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梅雨季节,雨水充沛
野生蘑菇进入了生长旺盛期
误食毒蘑菇中毒风险增大
也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为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发生
不采、不买、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1、毒蘑菇的种类与危害
目前,我国有记载的毒蕈(毒蘑菇)品种超过540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0%。其中极毒致人死亡的种类约100种,我州常见的有毒蝇鹅膏、黄盖鹅膏、大青褶伞、条盖盔孢伞等。
毒蘑菇造成的危害主要分为:
①急性肝损害型
②急性肾衰竭型
③胃肠炎型
④溶血型
⑤神经精神型
⑥横纹肌溶解型
⑦光敏性皮炎型
其中,肝损害型和肾衰竭型中毒最为凶险。
2、中毒的症状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3、中毒预防
(1)不采摘: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踏春郊游期间,不管是山上还是路边草丛中的野生蘑菇,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
(2)不购买: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个人采摘售卖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3)不食用:要避免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关键在于不食用来历不明野生蘑菇,别贪一口鲜而不顾生命安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学校食堂、集体食堂等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错误烹饪野生菌或误食毒菌,很可能带来致命危险。看下面一组图,教你怎么做:
充分认识野生毒蘑菇的危害
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许多品种有毒。一般误食毒蘑菇后,短则10多分钟、长则数十小时后发病。一旦食用野生毒蘑菇,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幻觉等中毒症状。一人采摘全家食用,常常造成一个家庭多人中毒,酿成家庭悲剧。
有效防范野生毒蘑菇中毒风险
不要仅凭以往经验自行采食来历不明的野生菌,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不采、不食、不买卖野生蘑菇。集体聚餐、举办宴席、餐饮服务单位,及学校、工地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要严把原料进货关,禁止采购、烹饪野生蘑菇,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科学做好中毒后的救治工作
误食野生蘑菇后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或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医,早期采用催吐、洗胃、灌肠等方法,可有效排除毒素,延误就诊可能导致中毒加深。加工野生菌前,对食用的野生菌拍照并留样,或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便医疗结构鉴定种类,精准采取治疗措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