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巧理千家事,守万家灯火。爱润少年心,护万家未来。
少年家事审判关乎家庭和睦和谐、社会祥和安定。房山法院民三庭(少年家事庭)秉承“家国安宁”理念,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积极探索“家事+少年”审判新模式,推动少年家事审判专业化改革,全方位、立体化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少年家事庭曾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北京市法院先进集体、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等荣誉称号。
倾心维护“她”的权益
“此次判决是对过去‘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长期休眠的一次激活”“家务劳动补偿案,对同类型案件具有样板价值和借鉴意义”,2021年,少年家事庭法官冯淼审结的一起全职主妇离婚请求家务劳动补偿案冲上了热搜。
该案中,王女士在与陈先生登记结婚后辞职全身心照顾家庭、孩子,陈先生除上班外家庭事务未参与。在维持三年幸福婚姻生活后,双方对簿公堂,陈先生要求离婚,王女士则主张家务劳动补偿。对于王女士索要的家务补偿,陈先生坚决拒绝。
考虑到家务劳动是一种无形的付出,结合民法典设立家务补偿的立法目的,冯淼在综合考量双方结婚时间、女方在家务劳动中的付出时间、夫妻双方的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同时陈先生多给付王女士5万元作为家务劳动补偿。以专业化、人性化的判决充分肯定家务劳动价值,体现了法律对婚姻的保障。
“希望通过该案件,引起大家对家务劳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视。在家庭生活当中,夫妻双方应当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只有家庭稳定和谐了,才有更好的动力与心情投入工作。”冯淼如是说。
与此同时,少年家事庭持续推进“反家暴”协作机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监督保护令履行情况,实现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和治安管理处罚措施的无障碍衔接,有力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其中,2022年审理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入选北京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用心守护少年的“他们”
少年审判,不止于审判。每一个案件中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是少年家事法庭法官心之所系。
“小林放暑假了,咱们找个时间去看看他!”法官陈艳飞与小林结缘于一起村委会申请撤销监护权纠纷的案件。自此,11岁的小林就成为陈艳飞牵挂的孩子。
酗酒的父亲、不管不闻的母亲,谁来负责小林的健康成长成为了摆在陈艳飞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离婚后,我白天上班、晚上加班、没有住房,根本没有条件抚养小林。跟着他爸,至少有房子住,刮风下雨也有个遮挡,如果跟着我,情况可能比现在还糟。”小林母亲激动地罗列着自己无法抚养小林的现实条件。
“法官,我不是无缘无故打孩子,我是为了他将来能有出息,为了小林,我保证不再喝酒······” 小林父亲在庭审中反省保证。
“法官,我想跟着爸爸,不想离开他······”小林的坚决、现实的困境,让陈艳飞对小林该交由谁监护的问题陷入了思考。
“这个案子不仅仅要考虑法律问题,还要考虑小林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陈艳飞反复考量,如果撤销老林的监护权,那么小林难以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如果继续由老林抚养,老林还会不会打骂孩子?小林母亲还会不会“袖手旁观”?陈艳飞思考良久后向小林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他们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陈法官,您对我们的家事费心了,也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认清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小林父母在法庭里作出保证,“今后一定尽到养和育的义务,努力做称职的父母,请村委会随时监督,也请法官放心。”最终,小林如愿和父亲生活,村委会也撤回起诉。
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少年家事庭始终坚持“特殊、优先、全面”的保护理念,在涉少年审判中融入修复家庭关系、维系亲情等考量,以签发《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家庭教育承诺书》《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单》为抓手,引导家长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责任、督促履行对未成年子女保护抚养的法定义务。2024年,少年家事庭对“不合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62次。
为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少年家事庭委托机构进行亲子关系辅导、心理疏导个案帮扶、延伸观护等社会观护工作。
延伸审判职能筑牢防线
“老师,面对校园欺凌,我可以还手吗?”“是先还手还是先找老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保护自己不受欺凌?” 在法治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向前来授课的法官提出问题。
不止于办案,少年家事庭延伸审判职能,全力打造以呵护禾苗式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禾”品牌,构建多维度的未成年人普法形式。举办法院开放日、邀请学生旁听庭审、指导学生模拟法庭演练等活动,以“沉浸式”司法体验,让法治理念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重点关注少年家事审判中的难点问题,积极调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制约因素,少年家事庭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家事审判中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边界——以王某与赵某离婚后财产纠纷为例》 “京法精品课堂”旨在让财产权益得到最大保护;《法律适用》“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的论文《家事司法视野中的儿童参与权研究》提议注重保护离婚案件中儿童的知情权等参与权;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的案例《离婚是否为子女主张抚养费的前置条件》传递分居期间父母仍有给付抚养费义务的价值理念;《离婚子女抚养权纠纷大数据分析》为更妥善处理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及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益参考,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市高院主要领导、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少年家事法庭秉承‘审判与延伸并重’的理念,推动妇女儿童权益全方位保护,引领法治进步。
“房山法院高度重视少年家事审判工作,深入发掘案件中反映出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典型‘小案件’讲好法治‘大道理’。”党组书记、院长齐莹表示,房山法院将持续深度融合专业化审判与社会协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推动完善少年家事审判的社会支持体系。同时,继续发挥法治副校长的法治护航作用,做细做实普法宣传工作,切实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文字 | 王晴晴
编辑 | 张晓婷
辖区群众法律需求
调查问卷
北京房山法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