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中国科学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参访学习与长江“十年禁渔”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文摘   2024-07-25 07:01   贵州  
7月10日,中国科学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参访学习与长江“十年禁渔”主题宣传活动在赤水市赤水河畔举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省级“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民间河长、河湖保护志愿者等30余人参加。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团委、黔仁生态主办,赤水市义工联合会、赤水市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协办。
▲  黔仁生态中心主任王吉勇作活动介绍
活动中,志愿者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驻站负责人刘飞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了解观测研究站的科研监测与赤水河鱼类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  刘飞博士向志愿者介绍观测研究站情况
刘飞博士介绍,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全面禁渔以来,赤水河鱼类资源恢复明显,鱼类物种多样性稳中有升,部分物种栖息范围明显扩大,部分珍稀鱼类种群数量增加,尤其是鳗骊、红唇薄鳅、异鳔鳅鮀、细鳞鲴、光唇蛇鮈等消失多年的鱼类重新在赤水河出现。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环珊博士向志愿者介绍鱼类知识
▲  志愿者参观观测研究站实验区
▲  志愿者参观观测研究站养殖区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干流尚未修建大坝、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河流,是众多受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影响的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同时也是开展河流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赤水河进行鱼类资源的调查、监测与保护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相关成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赤水市建立了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希望通过长期的定位监测,研究鱼类资源及其群落结构的变动规律,探讨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助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参访学习结束后,志愿者与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一起巡护了赤水河,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宣传等活动。
▲  志愿者开展赤水河巡护与长江“十年禁渔”宣传活动
▲  参与人员合影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黔仁生态等单位从2024年1月起每月常态化组织公众参与水生外来物种防治与长江“十年禁渔”宣传活动,引导和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危害性水生外来物种防治与渔业保护行动,助力生物安全与美丽中国建设。



欢迎公众通过“山水贵州”微信公众平台或扫描下面二维码标记身边的环境问题,黔仁生态会协助跟进,推动处理,一起用行动留住碧水蓝天。
扫描二维码进入标记环境问题点:


黔仁生态
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简称黔仁生态)是一家在贵阳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黔仁生态致力于搭建公益平台,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