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紫气
编辑/东来
在资本市场上,星星科技的上市之旅堪称传奇,其中的人物、事件以及背后的资本运作,令人闻之惊叹!
星星科技的故事,要从其创始人叶仙玉说起。叶仙玉出生于 1957 年的温州黄岩县海门区,后来该地成为台州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初期,台州沿海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了贸易的活跃地带,叶仙玉也投身其中,成为了贸易大军中的一员。然而,当时私营经济的定性尚不明确,私人贸易常被视为 “投机倒把” 而遭到国家的打击,叶仙玉的生活来源也因此被切断。
但叶仙玉并未就此沉沦,在国家鼓励发展社队企业的契机下,他凭借着此前倒卖冰箱积累的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召集了一些人办起了一家制冷设备厂。凭借着过去跑江湖积攒下的渠道和资源,这家工厂迅速发展,到1987年,年产值就超过了200万,员工也达到了90多人,在当地小有名气 。
1988年,叶仙玉收购了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螺帽厂,成立了椒江电冰箱厂。尽管螺帽与冰箱看似毫无关联,但螺帽厂的厂房和设备却为生产冰箱整机提供了基础。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冰箱行业为例,私营冰箱厂在生产阶段高价抢夺国企的原料和部件,销售阶段又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导致地方国企苦不堪言。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开始控制私营企业的发展,浙江的冰箱厂数量大幅减少,叶仙玉的冰箱厂也未能幸免,被迫停产 。
不过,叶仙玉总能在困境中找到转机。80年代末,酸奶在中国逐渐推广开来,但很多商家却因没有冷柜而发愁,叶仙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
虽然冰箱生产受限,但冷柜并未被禁止,于是他果断决定转产冷柜,在这条相对冷门的赛道上,星星电器逐渐发展壮大,并于1992年正式更名为“星星电器”,一个冷柜行业的巨头由此诞生 。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到1999年,星星电器已不再局限于冷柜领域,房地产、家居、进出口等业务也纷纷纳入其版图,星星电器也正式更名为星星集团 。
2003年,叶仙玉将目光投向了科技领域,成立了星星科技,开始涉足手机防护屏业务。尽管手机防护屏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但叶仙玉凭借其丰富的资源,挖来了不少曾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等知名企业工作的高管,迅速打开了市场,拿下了众多国际大厂的订单。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时代,诺基亚等国际巨头主导着手机市场,星星科技紧紧抱住诺基亚这棵大树,2008 - 2010年,诺基亚为其贡献的营收占比高达60 - 70%,并借此于2011年成功在A股上市,迎来了公司发展的高光时刻 。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星星科技对诺基亚的过度依赖,使其在智能手机触摸屏技术兴起时未能及时跟上步伐。为了扭转局面,叶仙玉开启了大规模的收购战略。2013年,星星科技斥资8.51亿元收购了深圳深越光电100%的股权,形成了6.13亿元的商誉;2015年,又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深圳市联懋塑胶,商誉高达9.21亿元 。
可惜的是,这两家被收购的公司在承诺期过后业绩大幅下滑,不仅未能助力星星科技实现转型,反而因卷入2019 - 2020年的业绩造假案,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麻烦。2018年,星星科技计提减值损失13亿,利润亏损17亿,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面对困境,叶仙玉选择了一条备受争议的道路。2018年,江西省萍乡市经开区的招商团队找到了星星集团,给出了一系列诱人的优惠政策,如项目用地、厂房代建支持、租金减免、产业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等,希望星星科技能在萍乡投资建厂 。
2019年4月,叶仙玉和星星集团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股权操作,以5亿元的价格将星星科技的控制权转让给了萍乡经开区管委会控制的萍乡范钛客公司,完成了金蝉脱壳。
叶仙玉开始陆续减持套现,到2021年6月基本完成了清仓,据统计约套现7亿 。
在这期间,星星科技的命运并未因国资的介入而得到根本扭转。2020年初,亏损连连的星星科技筹划了一起重大资产重组,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合计16亿元购买控股子公司江西星星剩余48.75%的股权。然而,此次资产重组因2019 - 2020年虚增营收47亿元、虚增利润28亿元的财务造假案爆发而被迫终止.
更为戏剧性的是,2021年8月,就在叶仙玉清仓离场后不久,星星科技因资不抵债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而在2021年底的重整过程中,萍乡国资对江西星星的25.4亿元债务被豁免,其48.75%股权也被无偿赠与星星科技 。
在星星科技的这一系列事件中,还牵扯出了一起内幕交易案。2020年,光大证券投行部门负责人赵远军在得知星星科技重大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后,使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入星星科技股票约160万股,成交金额约1142万元。然而,随着2021年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案的曝光,股价暴跌,赵远军最终亏损532万元,并被证监会处以460万元的罚没款以及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此外,星星科技的前董事长王先玉也因多次减持套现而备受关注。从2016年5月31日到2019年3月20日,王先玉五次减持1527万股,套现8261万元,辞职后不久又清空了剩余持股,总套现金额超亿元.
星星科技展现了一个企业在市场浪潮中的起起落落,也揭示了资本运作背后的复杂与风险。叶仙玉的资本腾挪、国资的接盘与挣扎、内幕交易的曝光等一系列事件,都为投资者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们需时刻保持警惕,审慎选择投资标的,避免陷入类似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