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历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杨增岽 修政 等著
ISBN:978730329972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字数:200千字
定价:78.00元
以大历史视野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展现中华文明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优势和特色
用新文明形态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未来
★完整梳理中西方文明发展历史,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根源与逻辑
★深度分析两种制度竞争下的文明之争,说明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以丰富史实与生动故事,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当代中国的精彩实践
★契合时势,针对国际热点问题分析讨论,为读者提供独特观察视角
人类文明从何而来,往何处而去,是马克思立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留给我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涵的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灵感和理论来源正是马克思主义。
本书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来源于时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留下的思想原则的继承和发扬,是历史发展规律必然性在今天中国社会的集体表达。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实现的必然性,只有通过根本承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才可能真正得到理解。马克思历史研究的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穿于本书的写作思路中。
通过对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生成历史条件的比较,本书试图梳理中西文明被塑造的迥异道路以及由各自历史道路的发展所规定的文明特征。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背后发生逻辑的分析,我们试图说明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理解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深远意义。
杨增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年理论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国家和北京市人才项目,北京市学校思政课青年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批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师。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等多项荣誉。
修政,美国杜兰大学金融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本书兼具开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写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全球化进程、制度竞争等背后的文明内涵和文明尺度。全书语言生动,案例鲜明,将漫长文明史浓缩在了字里行间,值得一读。——韩庆祥(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本书以宏阔的视野、生动的文笔,书写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一系列重大成就的文明向度,彰显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精神面貌和文明面貌的巨大改造和提升,以及这种积极影响所产生的世界性意义和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是一本值得一读的通俗理论读物。本书从大历史观和文明观的宏大视角对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进行了总体把握,通过对古今、中西各文明样态的分析对比,深刻揭示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厚历史背景、文化积淀、文明意蕴和世界性意义。本书既做到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兼具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价值;又做到文风 流畅活泼、生动形象,是一本优秀的通俗理论读物。本书以“文明”概念为轴心去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和历史成就,从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古代文明—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范畴出发理解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既有大历史观下的宏大历史叙述,也有对历史细节的准确把握,更囊括了对当下国际热点问题的分析讨论。这样安排内容既能帮助读者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文明观,又有助于读者沿着本书的思路接续思考现实,使读者在阅读中感悟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及其重大历史意义。本书写作的难点在于从个人经历、学术研究的有限性去把握人类文明历史的无限性,总的来看,作者与其学术团队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对人类文明史的合理构建与解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者选取的主题和故事各有侧重,又能最终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整体文明画卷。特别是书中对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和劣势能有清晰的认识,深刻揭示出“两个大局”“东升西降”格局等重大理论命题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必然趋势,使“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意义在读者的阅读中得以开显出来。
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领导核心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如今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领导核心。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使近代中国产生如此翻天覆地、“换了人间”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人、凝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成为一个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8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归根到底我们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义在于,它既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对西方文明及其现代化成就保持了强大的吸纳能力,又以极强的毅力守护了中国制度和文明之精华。妥善平衡这两种元素,使之并行不悖,需要深邃的中国智慧。《共产党宣言》在论述资产阶级的作用时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国共产党恰恰是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之后,使中国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的依附地位,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再造与重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实现这种领导?首先,现代化催生了中国的政党及政党政治,但中国政党诞生伊始就面临迥异于西方政党的历史境遇:主权危机与政权危机相互交织。这就要求现代中国政党同时肩负起“救亡图存”与国家现代化的双重使命。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失序与危机,中国亟须建构一种“具有高度整合政治资源功能的政治体系来与弥散性政治资源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发展道路和政党制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有着与西方国家政党截然不同的特点。除了在党的性质、宗旨、目标、任务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外,在党的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的政党主要是表达利益、参与竞选、赢得选票,组织形式大都比较松散。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融入全部社会生活,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实行组织、领导、管理和引导的强大政治组织,具有组织社会、凝聚群众、执掌国家的重要作用。与西方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具有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治功能。这些功能是我们的优势,也是西方政党没有或难以企及的。其次,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契合性在何处?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受挫到奋进,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实质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是让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利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有的社会主义者,不管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是科学社会主义者,都在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生产发展了而社会上受苦受难的人却增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这是人性坏了,是资产阶级人性的堕落,所以他们要改造人、改造人性;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社会主义者则认为,这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所以要改造制度,于是就有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实质应该是让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利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这种有利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目的,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财富只集中于少数掌握资本的人手中,应该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其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二)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制度——发挥凝心聚力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始终将民主作为立党和执政的重要基石。