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人的这些老物件,你还能叫出名字吗?

政务   2024-10-12 11:13   浙江  

栏目名片


七十五年,宽广而博大;七十五年,坚强而自信;七十五年,进步而澎湃。庆元,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在这七十五年时间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庆元县融媒体中心推出75年看蝶变》系列报道,通过市民一幕幕的回忆,通过一组组珍贵的照片,以数个“小我”的小切口故事,见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回顾我们这一路走过的七十五年。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记忆
每一代人的记忆都承载在那些“旧物”上
火柴、手电筒、黑白电视
……
今天将跟随市民吴思时的脚步回到过去
一起回味关于“生活用品”的照片和故事
从中看菇乡75年来生活用品的变化
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分享自己记忆中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用品”

赶上好时代 用啥就买啥

吴思时  

1963年,我6岁。正月十五过后,我便到举水学校上学。那时候,没有电灯,就依靠从门窗射进来一点光线,教室有些暗,我的位子又在边上,黑乎乎得可怕,又没见过这么多人的场面,没多久我便哭着逃回了家。




当时,照明大多是用火篾,毛竹锯成一米左右长,破成约半厘米厚竹片,埋在池塘泥土中一个多月,然后洗净晒干。据说毛竹有油,浸泡足的火篾点起来火旺,燃烧后的火籽是黑的。如果浸泡不足,火籽是红的,火也就不旺。

火篾笼

举水公社所在地月山村有供销社,周边20多个村庄村民都来月山购置生活用品。因此,家里三天两头的中午都有亲友来“蹭饭”,当然他们也会带些我家需要的东西,比如火篾,就是他们送的。

那时候,火柴是两分钱一小盒,但也是能省则省。我们同一座土木结构的房屋里住了6户人家,隔壁大姨到烧火的时候,便会拉着嗓子叫:“思时妈,来点火了”。她家是地道的劳动人家,劳力强、柴火足,有条件留火种。比如说,早上歇火了,可以把没烧尽的柴火锹到灶门口窝里,埋上些炉灰。而我们家没有烧尽的柴火,还得灭了留下一餐烧,几个火炭也要锹到炭缸里备用。

姚家飞摄
有一次,半溪洋村的一个堂伯到我家,拎了个很精致的新篾箩,它是毛竹编起来的圆柱体,直径30厘米左右,高约40厘米,有盖和提手,样子像电视里看到的“食盒”,应该是充当手提包的角色。大家都说堂伯的手艺好,他一时兴起,便说送给我们。当他把新篾箩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放到小布袋里时,又流露出不舍的神情。他说,这个篾箩他做了好几个晚上呢!后来我们家用了好些年,走亲逛村都拎着它。

陈惠珍 摄

那时候,很少人有手提包。有一次,我随父亲到福建省政和县锦屏村舅公家探亲,特地向亲戚借了个黑色手提包,当时买也就两三元钱,却是让半个村人羡慕,都说我父亲是当干部的。

1972年,我15岁。那时没有电视、电脑,一年也就难得看几次电影,每个公社电影只放一个晚上。为了增加效率,经常是月山村结束了还要到落岭村,好些人还会去看第二场。夜里走山路最需要的就是手电筒,我酝酿了很久决心要拥有它,便跟着亲友到五大堡背了一次木头,来回九十里,早去晚回,三十多斤的松木,赚到六七角钱,却也差点瘫在路上回不到家。父母心疼我,便拼凑一元钱,终于买到手电筒。后来几次搬家,我始终没有丢弃那用一元五角钱买来的手电筒,至今还在月山老家三楼放着。

80年代电影下乡放映 姚家飞 摄

如今,生活跟以前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我母亲今年97岁了,常触景生情忆苦思甜。她说,现在要用什么就能买什么,退休了还有工资领……从她激动和认真的表情中,深知她受的苦,要比我们多多少倍啊!真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营造了安康幸福的好环境,也庆幸自己赶上了个好时代!

吴慧萍 摄

篾簟

岭头乡大际头村供图

陈惠珍 摄

二八大杠自行车 图片源自网络

缝纫机

陈惠珍 摄


生活用品的变迁史

从侧面折射出普通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

75年来

人们将太多的不可能和奢望变为现实

追溯历史

回忆过去

75年间不断变化的生活用品

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最佳诠释

今天

我们在此听月山村民吴思时

讲了他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期待您的留言

一起来谈下对家庭用品变化的感受吧



通讯员:吴思时
编辑:范丹萍
责编:吴凌莉
终审:张成志

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

掌上庆元
发布庆元新闻,记录庆元故事,分享庆元精彩。在这里,读懂庆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