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文苑】袁雄心:十琢成器 一枝独秀

百科   2025-01-16 15:09   湖北  

十琢成器 一枝独秀

——我为云梦职中作春联

袁雄心

前言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蒙文校长厚爱,嘱我为学校撰写春联,深感荣幸之余,亦觉责任重大。我几经推敲,反复琢磨,初稿虽成,却总觉不尽人意。于是又几番雕琢,字斟句酌,从意境到用词,从韵律到对仗,皆精心打磨。历经数日,终于得一佳作,心满意足!回顾创作全程,感慨良多!今将此番经历记叙下来,愿与广大春联爱好者分享,若能抛砖引玉,引得更多佳作涌现,实乃幸事。

       一、万紫千红一枝独秀

       经过一番精心酝酿、细心创作以及反复打磨,我心中所盼的佳作终于璀璨呈现,光彩夺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数日来的心路历程。细细算来,这已是第九稿乃至更多次的修改成果。每一次的推敲与雕琢,都让我离心中的完美更近一步,如今终得此佳作,满心欢喜,亦满是感慨!

横批:万紫千红

上联:龙腾楚邑揽卧鹿立鸟瑞祥春暖技艺苑杏万紫

下联:凤舞梧桐承中华简牍文化福泽职教园梅千红

      此作品于我而言,恰似亲自诞下的孩儿,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情感,从构思的萌芽到成稿的绽放,每一个字句都似精心雕琢的珍珠,串联起我创作的轨迹。如今它呈现在眼前,我便似那初见孩儿满面笑颜的慈父,满心欢喜地自我把玩、自我欣赏,沉醉于这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灵动与韵致,每一处都勾起我创作时的点滴回忆,这份珍爱之情,难以言表!

       1、内涵意蕴

      横批:“万紫千红”寓意着春天的繁荣景象,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与对联内容相得益彰,表达了一种美好和谐、兴旺发达的愿景!

      上联:“楚邑”指代云梦楚王城。时逢辞旧迎新,辞龙年迎蛇年。可能有人会认为今年用“龙腾”不妥,但是,蛇亦称“小龙”呀!“龙腾”既象征着时令的更新,也象征着最伟大的力量和活力,更象征着吉祥和热烈。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云梦,赋予云梦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历史使命,在云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这是云梦广大干部群众的无上荣光,是对云梦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关怀、巨大鼓舞、巨大鞭策,为云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龙腾楚邑”,不仅应和着这个双重意境,也描绘了一幅历史悠久的古城景象,展现了云梦地方特色。

        “揽卧鹿立鸟瑞祥”融入了云梦文化图腾“卧鹿立鸟”,传达了祥瑞之气。

       “春暖技艺苑杏万紫”则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蕴。春天温暖,象征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这里的“春暖”不仅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隐喻着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技艺苑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文荟萃、艺术繁荣的云梦唯一的一所公办省级重点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云梦县职业教育中心(简称“云梦职中”)。“杏万紫”形容的是春天时百花争艳、色彩缤纷的景象。在这里,“万紫”不是实指花朵的颜色,更是象征着颜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也可能指的是各种技艺形式的百花齐放,或者是各种技能和思想的多元并存。

      下联:“凤舞梧桐”中的“凤舞”象征着高贵和优雅,“梧桐”是凤凰栖息之所,寓意吉祥。可能又有人说,“明年是蛇年,为什么不用蛇而用凤?”这主要是因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蛇舞”的意象不雅,二是云梦职中南靠凤栖路,北临梧桐路”。这里的“梧桐”指代的是“梧桐路”,也可幻化成“梧桐树”,所以,“凤舞梧桐”是不是很应境啦?

       “承中华简牍文化”提到了云梦县的文化品牌——中华简牍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福泽职教园梅千红”这句话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意蕴。“福泽”通常指的是福祉和恩泽,这里表达了一种吉祥和幸运的寓意。它既可以指的是社会对某个群体的关怀和惠赐,也可以是对某个地区、机构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职教园”这里指云梦职中。“福泽职教园”,它强调了党和政府对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和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梅千红”形容的是梅花盛开的景象,梅花以其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特性而著称,常常象征着坚强和高洁。在这里,“千红”不仅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壮观,也象征着技能人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表达了福气滋润的云梦职中,如同红梅般坚韧不拔,充满生机。

      对联融入了云梦县的文化特色,如“卧鹿立鸟”和“中华简牍文化”,体现了云梦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对联中的龙、凤、楚邑、梧桐、技艺苑、职教园、杏、梅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难能可贵的是作品从时政、地理、历史底蕴、职业教育诸方面融入了多项应境元素,如习总书记亲临、凤栖路、梧桐路、楚王城、职中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突显了云梦职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

