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如信使,轻拂大地,唤醒了单车的再次启程。在11月2日、3日下午那温暖的阳光中,在黄浦区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下,作为 “逐梦新时代・文化润人心” 支持项目,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精心打造的“红色露天博物馆”品质骑行之旅(第二季)活动顺利举行。这不仅仅是一次骑行,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一次与历史深情对话的心灵碰撞。
此次骑行活动于黄浦滨江沿线展开,以“会馆中的红色力量”为主线,精心选取了三个意义非凡的打卡点。每一个打卡点,都像是一座历史的灯塔,闪耀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讲述着那些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犹如璀璨星辰,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彪炳史册的辉煌篇章,更化作当代人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这座始建于1909年的古建筑,宛如一位历史的长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它曾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东西厢房里的“浦江春潮——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陈列”展,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踏入新馆二楼,“上海会馆史陈列展”映入眼帘,这里详细地展示了上海的会馆公所从诞生、兴盛直至消失的三百多年历史,如同展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沉浸其中,领略先辈们的生活印记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1920年5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湖南会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与在沪新民学会会员萧子璋等在此聚会,他们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讨论着新民学会会务问题,为留法勤工俭学的会员送行。新民学会,这个孕育了一批共产主义者的摇篮,而湖南会馆则是他们活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驱们奋斗的深深印迹,这些印迹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革命的燎原之势。
沙船,作为上海市标图案之一,承载着上海航运业的荣耀与记忆。商船会馆于1715年由上海沙船业商人集资兴建,它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上海航运业的兴衰沉浮。历经百年风雨,它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傲然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展现出沙船从业者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那古老的戏台、宏伟的大殿,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辉煌,让人对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肃然起敬。
大咖讲师孙国英带领大家走进会馆,每一个故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百年岁月的波澜壮阔在眼前浮现,刻骨铭心;红色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穿越历史的长河,在当下辉映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青年收藏家带来的《政治周报》与《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两本红色刊物,宛如两把珍贵的历史钥匙。《政治周报》在青年毛泽东的推动下创办,它是那个动荡年代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则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新民学会会员们对国家命运深邃的思考与勇敢的探索。这些刊物不仅仅是纸张的堆叠,更是先辈们智慧和热血的结晶,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活动中的 “拍美照” 环节,无疑是一次充满惊喜的艺术之旅。摄影达人凭借其敏锐的艺术洞察力,结合三山会馆和商船会馆独特的建筑特点,向大家传授了或趣味十足或实用便捷的摄影技巧。在这里,每一个镜头都是对历史建筑之美的捕捉,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切片,将这些珍贵的瞬间凝固,让它们成为永恒的记忆。
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答题,热情高涨。这种边学边游的方式,让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每一道题目都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历史更深入理解的契机,大家在竞争与学习中,更好地领略了红色文化的内涵。
非遗漆扇DIY与三山会馆卷轴套章体验,宛如两颗璀璨的传统文化明珠。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大家领略到了非遗之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把漆扇、每一个卷轴套章,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它们承载着参与者的创意与情感,成为这次骑行之旅最珍贵的长久记忆,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红色露天博物馆”品质骑行之旅(第二季)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我们仿佛真的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上海的会馆发展史,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露天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大家的欢声笑语,如同串串音符,为这次骑行之旅增添了一抹亮丽而温馨的色彩。今年遗憾错过的朋友们无需叹息,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相聚,再次踏上这充满魅力的红色之旅。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上海三山会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