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兴 海上 行草 32×32cm 2014
金伯兴先生是这样一位书家:他在书坛比较低调隐忍,基本上就是在自己的书斋做学问、搞创作、教学生。但金先生的胸襟、情怀、作品和书论,令真正关注书坛、热爱书艺的人们发现认识了他,可谓锥处囊中,其末立见。金先生也是我这几十年很关注的书家,彼此比较亲近了解,我就来说说他的书法和为人吧。
我曾思考过,如果中国书法分古今书法的话,那么古代书法实际上更看重的是一个文人的表达。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经典书法作品,实际上都是一些文人,或者说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宗教领袖们写下来的日记、文稿、诗稿、经文、碑文、兵书等很实用的、正式或非正式文本,这是他们作为一个文人的情怀表达与自然书写。而当代书法呢?这种实用性却是渐行渐远……现在谁还拿毛笔写日记,拿毛笔写家信,拿毛笔写文稿?尤其是在电脑和打印机的普及后,毛笔字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实用价值几乎为零。显然,书法若还要在这个时代生存甚或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角色,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门类。
更多信息请关注“书法中国”视频号
现在书法的身份就是艺术。当代书法一写出来就要进展馆展览的;或是装饰在家里、布置在大型公共空间让别人去欣赏。如此一来,书法更多体现为书写者的一种创作,它要像绘画一样去进行空间的布构、注重墨色的调理、运用大小粗细等变化来表达。这就是古今书法的根本区别。
▲金伯兴 何人 行书 40×18cm 2013
我们再来看金伯兴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会有些人看不懂,甚至一些圈里人还有争议?就是因为金先生是位极具艺术创作意识的书法家,他不是仅停留在对古代书法的传承阶段。实际上我们很多老先生就是在对古代书法继承的阶段裹足不前的:比方讲他们写顏体写欧体,一味追求尽可能地写“像”;写《兰亭序》就写它一千遍,就只写《兰亭序》那些字,从不思改变,更不去创造。这些人认为照着古人写就是继承、就是传承,而金伯兴先生却是既继承传统,又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他的笔墨、笔法、结体、墨法、章法都有出处,都能从古代经典里面找到根源。但是,金先生作为当代书法家代表之一,他不可能也不能够跟着古人后面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个性风貌以及时代精神。与金先生交往过程中,令我真切地感受到金先生对书法继承和开拓有着深入思考。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时间地摸索。通过追求自己的笔墨语言,造就了他书风中的那种随心率性、那种劲道、那种朴拙之气。这种既具继承又有开拓、碑帖兼容的书法风格,是金先生在艺术实践中艰苦探寻而得来的成果。
▲金伯兴 冰雪 行书 48×48cm 2015
正因为风格独特,金伯兴先生的字,不论是在很多地方题的大字榜书,还是他平时率性挥写的条幅、斗方等,我都觉得很有意思、耐人品味。在我看来:金先生是当代书坛一位非常突出的尖子人物,我坚持认为他的作品必定会留下来,并且会传下去的,他必将是在书法界、在书法史上能留得下来的一位历史人物。真正的书法家不是靠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靠参加多少活动,露多少面宣传出来的。其立身之本在于他的作品,以及由这些作品阐释的艺术理念和主张。除了书法创作,金先生还通过给学生讲课和著述,阐释他自己的书法审美理念和创作观,这就是他的书法理论和艺术主张。在有艺术主张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笔墨实践,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一个盲目的写字的人是写不出什么立场,也写不出什么风格个性的,一个光说不做的人,他也孕育不出什么成果。而金伯兴先生恰恰就是这样一位有思考、也有主见;有探索、更有成果的书法艺术家,这正是他必将成为书法史上留得下来、传得下去的一位历史人物的理由,也是我很钦佩他的原因。
▲金伯兴 碧海 行草 40×30cm 2015
▲金伯兴 写心 176×60cm 草书 2015
▲金伯兴 忠心、言可 178×34cm×2 楷书 2011
▲金伯兴 巴陵一望 138×68cm 行草 2010
▲金伯兴 慧眼、妙笔 224×47cm×2 行草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