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克斌:碳达峰后阶段会转型 降碳会逐渐带动治污

科技   2024-12-21 22:53   北京  
  每经12月20日电(记者张宏)12月19日,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2024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中国清洁空气行动实施的成效、进展、挑战与未来方向等重要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论坛现场每经记者张宏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介绍,2013至2020年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与经济活动和能源消费逐步脱钩。
  “2013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PM2.5排放量持续下降,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证实了清洁空气行动的有效性。”贺克斌表示,从贡献来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 “大气十条”)期间,电力工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民用部门清洁取暖,是对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有效的四项措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民用部门清洁取暖、电力工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以及移动源排放管控是最有效的四项措施,占全部措施贡献的82%。
  对比两个阶段清洁空气行动的减排效果,“越往后越难减,这个规律可以明显看到。”贺克斌表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期间,SO2、NOx和一次PM2.5排放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1%、3%和6%,均低于“大气十条”期间的14%、5%和8%。
  针对这一规律,清洁空气行动下一步的发力点在哪里?会后,贺克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了“推进转型”的重要性。他表示:“碳达峰的下一阶段,要逐渐以降碳带动治污,这是因为许多温室气体排放源同时也是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来源,单纯治污手段边际效率会递减,与降碳的力量结合起来,边际效率就不一样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薛涛介绍,在前两个行动计划期间,PM2.5暴露浓度显著下降带来可观健康效益,前两个阶段的行动计划期间人群预期寿命损失减少了0.6年。因为空气质量改善的边际效应在低浓度区间更大,因此空气治理后期对应的健康改善幅度更大,第三个行动计划期间有望进入健康改善幅度超过暴露改善幅度的“红利期”,也可以惠及更大区域、更多人群,实现更普惠的社会福祉。
  会后,薛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把减碳与中长期的人口规划结合起来。比如未来二三十年的人口增长背景下,在不同的减排情境下,气候变化及减污的健康效应是怎样进一步影响人口增长、年龄结构、人口质量,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几乎是空白的研究领域。”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标明来源出处。本公众号对所载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51999076@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如何开发CCER碳资产参与碳市场交易?



浏览中国碳交易市场最新资讯请关注我们

易碳家
碳达峰、碳中和等“双碳”政策的新闻资讯和官方政策的发布汇集平台,专注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最新行情数据库分析、碳金融、CCER开发、碳资产管理、碳足迹计算以及第三方审定与核证、碳盘查碳核查等行业知识的传播平台,请关注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