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人生实苦,但却值得

文化   2024-11-09 06:30   上海  

点击下方👇卡片发消息【读书】免费听好书

解读:青草 | 朗诵:一凡
原著:梁晓声

有人说,人生实苦。巴尔扎克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到处是真苦难,假欢喜。”

但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人生虽苦,却很值得。因为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作家梁晓声历时8年写的长篇小说《人世间》,生动地诠释了人世间的温情和希望。

《人世间》曾获第二届吴承恩小说奖,和第十届矛盾文学奖,深受无数读者喜欢。

小说里,几个小人物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生活艰辛,充满坎坷。

然而,曲折、艰难的生活中,他们用善良、进取、感恩、担当,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这些美好的品质,幻化成为一种力量,让人坚定前行,不惧风雨。

现在,让我们走进《人世间》,来感受这种力量,感悟人生真谛。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人世间》中,主人公周秉昆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母亲没有收入,他们一家住在环境最不好的“光字片”,周围的邻居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

周父跟着工程队常年在外奔波,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如此辛苦,一家人的日子仍过得十分紧巴。

他不想子女们也重复这样的生活,所以时常嘱咐孩子们多读书。

周母虽然大字不识,却也将读书视为十分神圣的事,当看到孩子们谈论书本时,便会走出屋外,给他们留出空间。

由于爱读书,哥哥周秉义和姐姐周蓉不仅学习好,思想见地也比同龄人高出很多,他们对人生有着清晰的目标,所以在恢复高考后,双双考入大学,先后进入北大,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毕业后,周秉义仕途一路坦荡,最后当选为市长;周蓉成为大学教授,在法国待了12年后回国,最终成为作家。

他们俩的人生发生巨变,并不是运气好,而是从小爱读书的结果。

余秋雨说:“读书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

每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形成他的人生格局。

最近爆火的新东方带货主播董宇辉,常常自嘲为“卖菜的”,但他的带播模式别具一格,仿佛把教室搬到了直播间。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丰厚的学识,他通过屏幕,将文字的魅力传递出来,让人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从“卖菜的”,到新东方的中流砥柱,董宇辉用书籍刷新了无数网友的认知,他未来的道路无疑会更加宽广。

人生有无限可能,成功也不只一种。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境遇,读书都会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这种成功,叫做“选择的权力”。


父母的“三观”是孩子灯塔

《人世间》中,周父善良正直,是非分明,处理问题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十分受身边人敬重。

他除了让孩子们好好读书,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给他们传递了正确的三观。

二女儿周蓉从小成绩优异,却十分叛逆。

小学三年级时,老师找她谈话,鼓励她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能保送到重点中学,而且这关乎学校和班级的声誉。

出乎意料的是,周蓉拒绝了老师的好意,她认为想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并说要选择离家近的普通中学。

为了不被保送,周蓉故意让自己成绩一路下滑,只保持在及格线上,她的叛逆让老师大跌眼镜,把周蓉母亲叫去了学校。

当周母气急败坏地要惩罚周蓉时,却被周父拦住了。

周父说:“咱们女儿善良,知仁义,对人对事有正义感,只要这三点在她身上不变,其他方面任性一点儿就随她吧。别管教太严,把个原本挺好的孩子管出问题来。”

周蓉的举动,在大部分父母眼中应该都不被理解,也许换了别的父母,会强迫孩子认同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但周父却很好地呵护了女儿选择的自由。

在他看来,周蓉只要品质纯良,将来走正道,做个好人,就是有出息。

看似他对孩子有很“低”的要求,但是这些品质却是孩子们生长中最重要的基石。

正是在周父的影响下,周家三个子女都善良,有担当,充满正义感。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的言传身教则会决定白纸上画什么样的图案。

人的品质不分富贵贫贱,即使再贫穷的家庭,只要父母有着向善、向上的正能量,那么他们的孩子则不会轻易误入歧途。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父母,是向孩子指向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父母的三观,如同灯塔一般,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航向。


笨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周家三个子女,大儿子周秉义和二女儿周蓉都出类拔萃,早早便离开了光字片,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只有平庸的周秉昆留在了父母身边。

