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细想成长和学习的阶段,少有人从小是按照兴趣选的专业方向,应试教育下的大背景下,高考是唯一目标,大家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去奔的。
基本上不存在兴趣一说,即便有,也在高考的高压下被迫放弃,千万人往矣,齐过独木桥!
而所谓的高中时学艺术的学生,大多也被看作是学习不好走这条路的。
这样的教育结果,必然就是教出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一项突出的长处。
冲着高考去奔,眼里只有985,211,二本,本科,专科之分,毫无所谓的“我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靠进去了大学再说选专业的事,要么听从父母的,要么看这2年哪些专业热门好就业,有几个听从过内心?
问题当然不是出在学生本人上,而是整个环境。
当然,现代很多父母会开明很多,或者说,大家看到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现状,突然就明白了很多事。
但有这种转变的,毕竟依然还是少数,要彻底转变观念和思想,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
我指的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筛选体制,而非以人本主义讲究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培养和教育理念。
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先天不足”。
这代人的大多数,毕业工作,又在现实的压力下一路谋生存、谋好生活、谋一官半职、谋财务自由,人近中年,或已经实现了物质生活的理想,或依然没有足够的物质安全感,才想起来,脱离了某个平台,某个人设,半生过去,竟没有一项能与世相对的长处。
即便此时觉醒,想要从头开始,谋一条由衷喜欢的路,成本也十分高了。
一部分人奋力去寻找与尝试,目之所及,一蹴而就的幸运儿少而又少。
大多是反复试错,花掉大把光阴去开始一件起初兴致勃勃、逐渐意兴阑珊、终至索然无味的事。
更多人,安于虽不喜欢却也算舒适的现实,做出一种兢兢业业过日子的假象。
这便是我们这代许多人的今日现状,大多数在二十几岁已经活完了一生。
所以对于下一代子女的培养,生出了更多的思考,真正彻底的那种思考,ai时代的全面来临,关于之前的所有传统教育理念,大概率将全部推翻。
至于现在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去实现当下更好的教育理念,我后面的文章来分享,一定要把这件事说清楚!
王小波伤感地写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想来,“做自己”是这奢望里从前以为最容易、后来发现顶难的一项。
许多人陷在“不知何事是自己最爱”的困境里,只好在不爱的事情、不爱的工作间飘荡。
也有一些,本意是为了做自己,弄到最后,倒成了什么也不做。
前一种,在大城市多见;后一种,很多人选择逃离后常见。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想必见自己是最难的!
我之前的文章,经常提到弘一法师。
李叔同说:
“人做得剔透玲珑了,便是艺术。那时你可以舍生取义,你可以视死如归,你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你可以视富贵如浮云,你可以视色相如敝屣。”
何以做人能做到“剔透玲珑”?
丰子恺将人生分为三种境界:物质—精神—灵魂的三层楼。
“懒得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高兴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就久居在里头。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爬上三层楼去。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
李叔同有一种强烈的“人生欲”。
他做人,极其认真,不事圆融。做事,必身体力行,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彻底。
我们作为极其极其的普通人,只最好这2件事(认真做人,认知做事),其结果大概率也不会太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