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位于新疆最东部,素有“天山第一城”的美誉。为了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革命先烈们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哈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位于哈密市伊州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后在剿匪战斗中光荣牺牲的英烈而设立的。始建于1951年,新建于2015年。碑身刻着碑文和2319位烈士姓名。
纪念碑部分碑文如下:
忆自“保卫毛主席、党中央”,迄西北全境解放,我师从抗击、运动、攻坚、図歼,直至横穿戈壁,跨越天山,大小战斗百余次,歼敌数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小到大,由弱至强,胜利地完成了解放战争中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迄今祖国大陆已获全部解放,人民政权日趋巩固,新中国之繁荣富庶历历在望,我全师指战员也正为新的历史任务奋勇继进。值此,薄海欢腾,万象更新,全国人民起而当家作主之际,理当抚今忆昔,饮水思源。溯我历次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之诸烈士丰功伟绩,创建人民世纪,无数鲜血写成不朽史篇,其为人民事业流尽碧血之伟大气魄,实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将名垂千古,流芳万代,致生者思之神情肃穆,谈之斗志奋发。我全师指战员谨以至诚,追循先烈行径,完成先烈遗志,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毛主席光辉旗帜下,前进再前进!胜利再胜利!
哈密历来是联接疆内外的战略重镇,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先后在此设立9个特务组织。兰州解放后,大批国民党军政要员、军警特务沿河西走廊逃至新疆,麋集哈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各路匪患或公开或隐蔽地进行反对人民政权的活动,行动十分猖獗。
1950年初,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步兵第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陆续开赴巴里坤草原驻防时,原美国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副领事马克南策动前阿山区专员乌斯满、前新疆财政厅厅长贾尼木汗及前哈密专员尧乐博斯等,利用我军进驻不久,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安定的时机,企图以巴里坤草原为据点,在巴里坤、哈密、伊吾同时叛乱。匪徒们裹挟群众,劫掠牲畜财产,残杀群众,袭击部队,破坏交通,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稳定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人民解放军在当地政府和各族群众的支援下,开展了剿匪战斗。
驻扎在哈密的十六师党委一面向上级报告敌情,一面部署剿匪。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主动请战,亲自赴前线部署防务。1950年3月26日,罗少伟带领参谋和警卫员前往距哈密100多千米的瞭墩,检查我军的各项防务工作。4月1日拂晓,罗少伟一行6人乘小吉普从哈密出发前往迪化,行至车轱辘泉附近时突遭大股叛匪伏击,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因敌众我寡,罗少伟与同行的机要秘书李裕庆、参谋马玉章、报务员宋万成、警卫员杨状元等全部壮烈牺牲,司机因枪弹打尽而被捕。罗少伟是在哈密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牺牲时年仅32岁。
回顾剿匪历程,各族群众踊跃支援,特别是匪患严重的山区,群众主动为部队搜集、传递情报,当向导,送粮草弹药,救护伤员。在剿匪斗争中,政府还组织了大批地方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随军工作,宣传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瓦解敌人,安抚群众。在剿匪中被解放军缴获的牛、羊、骆驼都归还了原主,帮他们安家,恢复生产。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斗争,至1953年哈密境内完全肃清叛匪。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
来源:《今日新疆》2024/24
编辑:江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