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后“消失”的装修······

时事   2025-01-22 19:16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买房是大事,从签订买卖合同到房屋的过户、交接,双方都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如果卖房人未按合同约定保持屋内装饰装修,将想要的装饰“拆走”,买房人能否得到赔偿?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买房人在“收房”时意外发现,屋内的装饰装修被原房主“拆走”或损坏。结合装修造价、成新率、现值等因素,最终判决原房主赔偿新房主装饰装修损失共计12.3万元。

2023年1月,周女士经房产中介公司推荐,购买了孟先生出售的一套三层别墅,双方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周女士在支付了15万元定金后,又分两笔支付了800万元购房款,仅保留6万元房屋交割金。

四个月后,双方办理了房产转移登记手续,并前往涉案别墅,准备办理房屋交接手续。

进入涉案别墅后,周女士发现屋内一片狼藉,室内门、楼梯扶手、装饰灯具、浴室五金件等装饰装修及附属设施设备大都遭到拆卸或被破坏,周女士当场拒绝办理房屋交接。

周女士认为,交付时房屋状况应与看房时一致,孟先生恶意毁损,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交付别墅,已构成违约。故周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孟先生赔偿装饰装修及设施损失费用150万元,并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

孟先生则认为,别墅已空置十余年,屋内设施存在老化、损坏或缺失情况,周女士曾表示入住后会重新装修,因此才拆走了屋内部分物品。自己在约定时间交付房屋,不构成逾期交付,而是周女士拒绝收房、拒付购房尾款。

在审理期间,周女士申请了司法鉴定,对该别墅内现有装饰装修的成新率和净值进行了评估。

经审理后认为,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应属合法有效。合同里关于装饰装修、附属设施设备的附件中载明装修标准为简装。过户当日,涉案房屋内的装饰装修及设施设备确实存在损坏情况,孟先生理应承担赔偿责任。综合涉案房屋原有装饰装修情况、勘验现状及使用年限,酌情确定损失赔偿金额为12.3万元。

另外,涉案别墅状况并非存在功能性质量瑕疵,不存在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情形,故周女士以此拒绝接收房屋而主张逾期交房违约金,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最终,法院判决孟先生赔偿周女士装饰装修及设施损失共计12.3万元。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就房屋买卖而言,一般情况下,房屋交付为现状交付,即卖房人有责任保持房屋现状的完好无损,如实告知房屋的真实状况,这也是符合买房人购房时对房屋的使用期待。同时,买房人也要尽到审慎注意义务,发现问题时要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字 | 王辉

编辑 | 张晓婷

辖区群众法律需求

调查问卷

北京房山法院

微信公众号



北京房山法院
发布法院动态,传递司法能量,学习法律知识,倾听百姓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