      2、对仗平衡

      上联的“龙腾”与下联的“凤舞”对仗工整,均为动词+名词结构,分别对应龙和凤的动态形象。

       “楚邑”与“梧桐”在意境上形成对仗,虽然一为地名,一为植物名,但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或场所,且“梧桐”一语双关,这里主要是指“梧桐路”,也是地名,在意境上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属于宽对,也是虚实对。

      “卧鹿立鸟”是云梦的图腾标志,“中华简牍文化”是云梦的文化品牌,属于特定名词与并列名词的对仗。“揽卧鹿立鸟瑞祥”与“承中华简牍文化”在结构上形成对仗,都是动宾结构,且“揽”与“承”、“瑞气”与“遗风”在意境上相对应。虽然,这个在对仗上较为复杂。

       “春暖”与“福泽”,从意境和词性上来看,两者都是名词性短语,且都带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因此它们作为对仗元素也很恰当。

       “技艺苑杏万紫”与“职教园梅千红”对仗,两组词语分别对应了技艺与职业、苑与园、杏与梅、万紫与千红,形成了意义上的对应和对比。特别是杏万紫与梅千红都是名词加数量词加色彩词,形成了良好的对应。

       3、声韵品鉴

      (1)整体平仄

       上联:龙腾楚邑揽卧鹿立鸟瑞祥春暖技艺苑杏万紫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下联:凤舞梧桐承中华简牍文化福泽职教园梅千红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

      (2)平仄刨析

        ①句内平仄交替:句内平仄交替明显,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上联整体来看,平仄变化较为丰富,节奏起伏有致。其中“龙腾”“揽”“瑞祥”“技艺苑”等词语的平仄搭配,使得联句读起来有抑扬顿挫之感,平仄转换也较为自然流畅,让整个上联的声韵富有弹性,如同技艺苑中千万朵花儿般绚丽多彩,富有生机与活力。

      下联与上联的平仄相对应,形成了较为和谐的对仗关系。“凤舞”“承”“文化”“职教园”等词语的平仄安排,与上联相互呼应,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凤舞”二字,与“龙腾”形成平仄上的巧妙搭配,使得整副对联在声韵上呈现出一种平衡之美,如同职教园中千万朵红梅般艳丽而稳重,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节奏点平仄对立:每个节奏点上的字平仄基本相反,大体上符合对联的平仄对立规则。

      上联:龙腾(平平)楚邑(仄仄)揽(仄)卧鹿立鸟瑞祥(仄仄仄仄仄平)春暖(平仄)技艺苑(仄仄仄)杏万紫((仄仄仄))

      下联:凤舞(仄仄)梧桐(平平)承(平)中华简牍文化(平平仄平平仄)福泽(平平)职教园(平仄平)梅千红(平平平)

      上联的“龙腾”对下联的“凤舞”,是平平对仄仄,平仄完全对应,且“龙凤”对仗工整。

      “楚邑”对“梧桐”,仄仄对平平,平仄对应。

       “揽”对“承”,仄对平,平仄对应。

       “揽卧鹿立鸟”对“承中华简牍”,这里平仄不是完全对应,但是,“卧鹿立鸟”对“中华简牍”在整体意义上是对仗的,属特殊情况上的对仗。

      “瑞祥”对“文化”,仄平对平仄,平仄对应。

       “春暖”对“福泽”,平平对仄仄,平仄对应。

       “技艺苑”对“职教园”,仄仄仄对平仄平,平仄大体对应。

        “杏万紫”对“梅千红”,仄仄仄对平平平,平仄完全对应。

       ③仄起平收:

      上联末尾字:花(仄声);下联末尾字:梅(平声)。符合对联的“仄起平收”规则,使对联在声韵上形成完整的对立统一体,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

      总之,这副对联在平仄韵律上大体上遵循了对联的基本规则,上下联的平仄对立和句内平仄交替使得对联读起来和谐悦耳、节奏分明,富有音乐美。整体上,对联的声韵处理得当,既符合传统对联的格律要求,又具有较强的韵律感和美感。

     (3)声调刨析

     从声调的高低、长短来看,上联中的“龙腾”“瑞祥”“春暖”等词语中的“龙”“瑞”“春”等字声调较高,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感觉,仿佛技艺苑中的千万花朵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竞相绽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而“揽”“卧”“立”“技”等字声调相对较低,又增添了几分沉稳、内敛的气质,如同技艺苑中沉淀着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整个上联的声调高低错落、刚柔并济。

