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华贵的清代皇家玉器,养眼!

幽默   2024-09-24 21:16   四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玉器渊远流长,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玉器始终与传统文化一起砥砺前行,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开始了对中国近三百年的封建统治。


清朝初期,清帝国统治者对玉器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无论是清世祖顺治还是清圣祖康熙,对艺术品的追求均比较淡然。


这一方面由于清初工商凋敝、百废待兴、国家社会文化发展受到了客观上的制约,民间玉器生产止步不前,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则由于清初社会动荡、争战频繁,清朝的统治基础尚不稳固,大清王朝内忧外患不断之际,无暇顾及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追求。

清代白玉母子摆件

随着政治局面的逐渐稳定,国民经济也开始逐步好转,清朝皇帝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开始增加,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因宫中所需用度急增,康熙皇帝下旨扩大了清宫“造办处”的规模。


清代的宫廷玉器

正是在此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到了雍正时期,虽然雍正皇帝对艺术品的追求明显提高,甚至亲自参与指导珐琅彩瓷的设计生产,但是宫廷玉器的制作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

清雍正玛瑙杯

但是到了乾隆时期,画风陡然一变。
乾隆时期清代宫廷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开始达到高峰,无论是古籍字画还是瓷器和铜胎掐丝珐琅器,乾隆皇帝对艺术品收藏的热情,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对玉器的制作和收藏,乾隆皇帝展现出了无与伦比惊人的狂热,因此被世人誉为“玉痴皇帝”。
乾隆对玉石的喜爱程度,完全可以用“嗜玉成癖”来形容。
乾隆一生之中光咏玉诗就足足写了800余首,要知道《全唐诗》中收录的李白诗作也不过一千余首而己。


因为喜爱玉石,他给自己的十七个儿子起名也统统都用“玉”字旁。由于乾隆对玉的热爱,导致了乾隆年间玉器生产的空前蓬勃,甚至促生出了中国玉器史上大名鼎鼎的工艺标准——乾隆工。


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中馆藏玉器三万余件,其中一半都是乾隆年间制作生产的。


不仅如此,乾隆除了对当代玉器热情高涨之外,对古代玉器收藏更是情有独钟。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时期的官员纷纷投其所好,不惜重金四处搜罗传世古玉,然后呈贡给皇帝。


而乾隆为了提高和鼓励官员的献玉“积极性”,不仅往往赏赐官员远远超出玉价的赏金,而且将一年三贡的清宫常例取消,允许官员随时进贡。据清史记载,甚至有个别官员一年献贡高达30余次的记录。

清乾隆紫檀蟠龙百什件方盒

乾隆皇帝的古玉收藏

乾隆皇帝的古玉收藏

乾隆皇帝的古玉收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我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看到的清宫藏玉,绝大多数都是乾隆一朝的“丰硕成果”。


清代宫廷治玉的鼎盛时期出现在乾隆二十五年至六十年(1760年~1795年)这35年间,当时以宫廷玉器为龙头,带动了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以及北京等地玉器制作的长足发展,中国玉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局面。


因此清代乾隆年间成为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三个巅峰时期。

清乾隆山水玉山子

清乾隆御制碧玉五老图笔筒

清乾隆白玉镂雕狮钮活环耳三足盖炉

清乾隆白玉海屋添筹宫扇

清乾隆白玉年年有余如意纹盖奁

究其原因

既有历史的偶然因素也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首先,有清一朝发展至乾隆时期,历经了顺、康、雍三朝不断的积累,正值清帝国综合国力达到顶峰之际,因此江山稳固、国库充盈的乾隆一朝堪称风调雨顺的太平盛世,客观上造就了促进玉器生产的时代背景。


其次,随着乾隆年间清政府用兵西域,平定了新彊准噶尔叛乱,打通了和田玉运往内地的通道,恢复了和田玉料的供应,因此源源不断的优质和田玉被输送至内地,从根本上解决了玉雕材料的来源问题。

清乾隆大禹治水玉山子

清乾隆大禹治水玉山子(局部)

清乾隆大禹治水玉山子(局部)

清乾隆大禹治水玉山子(局部)

最后,由于乾隆皇帝对玉器收藏的热情,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堪称绝无仅有般的强大。而正因为乾隆对玉石无与伦比的狂热和推崇,大大促进了朝隆时期玉器生产的蓬勃发展。


但是,孔子曰:过犹不及。由于乾隆对玉器和其他艺术品的过度追求,从一方面来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但从另一方面看,也给当时的人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但。


加上好大喜功追求享乐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先后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损耗国力,虽然自己玩舒服了,但由于玩儿的太猛没刹住车,最终也为清帝国的衰退埋下了伏笔。

清乾隆白玉蟠龙瓶

嘉庆四年(1799年),随着乾隆帝驾崩,“知父莫若子”的嘉庆皇帝开始亲政,立刻下旨停止了耗资巨大的新彊和田玉料进贡,以后直到清朝覆亡,新疆和田玉的进贡再也没有恢复。


而清代宫廷的治玉高峰也随之戛然而止,从此迅速转入低谷,虽然嘉庆一朝有也少量的玉器精品产生,但数量和质量上却无法同乾隆时期相提并论。


此后的道光、咸丰直到同治时期,清代宫廷治玉长时间陷入低潮。


直到几十年后的清代中晚期,随着咸丰皇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当政,翡翠制品开始风靡皇宫。


慈禧作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对翡翠有着莫大的兴趣,如果说乾隆皇帝是实至名归的“玉痴皇帝”,那么慈禧太后就堪称名符其实的“翡翠狂人”。


现存清宫档案的相关记载和故宫遗留的历史实物,可以说明翡翠在晚清宫廷里的流行程度,当时皇帝、皇后以及后宫妃子用的碗筷、盆盂、首饰等日用品很多都是翡翠制品,后妃们的扁方、簪、坠、戒、镯等饰物许多都是用上品翡翠制作的。

北京故宫藏清代金镶东珠翡翠戒指

北京故宫藏清代翡翠手镯

北京故宫藏清代翡翠十八子手串

北京故宫藏清代翡翠佛手挂坠

由于翡翠受到慈禧太后无比的珍爱和推崇,清宫造办处的玉作也开始重焕生机,各种精致无比、美不胜收的翡翠制品陆续出炉,相继呈现于清宫大内之中。


宫廷皇家的喜好也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民间,随着清朝皇家对翡翠的热爱,翡翠在玉石市场上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持续地受到士绅、贵妇、富商们的喜爱和追捧,其热度甚至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清光绪御制翡翠九狮盖炉

以上就是清代宫廷玉器的历史沿革,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有清一朝的宫廷风尚与价值取向,也可以理解为玉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佐证。


之所以玉器历来为中国古人珍惜和重视,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角度去分析,是因为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具有温润内敛物理特征的玉石,被认为是最具仁者内涵的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古代中国是一个推崇儒家“德治礼教”的社会,温润莹洁的玉石恰好契合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民族气节,也因此成为了民族精神的物化象征之一。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问题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顾:

到了一定境界 ,古玉收藏是一种必然!


香港佳士得古玉专场全览(高清58件)


高古玉工痕细部图解


辽宁考古工作人员趁人不注意,随手装走一个玉器,转手卖320万!


赝品始终代替不了真品,玩收藏请远离赝品,雨姐天免费提供文玩专业知识,微信号hzy114554!!!


文玩雨
推广古玉知识 ,发布时尚古物今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