与近代以来各种旧的政治势力相比,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将自身民主的精神和真谛予以传承和弘扬。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受邀到延安访问,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关于“历史周期率”的经典对话。黄炎培在延安亲身感受到了一种与重庆截然不同的清新气象,他坦诚地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政党、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起之时,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力求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及至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也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对黄炎培的这一席耿耿诤言,毛泽东庄重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段经典的“窑洞对”道出了民主对政党生命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建和发展,注重充分发展党内民主的优良作风,在广泛调查研究并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反复论证后确定,坚持在决策中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是党进行重大问题决策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党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等。这些举措克服了片面发扬民主和片面强调集中的问题,有力防止了决策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了决策不当以及由此对党和人民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民主样板和智慧,不同于西方的选举民主这种形式上的民主,而是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大家的事商量着办”,避免了决策中机械性的“一刀切”和“多数人的暴政”治理难题,切实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和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才铸就了超强政治能力,开掘了能不断提供政治养料和智慧的活力源。这种群策群力的科学决策制度和机制,使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广泛参与的高效应对危机的应变机制,锻造了能有效凝聚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政党形象,从而确保党始终拥有强韧的群众根基,使其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领导核心。共产党诞生之初,就肩负着与旧世界斗争的使命。《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冷战、苏东剧变、西方策动“颜色革命”等,哪个不是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甚至腥风血雨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之时起,就处在各种敌对势力的谩骂、敌视、反对、围剿之中,就是在各种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美国就发动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不畏强敌,以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人民共和国的国威,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带领人民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斗争精神,披荆斩棘、敢闯敢试,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创造出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新天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时而尘土飞扬,时而泥泞难行,时而沼泽遍地,时而丛莽密布的荒原中通过的。”俄国著名革命家、哲学家和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段话,道出了历史曲折发展和艰难前进的真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到建设岁月的“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到改革年代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等,再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内涵丰富,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励精图治、激浊扬清,意识形态领域正本清源,反“四风”刮骨疗毒,反腐败雷霆万钧,机构改革大刀阔斧,军队改革体系重构,“三大攻坚战”成效卓著,大国外交开创新局……其间有多少振聋发聩、惊心动魄,又有多少荡气回肠、前所未有,如果没有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党和国家事业怎么可能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马克思曾说,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走过无数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发展、克服困难,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围追堵截啊,什么封锁线啊,把它们通通抛在身后”。这种敢于斗争、迎难而上的精神,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丧失自己的主动性与斗争性,敢于与不平等斗争、敢于与非正义斗争、敢于打破旧世界而创造一个新世界,敢于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中的剥削压迫说不,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革命的政党,它不仅革旧世界的命、革反动派的命,也革自己的命,即自我革命,这是它政党性质的内在要求;从文化上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省革新的精神,商汤在自己的澡具上刻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曾子在月夜中低叹“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省革新的民族基因和文化传统也孕育了党自我革命的精神。从实践上说,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在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中,面对军事上、政治上的问题,我们党从不讳疾忌医。1927年在大革命面对失败的紧要关头,党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公开承认并纠正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了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受挫,我党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召开遵义会议,深刻分析了我党在军事指导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面对思想上、纪律上的问题,我们党从不讳疾忌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践行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全面开展“三反”整风运动,从严处理了号称共和国反腐第一案的刘青山、张子善,开启了从严治党、清廉治国的良好风气。1981年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推动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强烈历史使命感、深沉忧患意识和顽强意志品质,以雷霆之势、霹雳手段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正风、肃纪、惩贪,“打虎”“拍蝇”“猎狐”,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有外媒评论,中国当前的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事实胜于雄辩: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反腐力度和成效,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在强力肃贪反腐的同时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向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光荣、伟大、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领导核心,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质与功能,使其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千秋伟业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正如唯物史观所揭示的那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发挥好人民的主体力量,才能领导人民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同力的方向最终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需要正确的方向,我们也需要足够大的合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党领导的正确方向与人民的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更大奇迹。
特别说明:本次发文系接受投稿或公益采编,仅作资讯学习交流、促进成果宣介之用,版权归原单位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