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池:做了一辈子咨询师,我总结了6个必备素养、3个成长关键和7个自我照料方法

文摘   2024-10-01 07:36   山东  

来源:心榜(ID:psytop)


众所周知,从事心理咨询不容易。

大部分心理咨询师不仅生存艰难,而且需要终身学习,不断突破。

同时,咨询师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如何才能走好从业之路,在这条艰难的路上快速成长?

如何才能更好地照料自己的身心,克服职业倦怠?

今天的文章,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原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凤池老师来谈谈:心理咨询师的必备素养、成长关键与自我照料的方法。



我从1985年开始做心理咨询,这些年来,很多机构产生又消失。


它们的主要问题是生存困难。


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兼职的,心理咨询不是主业,经常还是医生、教师等。


公众认为咨询太贵了。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记者,他说“我们听说去做心理咨询是非常昂贵的。”我说,“你听到的高额费用是什么意思?”“正式的做一次费用要50多块钱,”他说。


我听了几乎不知道该说什么。


现在,这个行业正挣扎着求生存。


根据我33年的成长经历,我想和大伙聊聊,咨询师应该如何生存。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生存问题。当然,我的过往也不一定是好的路。因为当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心理咨询的环境比现在还要糟糕。


一开始,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是拿钱去学习成长,还是挣钱来养活我们的家庭。


在这两者之间,我曾经犹豫不决。


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生子,你需要钱来孝顺父母,做丈夫组建家庭需要拿钱贴补家用,养育孩子做父亲也要花钱。工作、学习和养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但有一件事我意识到,用心理学来挣钱是次要的,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我能做什么来帮助别人。


如果我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我就能赚钱。


如果我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那赚钱也像抢劫一样,我不能做这样的事。


所以我给年轻咨询师的建议是,你可以完成一个原始的积累,投资于心理咨询、学习、实践和成长的事业。


也可以做兼职,再做全职,兼职的目的是获得基本的生活基础,然后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能够生存和发展,重要的前提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所谓心理咨询的效果,是你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

为他人解决问题?


无论你是全职工作还是兼职,你都必须认真地学习理论。


如果你没有心理学理论知识,所谓的“心理咨询”只能算是聊天,没有理论指导,就没有专业。


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被督导。


咨询应该像医生,下级在上级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


两天前,我在微博上看到北大的钟杰说,有人告诉他,他做了5万个小时的心理咨询,钟杰说我只做了5000个小时。


这5000个小时可以很有含金量,因为他是在资深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下进行的,如果没有督导,有可能做的咨询越多问题越多。


丨抓住一切机会做心理咨询练习


我听到很多刚拿到证书的新手咨询师问:没人找我们做咨询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职业生涯的头三年也同样存在,很少有人来找我,但是因为我是学校的老师,我讲授心理学课程,很多同学来找我。


听完我的讲座后,他们说我有苦恼,让我帮忙解决。我抓住所有这样的机会,尽可能在专业、正式的环境下做,越多练习就越有条理。


慢慢地,我发现一个学生的家人或邻居来找我咨询。


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做咨询。他说,因为我们有个孩子在你教学的大学上学,他说你做得很好。


宣传的机会可能不多,但只要有人来找你,你就必须认真和专注地做。


而且不仅要做咨询,还要结合理论学习,结合案例报告的撰写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咨询实践能力。


丨利用可以遇到的资源来做自我体验


如果你知道一个受过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你需要与他联系,让他帮助你做自我体验。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一群北京的心理学家现在都比较老了,60多岁了,比如贾晓明、赵梅、杨蕴萍、方新、郑宁、朱建军,那时候我们找谁做自我体验呢?


我们组成了一个小组,叫做心灵绿洲,这是一个同伴体验,一个小组体验,每周活动,很频繁的活动,帮助我们成长。


丨赚钱不要急,苦练内功才是要事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记得我第一次做心理咨询,我收费5毛钱


而我收这笔钱,其实并没有想在赚钱,主要是看心理咨询一定要收费,收费是一种设置,定义了我们是在咨询,而不仅仅是坐着聊天。


这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我的目的是真正地练习咨询。


当然,后来费用从五毛钱变成了一块钱、五块钱、十块钱、二十块钱,好像我在1999年就已经收到了五十块钱一次。


丨必须努力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才能生存下去


不是我们想办法推销自己,而是我们想办法提高我们的咨询工作水平。


凭借我们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评估知识和干预知识,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是什么,我们如何能够帮助他们,以及如何能够产生结果。