周秉昆资质平平,从小学习成绩普通,在哥哥姐姐的光芒掩盖下,甚至显得有些愚笨。

正因为“没本事”,他成了父母最不放心的“老疙瘩”。

没有长出强大的翅膀,这样的孩子注定飞不远。

周秉昆毕业后在酱油厂做了小工人,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后来成了编辑、开了面食店,但始终没离开光字片。

平庸的周秉昆没能成为父母的骄傲,却是最尽孝的那一个。

正如周母所说,周秉义和周蓉离开家的那天,就把家里所有事都丢给了周秉昆。

父母有事,他随叫随到;家里的事,也都是他跑前跑后处理。

周母瘫痪在床成了植物人,周秉昆为了不影响在外工作、学习的家人,自己承担了所有,默默在身边忙前忙后照顾,为母亲按摩、擦洗,和母亲说话……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周父退休回家后,能时常陪在身边聊天的,也是周秉昆。

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一场,就是看着彼此的背影渐行渐远。”

优秀的孩子飞得高,飞得远,距离却成了亲情最大的阻碍。所以才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凄凉,有“天涯共此时”的无奈。

而平凡的孩子,虽然没有傲人的履历,却能给父母时常带来热气腾腾的团聚,和儿女绕膝的欢乐。

对于父母来说,孝顺分两种,一种是有所成就,令父母骄傲;另一种是在身边照顾衣食住行。优秀的孩子固然难得,但笨孩子也未尝不是父母晚年最大的安慰。

都说笨孩子都是来报恩的,常伴左右,守护着父母陪着他们慢慢变老的,正是飞不远的笨孩子。


知足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

《人世间》中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她都乐呵呵地应对。

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一大家人生活困难,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郑娟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瓣花,但她从不抱怨生活艰苦。

只要拉开抽屉看到里面还有钱,哪怕只有几块钱,她都会高兴地说:“还有好几块钱哪。”语气好像家里十分富裕,钱花不完似的。

家里条件好了一点后,周秉昆几乎花光积蓄,用1600元买了一幢小洋房,一家人欢天喜地搬了进去。

可没过多久,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卖给他房子的,根本不是洋房的主人,他们损失了钱不说,还要再搬出去。

而之前住的小土房已被周秉昆借给别人住,一家人只好暂时搬到一个地下室。

遇到这样的变故,周秉昆郁闷得无以言说,郑娟却十分想得开:“就当成花钱做了一场美梦吧,做过那么一场美梦挺好的。”

不管是从小洋房到地下室,还是后来搬回光字片,郑娟都跑前跑后搬得十分起劲,没一句怨言。

甚至大雪把房顶压塌了,郑娟也乐呵呵地说:“老天爷真看得起咱们,整个光字片就咱家房顶塌了。”

在她看来,有丈夫怜惜,两个儿子懂事听话,婆婆又黏着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其他身外之物都不能困扰到她。

郑娟的容易知足,常被左邻右舍理解为“二”。

但是也是这种“二”,让周秉昆对郑娟爱之至深,充满依恋。

其实,郑娟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她容易满足,生活得简单、快乐,幸福感十足。

《论语》中,孔子十分欣赏颜回的生活态度,他说即使生活再清苦,都无法改变颜回的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

只有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被物质裹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的行囊里,少背一点,会走得更久。”

当物质需求减少,幸福感被时刻放大,精神反而会更加富足、自在。



《人世间》这本书中,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小人物的艰难自不必说,看似“人生赢家”的成功人士,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恼。

这种艰难,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俗话说:“人生没有完美,事事难尽人意。”每个人一路走来,都磕磕绊绊,历经风雨。

但是总有一些美好,会成为晦暗中生活中的一点星光,指引我们一路向正确的方向前行,那就是善良、善良、坚强、向上、温暖。

做好当下,努力向阳而生,那么人生的每一步便会走得坚定、踏实。

这也是生命的意义: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得甜。

正因为这样,人生虽苦,但却值得。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解读:青草,努力向阳而生,相信世间皆有美好。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投稿请在后台回复“阅读达人”。

*朗诵:一凡,广播主持人,喜马拉雅搜索“小城丹东的一凡”。愿用声音,陪伴你到达每个夜色阑珊。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凡倾听FM(ID:yfqtfm)。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