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讲堂上的普法达人
提起初次登上央视的经历,王忠灿感慨万千。 “那时的我没有经过专业的播音主持训练, 也未曾有过相关的从业经历。 第一次主讲《二相争婚》,短短 26 分钟的节目,却整整录制了 7 个小时。 结束时,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后来,王忠灿不断尝试和改进,努力营造出一种氛围,让自己沉浸其中,“要把镜头当作万千观众中的一员。 ”就这样,他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忠灿逐渐蜕变。 如今,他面对镜头已然轻松自如,像面对老朋友一样从容自在。 谈到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王忠灿有着独到的见解。 “首先,故事本身要曲折,引人入胜,富有深意。 其次,要找到讲述的感觉。 再者,要把稿子写得生动精彩,语言通俗易懂。 ”
从 2017 年至今,王忠灿已在央视《法律讲堂》栏目主讲《大宋奇案》《名公听讼》系列节目 132 期。提起录制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王忠灿表示整个央视团队的专业与严谨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们甚至会为了一个读音去查 《康熙字典》,对情节合理性反复推敲,对一个小人物的真实性和材料出处的正确性严格审查,乃至对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字的精挑细琢,在美术制作方面也对人物形象细节的刻画都力求尽善尽美。”王忠灿感叹,功成非一人之力。
在法律历史讲述的道路上,王忠灿深知其意义深远。他介绍道:“古今人们在法律纠纷中的思考和处理方式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唐代的律法达到顶峰,宋代的司法更是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些都为现代法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法学讲堂上的铁面严师
他是法学院院长,更是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目前,王忠灿承担着《法律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无论再忙,我都会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如何导入知识点,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素养……这些都是王忠灿课前深思熟虑的问题。他最典型的授课方法是“案例教学法”,每节课通常会列举三种案例。“第一种,用来吸引同学们的好奇心,也便于提出问题;第二种,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轻松掌握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第三种,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高度,防止他们自满。”
秉持教学神圣的原则,王忠灿对自己和学生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一点在课堂表现和论文撰写上尤为明显。他坚信“学生上学的第一目标当属学习”,在他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同学请假,他也极少批假。同时,他也十分关注学风培养,课不能耽误,论文更不能随便。“论文想要写得好,必须苦读材料,有创新性。”在王忠灿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撰写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学术的道路上探索与前行。
科研领域上的前沿探索
“只要喜欢,就不会觉得无聊。”王忠灿对学术研究的态度直截了当。
在王忠灿看来,做科研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对学术专业的纯粹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目前,王忠灿正专注于两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理学兴起与宋代司法传统的历史转型》已顺利结项,并获得良好评价,其成果即将发表。另一项关于中华法系复兴的课题也正在积极申报中。此外,他还出版有专著 2 部,在《原道》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作为法学院学术带头人,王忠灿不仅积极引领法律史团队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集科研创新与课程思政于一体的团队,还大力拓展科研平台,牵头建立了地方立法研究基地、许昌市规范性文件研究基地和许昌市法学会的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旨在整合校内研究资源,深入挖掘地方立法和颍川法律文化。前不久,在河南电视台热播的法治文化《古今探法》栏目里,其中的“曹魏古城篇”就是王忠灿团队《三国法文化简史》部分研究成果的展示。
“法学不仅要坚守法律精神的基石,更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思维,积极拥抱新技术、融入人工智能时代,以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法学院的发展前景,王忠灿的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规划。
许院官微 · 新媒体运营中心出品
(小许网络文化工作室制作)
图片来源:科研处综合整理
作者:王金歌 李凝 李欣
编辑:亢佳宁(商学院)
审核:王星蕴 李宇然
责编:孙桐
编审:王明华
统筹:钟伟平
新浪微博:@许昌学院
微信公众号:XCU1942
QQ校园号 :XCU1942
官方抖音号:xcu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