     下联中“凤舞”“文化”“福泽”等词语中的“凤”“化”“福”等字声调较高,与上联的高声调字相互呼应,彰显出职教园中传承的优秀文化遗风所带来的福泽,如同千万朵红梅在冬日里傲雪绽放,散发出高洁、坚韧的气质;“梧桐”“中华简牍”“职教”等词语中的“梧”“桐”“中”“简”“牍”“职”“教”等字声调较低,又赋予了下联一种庄重、古朴的韵味,使整副对联的声调在高低起伏中呈现出一种和谐而富有层次感的美感,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乐章,高低音相互交织,奏响了对美好生活的赞歌。

     (4)音节刨析

      上联中“龙腾楚邑”“揽卧鹿立鸟”“瑞祥春暖”“技艺苑杏万紫”等短语的音节搭配较为合理,既有双音节词语的简洁明快,如“龙腾”“楚邑”“瑞祥”“春暖”,读起来干脆利落,节奏感强;又有三音节、四音节词语的舒缓流畅,如“揽卧鹿立鸟”“技艺苑杏万紫”,使得整个上联的音节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如同技艺苑中千万花朵的形态各异,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下联中“凤舞梧桐”“承中华简牍”“文化福泽”“职教园梅千红”等短语的音节安排也颇具匠心,“凤舞梧桐”“文化福泽”等双音节与三音节词语的组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承中华简牍”“职教园梅千红”等四音节词语的运用,又为下联增添了几分厚重与大气,使整副对联在音节上呈现出一种均衡而富有变化的美感,就如同职教园中千万朵红梅的枝繁叶茂,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5)整体声韵效果

      这副对联在声韵上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声调、音节等多种元素,使得整副对联读起来和谐悦耳、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上下联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将技艺苑中的千万花朵与职教园中的千万朵红梅的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云梦职中两个意境的繁荣景象与文化底蕴。

      横批“万紫千红”更是点睛之笔,既概括了对联的主题,又与对联的声韵之美相得益彰,让人在欣赏对联的声韵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其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和丰富内涵,堪称一副声韵俱佳、意境优美的佳作!

      二、千锤百炼知坚劲

      磨砺方能成器,创作之道,曲折而漫长。即便是对联小品,亦需千锤百炼,方能显现其坚韧之志,绽放光彩!

      1、一稿:

上联:云故里接鹿鸟祥瑞展文风

下联:梦摇篮续简牍遗风聚技魂

      “云梦---云的故里,梦的摇篮。”这幅春联在内容上,展现了云梦县悠久的历史文化意蕴。意境上也不错,但在对仗和声韵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仗不严谨:上联的“云故里”与下联的“梦摇篮”在对仗上并不完全对应。

       “接鹿鸟祥瑞”与“续简牍遗风”在对仗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上联的“接”是动词,而下联的“续”虽然也是动词,但在意义上并不完全对应。“鹿鸟祥瑞”与“简牍遗风”在词性和结构上也不完全对仗。

       声韵不和谐:上联的“展文风”与下联的“聚技魂”在声韵上不对应。上联的“展文风”是仄平平,而下联的“聚技魂”是仄仄平,没有形成良好的平仄对应。整体来看,上下联的平仄对应并不严格,这影响了对联的音韵美。

        为了改善这些不足,尝试对对联进行以下调整:

       2、二稿:

上联:云故里承鹿鸟祥瑞展文华

下联:梦摇篮续简牍遗风聚技魂

       在这个调整中,上联的“接”改为“承”,与下联的“续”更加对应,同时“文风”改为“文华”,使得声韵更加和谐。这幅春联在内容和意境上已经相当不错,但在对仗和声韵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对仗不够严谨:“云故里”与“梦摇篮”在词性上并不完全对仗。“云故里”是一个由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而“梦摇篮”则是由名词和动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两者结构上略有差异。

      “承鹿鸟祥瑞”与“续简牍遗风”在对仗上也不够精准。上联的“承鹿鸟祥瑞”中的“鹿鸟祥瑞”是名词短语,而下联的“续简牍遗风”中的“简牍遗风”虽然也是名词短语,但“续”作为动词与上联的“承”在对仗上略显不足。

       声韵不够和谐:上联“承鹿鸟祥瑞展文华”的平仄为: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而下联“续简牍遗风聚技魂”的平仄为: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看出,上下联的平仄对应并不严格,尤其是在“展文华”与“聚技魂”这一部分,平仄没有很好地对应起来。

       为了使对仗和声韵更加和谐,进行了以下调整:

       3、三稿:

上联:云故里承鹿鸟祥瑞展文华

下联:梦乡中续简牍遗风聚匠心

      在这个调整中,下联的“梦摇篮”改为“梦乡中”,与上联的“云故里”更加对仗,同时“技魂”改为“匠心”,不仅在意义上更加贴切,也在声韵上与“文华”形成了更好的对应。这样的调整使得对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和谐。但总觉得不够理想。

       4、四稿:

