关的是储能电芯产品,本次影响有限。
与光伏产品相似,我国锂电产业相较于海外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已在储能电芯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4%的价格变化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不大。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报告,2024 上半年度储能电芯总出货量Top 5企业均为国内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与比亚迪。
不同于光伏产品,储能电芯的技术门槛较高,行业虽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但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质量优势仍然能够保持相对高的溢价水平,受到影响较小。
退税政策调整不影响海外光伏产业的发展,储能需求仍在。
一如前文所述,对海外市场而言,我国光伏产品早已是“白菜价”,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在“补贴”海外,4%的价格上升不会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海外新能源设施建设仍将继续,对储能的需求也将逐步提升。

新能源产业的政府关注度不断提升

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傲视全球。我国连续9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储能电芯等领域也是全球领先。
产能过剩似乎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绕不开的话题。各路资本对新能源产业的疯狂投入,让产能在短期内指数级扩充,而需求则更多呈现线性增长,供需矛盾由此爆发。
产能过剩的局面下,各企业间竞争白热化,产品价格一路走低。
储能行业虽是新能源行业的生力军,也已有“内卷”的苗头。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2023年年初的0.9—1.0元/Wh下降至近期的0.3元—0.4元/Wh,已跌破纯外采储能系统集成商的成本价。
物美价廉的产品让我们“卷死”一众海外企业,占据全球新能源制造业的“C位”。新时期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在成本、质量等领域已有明显优势,如何让产业链获得利润,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命题。
此次退税政策的调整,反映的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问题愈发得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国家正在不断发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将有望看到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出台更多的政策,引导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料及投稿| editors@ofweek.com

广告及商务合作 | 焦小姐:19168597392

加入储能行业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备注“姓名-公司-岗位”申请入群   

维科网储能
储能电池行业门户,每日推送资讯、产品速递,分享技术与工程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