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好的案例评估和案例概念化,我们能对不同的案例采取不同的干预技术,那么之后将不仅仅是生存下来的问题,而是能美好的生活。


我个人的经验是,心理咨询师的生活状态直接关系到心理咨询的有效性。一个好的咨询师一次不想收很多钱。


相反,他评估自己能提供多少帮助。


只要你能帮助到别人,就不会有生存的问题。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

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丨雄厚的知识储备


我想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不用说了。

心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说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这些知识都是很需要的。


另外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这些广泛的基础学科知识也是需要的。


再有,人文社会科学广泛的知识,这些我认为都特别需要。


所以未来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先走学历教育,出来以后再进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再从业,我认为是比较好的。


丨扎实的专业训练


这一部分,我觉得需要有老师带着我们做,最好是一对一的带,如果优秀师资的资源有限可以一对多的带小组式的那样带。


带督导小组、体验小组,像师父带徒弟一样的训练,而且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案例报告给更上一级的咨询师得到指导。


我83年到94年底这段时间,我的职业生涯到了相当狭窄的瓶颈期,一直在黑暗中摸索。


这10年,我既没有受到良好的训练,也没有好的书籍培训体系,好的师资、引导都比较缺乏,所以大部分时间是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边思考。


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督导。


没有督导的实践做的再多恐怕也还是属于摸索,也只能还是菜鸟,所以督导和自我体验是特别重要的。


丨良好的自我觉察


在帮助个案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迷惑。


当我们觉得一个个案特别困难的时候,到底是对这个个案没有真正的把握,没有采用恰当的技术干预还是我们自己的某些特征,或者自己的某些问题影响到个案的工作。


如果有良好的自我觉察能力,就能够觉察到在我和个案搅合在一起的混沌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个案的问题在哪里,能把两者区分开。


丨要有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心理咨询师手中无剑但是要做到心中有剑,我记得好像是香港的林孟平老师曾经说过这个话。


心里的剑怎么出来的,怎么直指人心,就靠语言表达,就要通过恰当的、准确的、生动的、具有感染力的、有好强的表现力的言语表达出来。


在表达之前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你对来访者言语的理解能力,所以较强的言语能力应该包括了理解言语和表达言语两方面。


丨敏锐的观察力


你对个案的理解建立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之上。


而收集资料一般的理解就是言语表达的资料,来访者口头表达的资料,报告的资料,来访者讲的故事,这是一个信息来源。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信息来源,观察来访者的言语表达、表情、体态、身体姿势、化妆、服装、服饰各个方面透射出来哪些信息,跟他的言语能力配合起来去分析理解,这样敏锐的观察能力就对做好个案很有帮助。


比如说我有一次跟一个陌生人相处时间不太长,我就跟我太太说这个人他不是初次的婚姻,我太太就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说其实他自己告诉我的,我太太说他怎么说的?她说人家没说我是第二次婚姻啊,我说你听见他跟我介绍他太太时做什么了吗?


她说我听见了,他太太是做医生的。


我说他是这么说的吗?我太太说他就是这么说的啊,我说那你能给我重复他的原话吗?我太太重复说,那个陌生人他说“我太太是做医生的”。


我说这是他全部原话的表达吗?她说就是这样的,我说你可能漏掉了一个定语,她说漏掉了一个什么?


他的原话全句是这样说的,我“这个”太太是做医生的。


我这么一说各位同道各位朋友都懂得,如果我把这个原话全句呈现给大家,大家可能就会注意到,其实这也是一种敏锐的观察或者感受。


他说这句话全句的意义如果你都知觉到了,那么你对这个意义的分析和理解就更加准确。


丨有规范的职业伦理道德


这个是从业相当重要的特征,如果我们不能恪守职业伦理道德,那我们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办法胜任,也没有办法可持续地发展。


心理学家的成长

有几个阶段?