上联:鹿鸣楚王城揽卧鹿立鸟之祥瑞满园春

下联:凤栖梧桐路承秦简汉牍之精华一校秋

      这幅春联在内容和意境上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对仗和声韵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仗不够严谨:“揽卧鹿立鸟之祥瑞”与“承秦简汉牍之精华”在对仗上存在差异。上联的“揽...之祥瑞”和下联的“承...之精华”在结构上相似,但“卧鹿立鸟”与“秦简汉牍”在词性和意义上并不完全对仗。

      声韵不够和谐:上联“鹿鸣楚王城揽卧鹿立鸟之祥瑞满园春”的平仄为: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而下联“凤栖梧桐路承秦简汉牍之精华一校秋”的平仄为: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可以看出,上下联的平仄对应并不严格,尤其是在“满园春”与“一校秋”这一部分,平仄没有很好地对应起来。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又尝试以下调整:

       5、五稿:

上联:鹿鸣楚王城揽卧鹿立鸟之祥瑞满园春色

下联:凤翔梧桐路续秦简汉牍之遗风一校秋声

      在这个调整中,上下联的结尾“春色”与“秋声”更加对仗,同时在声韵上也进行了调整,使得对联在平仄上更加和谐。但“秋”,用在这里总感觉不好,还是不尽人意。

       6、六稿:

上联:龙腾王城揽卧鹿立鸟瑞气春暖技艺苑万紫花

下联:凤舞梧桐承秦简汉牍遗风福泽职教园千红梅

      这幅春联在内容和意境上都有很好的表现,但在对仗和声韵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对仗不够严谨:上联的“龙腾王城”与下联的“凤舞梧桐”在结构上是对仗的,但“王城”是具体的地点,而“梧桐”是一种植物,两者在意象上并不完全对等。

      “揽卧鹿立鸟瑞气”与“承秦简汉牍遗风”在词性和意义上不够对仗。上联的“揽”是动作,下联的“承”虽然也是动作。

     “春暖技艺苑万紫花”与“福泽职教园千红梅”在对仗上也有差距。上联的“春暖”是形容词短语,下联的“福泽”是名词短语,且“技艺苑”与“职教园”在意义上并不完全对应。

      声韵不够和谐:上联“龙腾王城揽卧鹿立鸟瑞气春暖技艺苑万紫花”的平仄为: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而下联“凤舞梧桐承秦简汉牍遗风福泽职教园千红梅”的平仄为: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可以看出,上下联的平仄对应并不严格,尤其是在结尾部分,“万紫花”与“千红梅”的平仄没有对应起来。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又进行了以下调整:

       7、七稿

上联:龙腾王城揽卧鹿立鸟之瑞气春暖技艺苑万紫花

下联:凤舞梧桐承秦简汉牍之遗风福泽地教园千红梅

      在这个调整中,尽量保持了原意的同时,使得上下联在词性和结构上更加对仗,同时在声韵上也进行了调整,使得对联在平仄上更和谐一些,但“王城”与“梧桐”平仄上仍然不对应,且不工整。得进一步修改、完善。

       8、八稿

上联:龙腾楚邑揽卧鹿立鸟瑞气春暖技艺苑万紫花

下联:凤舞梧桐承秦简汉牍遗风福泽职教园千红梅

      这幅春联在内容和意境上都已经相当不错,但在声韵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上下联的平仄对应并不严格,尤其是在结尾部分,“万紫花”与“千红梅”的平仄没有对应起来。应把“万紫花”改成“花万紫”,把“千红梅”改成“梅千红”。

      9、九稿

上联:龙腾楚邑揽卧鹿立鸟瑞气春暖技艺苑花万紫

下联:凤舞梧桐承秦简汉牍遗风福泽职教园梅千红

      这幅春联在内容和意境上更加完美,可谓“九稿成器,一枝隽秀”。但在内容和声韵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秦简汉牍”这个提法比较老旧,且不科学,经过专家研究考证,已经确定了专用名词“中华简牍文化!”;二是上下联的平仄对应并不严格。特别是“遗风”要改成“文化”后,“瑞气”在平仄处理上,改为“瑞祥”比较好。另外,上联里的“花”,概念宽泛,与下联中的“梅”不大对称,应该改成“杏”,更显雅韵。

      因此,必须进行第十次修改了。具体情况见开篇。真可谓“十琢成器 一枝独秀”!


后记(代)


砥砺前行谱新篇

——赞学校春联创作精神

十载磨砺成妙对,匠心独运赛苏黄。

春风化雨润桃李,笔耕不辍仿欧颜。

精益求精效贾岛,字字珠玑追杜牧。

校园春色映文华,对联高挂颂千秋。



作者单位:云梦县职业教育中心

极目云上
极目云上,记录生活,展现美好,宣传文化,共享快乐。最新!最近!最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