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明,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湖北云梦人,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1”工程首批中青年学科(劳动经济学)带头人。
1978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本科,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评为中南财经大学优秀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0 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校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首席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马应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咨询专家和管理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998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人力资本张力理论,对人力资本运营动力、机制及其源泉进行了系统化研究。2001年率先进行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研究,提出了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体系的系统模型。2002年第一次概括提炼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的三个里程碑的理论,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技术管理—社会管理—人本管理或从有形管理—无形管理—员工目标管理的发展演进历程。2004年首次阐释并提出了以人为本最深层内涵是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尊重人权、尊重人的生命、全面发展人自身的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倡导人文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理念,是我国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之一。
1999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并获得批准。其中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全国第一批8所院校首先招生;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在全国也是较早的,湖北武汉地区是首家。
2002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社会保障博士点并获得批准,是国内以仅有的以独立博士点申报成功的三家院校之一。近5来,独立系统讲授5门专业课,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讲授《劳动经济理论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并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的MBA、EMBA导师和主讲教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负责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好,多次获教学优秀奖。
2002年以来,通过授课、论文指导等方式,培养本科生200余名,培养硕士研究生52名、工商管理硕士(MBA)38名,公共管理硕士(MPA)21名,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8名,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
2003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并获得批准。
2004年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公共管理硕士(MPA)授权点并获得批准。
2005年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公共管理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并获得批准。
2006年作为负责人,主持申报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并获得批准。
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6部。1995年主编出版了国内最早的MBA《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2001年主持出版了国内第一套《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系列丛书10部。先后在《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财政研究》《投资研究》《中国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5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9项。获科研奖11项,其中部级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