第一,单纯依靠模仿的阶段


第一阶段只是模仿老师。


老师怎么做,他就记录,甚至录像,然后就这么做了。


甚至老师用来讲解时的语言,或者用来展示个案的语言,也写下来。


这是最简单的模仿阶段。


第二,依赖性和自主性的交替


第二个阶段,大部分时间是模仿依赖,但有时有些情况觉得可以自主处理。


第三,有条件的依赖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主的。但是某些情况下,由于经验不足,可能还需要依赖督导师。


第四,相对成熟


能够独立处理复杂的个案工作,第四阶段被称为熟练的咨询师。能够独立工作,并能对他人进行一定的督导。


心理咨询师成长的

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部分,心理咨询的理论培养


为了完成心理治疗师的理论储备或打好理论基础,我们至少需要学习四个方面。


1. 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到一些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到现代精神分析,统称为心理动力学。


2. 以华生、巴甫洛夫为代表,斯金纳、班杜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他们从经典的条件学习、操作性条件学习到社会观察学习,这些理论、原理、定义和技巧都需要掌握。


3. 以马斯洛、罗洛梅、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建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


4. 认知心理学理论,尤其是认知治疗和理性情绪治疗、贝克的认知治疗和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都需要我们去把握。


第二部分 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


1. 知识的学习。


我想所有学过心理学或考了心理咨询师的人都已经学过咨询技巧那一部分,那一部分久属于知识学习。


2. 操作技术的演示。


因为我们上来久做咨询肯定不行,我们要去看培训师怎么做,这部分就是实践示范。


3. 自我实践。


从学员之间的练习开始。例如,学员者A当咨询师,学员B当来访者。并且B学员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呈现和咨询,A学员给他做心理咨询,帮助他。


4. 咨询结束后的反思。


练习后必须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以上就是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


第三部分,向更有经验的咨询师请教专业问题,督导和自我经验


把你的病例报告交给更有经验的咨询师进行专业指导叫做督导。以个案的形式出现,向更有经验的咨询师叙述个人的问题、个人的情况以及个人内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些压抑或未被满足的愿望,体验心理咨询,叫做自我体验。


在自我体验和督导这两个方面,要有三个思考:


从理论的角度来思考。


思考一下我们所学到的理论的起点和终点,比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这些理论从哪里开始,以及它们最终在哪里解决问题,以及达到什么状态。


结合你的文化思考。


例如,中国人会受到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医和民间传说影响,从这些方面看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有什么见解和感悟?


结合人生去思考。


我们将这些理论和技巧应用于个案分析(这是我们成长的道路),以及自我分析。我们自己的内省反思,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理解个案和帮助别人。


心理咨询师如何自我照料?


我常听到一些新手的咨询师提到一些困惑。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非得接受督导,为什么非得接受自我体验,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职业伦理,我想这里面就涉及到下面要谈的一个挺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的问题。


这个工作其实做起来挺艰难的,现在有很多人特别热衷于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有好多在各行各业各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都经常在我的微博上向我提问,怎样能够转做心理咨询行业,热情很高。


我特别想对这些热情很高的朋友们说一句肺腑之言,心理咨询从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而且它特别艰难,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之高,在工作当中承受的压力和挑战之大一般人难以想象。


弗洛伊德曾经直言相告,心理咨询为几乎不可能的职业,也有人这么说,心理咨询师是在人间做神的职业。


我的中德班德国老师托马斯老师就说过这句话。


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师多好,能帮助人,有成就感,有神圣感;


有的人说做心理咨询师挣钱多容易,也不用投资,也不用开工厂,不用买原料也不用销售,就往那一坐一说话就挣钱;


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师挺好,一般都是异性来访者找自己,借机会正好自己单身谈个恋爱找个爱人。


我觉得有这些想法的人,假如现在听我的课有这些想法的人,我建议你赶紧改变,如果你这么想,如果还不能改变,我建议你赶快退出对这个行业,因为很有可能你掉进的坑就是你当初要做的这件事。


心理咨询师是出现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如果你出现下列这些情况,说明已经你已经进入职业倦怠的状态了。


  • 生理耗竭。表现为持续的精力不济,头痛、肠胃不适、高血压、失眠、易怒、饮食或者体重突然改变等等,更有甚者有可能出现精神疾患。


  • 认知枯竭。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提升的工作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效率下降。


  • 情绪衰竭。对工作的热忱和奉献减少,对来访者缺乏共情和积极关注,甚至表现出来焦虑、抑郁、无助、厌倦等消极情绪。


  • 价值枯竭。个人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下降,时常会出现不胜任的感觉,无能感,开始退缩,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愿意再付出努力。


