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以其细密的质地、鲜明的色泽,温润的质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器被赋予了广泛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就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进入汉代,继承先秦儒家“贵玉”的思想观念,人们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爱玉、佩玉成为社会贵族阶层的时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地域上,都远远超过前代。玉器的功能多样化,被广泛用于礼仪、装饰、丧葬、陈设等各方面。
1968年发掘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墓葬。两墓共出土礼仪、陈设、装饰用玉90余件。从玉质种类上看,有白玉、青玉、碧玉等多种。其中的装饰用玉玉质优良、造型生动、雕琢细腻,显示出汉代玉器雄浑豪放又不失清逸脱俗的艺术趣味,是研究西汉玉器的珍贵资料。
凤纹鸡心白玉佩
凤纹鸡心白玉佩,长5.2、宽4.1、厚0.3厘米。白玉,玉色微黄,质润光滑,表面有涂朱痕迹。通体扁平,呈椭圆形,正面微鼓,背面略凹。中部有一圆孔,上端尖顶,下端圆弧。正反两面阴线刻流云纹,加强了图案构图的动感,器身两侧透雕鸟兽相搏纹附饰,附饰略短于器身主体。琢磨精致灵巧,纹饰自然流畅。
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饰
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饰,出土于窦绾玉衣内胸部位置,应是墓主的佩饰。由玉舞人、玉蝉、玉瓶形饰、玉花蕊形饰、联珠形玉饰及水晶、红玛瑙、石珠组成。出土时珠饰已经散乱,图为根据想象予以复原编连的组佩。
玉饰皆白玉材质,其中,玉蝉长1.2厘米,以细线雕刻出蝉的羽翼,形态逼真,体内自口至尾竖穿一孔;玉花蕊形饰长2.4厘米,作细长花蕊形,有短 柄,花蕊和柄部各有一横穿圆孔;玉舞人是汉代新出现的玉器类型,高2.5厘米,舞女面目正视,用细阴线刻出五官,身薄细挑,上身穿长袖衣,下着曳地长裙,一手甩袖过头顶,一手垂袖于腰间,似做“翘袖折腰” 之舞,头顶及足部各有一穿孔。
玉剑首
玉剑首,装饰于剑茎顶端的玉饰,直径5.7、高1.2厘米,整体呈圆饼型。白玉,质地温润细腻。中央有一圆形凸起,其上阴刻卷云纹,外周以去地高浮雕的手法装饰有两只身躯修长的神兽,背面以凹槽为界分内外两区,内区中心有两个相通的小孔,外区有三个小孔,以插剑茎。这件剑首形体虽小,但设计巧妙,雕工精致。
玉剑璏
玉剑璏,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连接腰间的饰物。《说文》:“璏,剑鼻玉饰也。”白玉,玉质晶莹温润,长9.7、宽2.3厘米,正视呈长方形,两端下垂内收,底部有长方形穿孔偏向剑璏一端,用于穿系佩戴。表面浮雕有一只修长雄健、 呈爬行状的螭虎,螭虎大口圆眼,双耳竖立,身形蜿蜒弯曲,并用阴线勾勒肢体细节,显得颇有活力。
鎏金镶玉铜铺首
鎏金镶玉铜铺首,通高12.4、宽9.4厘米,兽面衔环,通体鎏金。兽面呈长方形, 其宽度大于环的宽度,两侧有二龙攀附,龙首向外弯曲似兽面之双角,兽面中央镶嵌白玉,其上雕琢出对称的卷云纹,组成象征性的兽面,额、眉、须处间有细如毫发的纹饰。铺首背面有一个插钉,方便嵌入漆器表面,插钉尾端有穿孔,用以紧固销钉,防止相连后脱落。
透雕凤鸟形玉饰
透雕凤鸟形玉饰,系白玉雕琢而成,高 2.5、宽4.2、厚0.2厘米,为一对,应为镶嵌在漆木器上的附饰。全玉透雕昂首曲身的凤鸟,凤鸟圆眼细颈,颇显秀美,喙长而下钩,口衔作卷身挣扎状的小虫,凤翅合拢,凤尾上扬,阴刻流畅舒展的弧形装饰。构图活泼生动,雕琢精致。
满城汉墓出土的装饰用玉,构图新颖不囿于常规,纹饰华丽不落于俗套,实现了形与神的统一,注入了汉代工匠巧妙的艺术灵感和雕琢技巧。一件件精美的中山国玉器,体现着汉代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雄浑豪放的时代风格,展现了汉代人自由浪漫的审美情怀。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问题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顾:
有钱有品位了 ,古玉收藏是自然而然的事!
古玉,都是悟性极高的人在玩!
细说古玉之“神韵”!
"玉胜",一种鲜为人知的古代玉器!
赝品始终代替不了真品,玩收藏请远离赝品,雨姐每天免费提供文玩专业知识,微信号hzy1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