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威,男,汉族,湖北云梦人,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流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泥沙计划亚洲区域协调员。
2007年6月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3月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2014年1月获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学位。2016年1月和2月分别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后出站,2016年11月任副研究员,2021年10月任副教授,2023年11月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1) 青藏高原河流动力学;(2) 高原湿地生态水文学;(3) 山区河流水沙输移与水电生态效应;(4)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与技术。
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和重点基金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课题1项等纵向课题10余项。
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参编专著和教材各1部,在WRR、Catena、ESPL等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30余篇),EI论文4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27篇),已授权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6项,主编省级地方标准1项(1/14),参编团体标准3部,获得2021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1/15)、2022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15)。
李志威教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河流演变、高原湿地生态水文、河湖水系连通技术等研究。2022年8月,在央视CCTV-4的大型百集系列节目《远方的家》中,李志威受邀参与《黄河行》第1集《源起约古宗列》的现场拍摄与解说工作。他跟随摄制组深入黄河源头,详细查勘了扎曲、卡日曲、约古宗列曲等水系,并生动地讲解了黄河源头的主要水系分布、河道形态和形成过程。2022年12月15日该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再创新高,吸引了超过1亿人次的观众,不仅展现了黄河源的壮丽景色,也提升了公众对黄河源的认识和理解。
李志威参与央视《远方的家》节目拍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志威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科普工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通过参与电视节目、接受媒体专访、开展科普讲座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了水资源和地理方面知识,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推动河流生态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9月20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4年度科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志威教授荣获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年度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并受邀作科普工作经验交流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云梦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