  • 去个性化。这是指的是咨询师以一种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从心理和身体上疏远他人,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因此常常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 攻击性行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多疑,充满批判性和无同情心的,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责骂求助者,自残、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 社会功能方面,也有职业倦怠的表现。表现为在工作上束手无策,伴随着有超负荷的紧张、焦虑和疲惫等等,工作变的机械化,失误增多,消极怠工,缺勤或者出现离职或者转行。


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点个人的体会,我曾在85年做到94年的时候,出现了职业倦怠的倾向,我曾经一直在考虑是不是就退出这个行业:


因为投入很大,收益很少,还有来访者给自己攻击,有的时候感觉受到威胁


有的时候有的来访者有很强的疑情,还要驱进你,你要想办法避开,就觉得很累,有的时候下班回家好长时间脑子里还转着个案,回到家里就没话。


在单位里,在咨询室里跟来访者进行相当多的交流,回到家里见了亲人见了孩子倒反而不想说话,生活的乐趣也下降


刚才我讲的这七个方面的这些倦怠的方面我都有,我曾经一度想索性以后不做这个专业了,干脆转行不做心理学了,也确实出现过这种在工作上有点消极甚至想转行这个倾向。


现在我觉得一个重要的转折,就是我从1995年开始出国留学然后又参加中德班、中挪班的学习,从理论知识的补充加强到技术训练到督导到自我体验。


几个方面密集的学习和培训下来,做这个工作就觉得更有方向了,更胸有成竹,也更有好的专业职业的认同感。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们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如何自我照料:


丨要把学到的知识首先用于自己的生活。


经常有新手咨询师问我说有没有可能一个人他能够帮助很多人解决心理障碍,但是他自己的障碍就解决不了。


我个人认为这样要成长起来就比较累,而且很有可能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很有限,因为我们必须得把学到的知识先用于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够真正帮助人。


如说我现在正在讲我们大学糖释梦的微课,我就给听课的学员讲,如果你想给别人释梦,先释自己的梦,你能够对照,如果能把自己的梦解释清楚,而且以后的生活当中能够印证你自己的解释,你再给别人解释起梦来应该就是胸有成竹,至少你曾经有过在自己身上验证的经验。


丨照顾好自己的大脑。


我们的工作需要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脑高速运转,要照顾好自己的大脑,劳逸结合。


丨积极参与同行交流,接受督导。


丨不要在双重关系之下开展工作。


丨要区分工作和生活、事业和情感。


丨不要随意接下个案,恰当的转介这是明智之举。


丨不在欠来访者债的状态下工作。


我有的时候去做自我体验,有一些年轻的咨询师跟我说他做个案的时候心理压力特别大,觉得负担特别沉重。


然后我在给他做督导的时候帮他一起分析,结果后来他告诉我他一次收了人家十次的咨询费。


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做一次咨询受了人家十次咨询费,那就是在做第一次的时候就欠着人家九次咨询费的钱在我们手里,我们必须给人家这么等值的心理咨询服务才行。


那我们内心的压力就大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在欠债状态下工作。


南怀瑾老先生有段话是这么说的,“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这段话很适合用来来表明我们心理咨询师自我照料的境界。


和各位同道和各位朋友共勉。


- END -

文章 | 整理自网络
图片 | 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为你推荐

成员招募 | 心理学交流社群 招募成员了~
心理咨询师扶持计划|全免费
心理咨询师公益督导服务
【限量领取】房树人必备表格、制度、文档49份

【50部必看的经典心理学电影】在线下载收藏

免费领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例汇编

【限时免费】90份心理咨询经典案例报告逐字稿

【免费领取】学校心理辅导ppt经典案例+反校园霸凌(逐字稿)

免费领取:40份萨提亚治疗必读文档+萨提亚冥想音频22首
免费领取【心理咨询师必备常用表格、制度、协议80份】下载收藏

心理咨询师专用表情大全,不要笑!

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我才看见了他心里的那根刺

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48部电影

如果各心理学大佬会发朋友圈,会是怎样…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是生命的福祉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终极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

【心理漫画】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对不起,我要回去学心理学了,别再找我了!

心师之友
心师之友是一个专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免费的就业辅导 专业培训及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平台 为了让更多想加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从中获益,我们特筛选出有严格的受训背景的资深心理咨询老师为同行们提供公益督导 课程 读书会等专业的系统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