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强调:超过7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躺着,也别在6个时候散步

美食   2024-11-10 20:00   山西  
老话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一直备受推崇。但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来说,散步这事儿可得悠着点。俗话说得好,“宁可在家躺着,也别乱走一气”。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有些时候,散步不仅不能养生,反而可能伤身。下面,咱们就来聊聊这6个不适合老人散步的时机,以及背后的原因。

一、晨起未进食,空腹莫乱走

一日之计在于晨,很多老人喜欢天刚亮就出门散步,想着能呼吸新鲜空气,提神醒脑。但殊不知,晨起时人体血糖较低,尤其是空腹状态下,血糖更是处于低谷。中医上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空腹散步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进而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甚至引发低血糖昏迷。

空腹运动会导致血糖急剧下降,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建议老人晨起后先吃点东西,如喝杯牛奶、吃片面包,垫垫肚子再出门散步。

二、饭后立即行,肠胃难安宁

都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这“百步走”也得讲究时机。饭后立即散步,不仅不能帮助消化,反而可能加重肠胃负担。中医理论认为,饭后胃气充盛,此时应“静以养之”,让脾胃有充足的时间去运化食物。如果饭后立即散步,会导致气血分散,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腹胀、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

饭后立即运动会影响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建议老人饭后至少休息半小时,等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出门散步。

三、天气过寒暑,避风避雨走

天气对散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寒冬腊月,寒风凛冽,老人此时出门散步,容易感受风寒,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而盛夏酷暑,烈日炎炎,老人如果此时出门散步,容易中暑,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因此,建议老人在天气过寒或过暑时,尽量避免外出散步,可以选择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太极、八段锦等。如果确实需要外出,也要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措施。

四、情绪波动大,静心再行走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老人如果情绪波动大,如生气、悲伤、焦虑等,此时出门散步不仅不能缓解情绪,反而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中医理论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脏腑的气机运行。因此,建议老人在情绪波动大时,先静下心来,做一些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等情绪稳定后再出门散步。

五、身体不舒服,养病再出门

老人身体机能下降,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头痛、发热、咳嗽等。此时,如果还坚持出门散步,不仅不能帮助身体恢复,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认为在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而不是盲目运动。因此,建议老人在身体不舒服时,先养病为主,等身体恢复后再出门散步。

六、夜间天已黑,安全第一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逐渐下降,夜间出门散步容易发生意外。如跌倒、迷路等。中医理论认为,夜间属阴,人体阳气收敛,此时应该“养阴固阳”,不宜过度活动。

夜间光线不足,能见度低,老人出门散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建议老人在夜间尽量避免外出散步,可以选择在室内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看书、听广播等。如果确实需要外出,也要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反光衣、携带手电筒等。

结束语

散步虽好,但也得讲究时机和方法。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来说,更是要谨慎对待。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认识到这6个不适合老人散步的时机,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避免。记住,健康才是第一位的,不要为了一时的运动而忽略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愿每一位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美味私房菜做法
点击👇👇👇【关注】按钮进入,厨房虽小,却乐趣无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