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汉字没有了......

文化   2024-10-12 21:49   吉林  
 如果有一天汉字没有了,我们会怎么样?


20世纪初期,鲁迅等人曾经倡导过使用拼音文字进行汉语的书写和拼读,认为这可以提高汉语的识字和拼读水平,以及减轻汉字书写和印刷的工作量。但是,这种主张并没有在当时得到广泛的支持和推广。


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一书的开头就写到“汉字不灭,中 国必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鲜明的态度---主张废除汉字,采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语言学家钱玄同当年还拟定了一套罗马拼音方案以取代汉字,周有光也积极在一旁推动。


学者专家们之所以要这么做,原因就在于当时社会的文盲太多,国民又刚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走出来不久,其封建思想严重,思想麻木,民智未开,当时社会动荡不稳的情况下,让人多识字能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以唤醒民众,解放人们长期禁锢的思想。而汉字(繁体字)笔画繁多,书写、太难学习,不利于大众普及传播。


但当时还是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一1982)先生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你们不是要用汉语拼音取代汉字吗?那好,我用汉字写一篇短文,你们用汉语拼音替代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得通。然后,他就编了个小故事《施氏食狮史》,原文是: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石狮尸。试释是事。"


故事的意思是:有一个姓施的人,特别喜欢吃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有一天,他从市场上买到了十头狮子,回到家里才发现这是十头石头做的狮子。有趣的是,如果把这个短文通篇换成汉语拼音的话,竟然只有一组拼音 shi ,顶多有一、二、三、四声的变化,看上去完全莫名其妙。


赵元任先生以此表达了他对汉字拼音化的支持。


许多专家学者指出,汉字从形成到流传至今长盛不衰,自有其道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特色鲜明的书法绘画、妙趣横生的骈文字谜,都与汉字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废除汉字,由此引起的文化损失将难以估量。


汉语拼音现在的作用是为学习汉字注音,其取代汉字似乎遥遥无期了。但汉字难学、难写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于是,从笔画上简化汉字被提上了日程。


中国近代的汉字简化运动起始于太平天国,此后的百多年间,学者们多有文章著述谈及。我们之前的文章《历经两次简化的汉字,为何在第二次叫停了?》里有谈及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的两次简化运动。实际上在这两次简化改革之前,国民政府也曾在1919年及1935年,两次尝试对繁体字进行简化,但最后都无疾而终了。


汉字最近的一次生存危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信息化浪潮刚刚袭来。面对为拼音文字设计的计算机输入键盘,字形结构复杂、信息量庞大的汉字,顿时让人感到手足无措。汉字不能被输入计算机,就会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就会被历史淘汰。又一次,"汉字必亡"、"汉字必须拼音化"的声浪卷土重来。但是,这次社会主流群体没有自乱阵脚,而是积极应对,很快就研制成功了激光照排技术,接着又解决了用拼音键盘输入汉字的难题,甚至使汉字输入的速度比拼音文字还快。汉字强大的生命力再一次得到证明。


汉字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滋养了我们,也造就了我们。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如果取消汉字,我们的后代对于古代书籍和文献的阅读和翻译将会产生影响。汉字的存在让我们的文化和语言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如果汉字被取代或消失,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一个民族,其文化的生命力与其文字的生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其他古文明的"文字之花"日渐枯萎的时候,生命力旺盛的汉字却正"万紫千红"。因此,我们要尽力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保持汉字优美、多姿多彩的特点,把华夏先贤的智慧创造传承下来,使伟大的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继承和光大汉字,是我辈的历史责任。



END

中华文化系列课
Mandarin Lessson
汉语教师培训事宜请点击汉语教师训练营

烟云过眼看
历史探幽,旧事回味,生活寻趣,世事笑看,常思己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