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展作品
常庆东(山东)
《邛崃历代诗选录》行书手卷中堂
178cm×89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次入展作品是历代咏邛崃诗选录,章法形式是用手卷拼接的形式拼成大中堂,纸张选用紫色蜡染纸,用行书书写,取法主要以二王为主,用墨色增加虚实变化。书者,散也。贵在表达性情。
陈 龙(山东)
《历代邛崃诗词数首》行书二条屏
180cm×4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次入展作品为选录邛崃诗词数首,本次创作作品在章法上选择两条条幅拼接,纸张选用仿古色蜡染绢纸,取法二王一路小行书,在作品中力求墨色和笔致的节奏感,追求精到而不失古雅之意。在创作中,也借此作表达对邛崃的向往。
陈怀照(四川)
汤显祖《相如诗》隶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凰下,琴心诈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中,不受世皆氛。
清晖缅难竞,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创作手记】
“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推出历代咏邛崃诗词、楹联三十四首,是“邛崃表达”的亮点。我选择汤显祖《相如诗》进行书法创作。汉代故事,当用汉隶表达。故选用张迁碑、曹全碑等的元素进行创作,我力求汉隶中涩进和畅达的统一,方峻和圆润的协调,努力做到全篇基调一致,在灵动、活脱中下功夫。偶见《莱子候刻石》中“凤”字生动,调整作品时果断采用。如果小款改用生涩茂密的章草,整篇效果估计会更胜一筹。
陈帅霖(四川)
《唐人诗五首》篆书中堂
180cm×63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本次创作采用铁线篆的风格,相比于我以前的创作,大胆采用了不同的章法形式,字与字之间借鉴了八分隶书的章法,拉开了上下之间的距离,整体章法上借鉴了行草书的书写方式,通过留白来划分了作品的块面,算是一个新的尝试。
杜俊凯(江西)
《邛崃古诗词十五首》楷书四条屏
180cm×7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本作品采用了4条屏的书写形式,内容为选抄歌颂邛崃古诗词。作者用笔以魏碑为基调,点画沉实,结体险绝,骨法俊逸。同时,又融入了部分唐楷的用笔特征,通篇整饬和谐,自然生动。
冯 冲(辽宁)
集陆游诗句《楼外井边》篆书对联
180cm×34cm×2
————
【释文】
楼外雪山森晓色
井边风叶战秋声。
【创作手记】
1170年,45岁的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开始了八年的蜀地生活。游览巴山蜀水,在仕途上的失意,转为“一樽尚有临邛酒,却为无忧得细倾”的洒脱。清代《邛州志》收录了陆游在此地的诗作25首,可见放翁寄情山水之际,也诗情高涨。
今次参加“水墨崃山”书法展,选取了陆游在邛崃所做《遣兴》诗中两句,以对联形式书写,句中“雪山”似有洁净脱俗之意象,“秋风”又有萧疏淡远之情,可当做放翁在邛崃期间心态的写照。
付 国(四川)
《邛崃历代诗词选》 行书手卷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在创作中用颜真卿的厚重,融入二王、米芾的灵动,燥润相生,在蜡染纸上书就,一遍成功。
甘志勇(广东)
《邛崃历代风物诗选数首》行书二条屏
138cm×6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拙作选取陆游、汤显祖、吴筠、杜甫等描述邛崃风物诗篇五首,是一幅以颜体笔势,渗以王圣教笔意的行书作品。通篇书写相对从容不迫,自然铺排,形制也比较朴素,不激不厉。这也是我一贯追求的书风。我将再接再励,继续努力,并向各位同道学习。
高 松(湖北)
集郑谷《雪下云藏》行书对联
180cm×27cm×2
————
【释文】
雪下文君沽酒肆,云藏李白读书山。
【创作手记】
拙作以《石门铭》笔意,拟求灵动俊逸,通过强化体现线的质感和表现力,更好的呈现作品的神采。期能于法度之中更多的追求一种率真洒脱的精神意趣,力求书焕文采,与古出新。
高雯婧(四川)
《邛崃历代诗选二首》篆书三条屏
180cm×97cm
————
【释文】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凰下,琴心诈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中,不受世皆氛。
清晖缅难竞,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南宋真君子,西京作赋才。
鹤飞烟冷院,凤去草侵台。
往迹今如此,古人安在哉!
邛山千载秀,临眺独徘徊。
【创作手记】
此作以《袁安碑》为基,结合《新莽嘉量》之细劲,形式上为三条屏拼接,运笔过程中增加节奏快慢及墨色变化,使章法及线条更具趣味性。
葛建刚(江苏)
《邛崃古诗词选》楷书三条屏
140cm×6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作为一座有着2300年历史的古城-邛崃,一直以来是我向往的城市,这次有幸在“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入展,倍感荣幸。本人主攻小楷,取法钟王,这次参展书写内容为主办方提供的邛崃古诗词选,进行三条屏的拼接其中加入了邛崃的历史人文等。对于此次能够入展本人非常开心,感谢主办方的辛劳付出,祝愿四川邛崃越来越美丽……
韩秀杰(山东)
《邛崃历代古诗词数首》楷书中堂
138cm×34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癸卯十一月二十六日深夜,书友微信祝贺,拙作有幸在“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入展,倍感荣幸。学书五载,主攻魏晋,《宣示表》《荐季直表》《黄庭经》用功颇多。这次参展书写内容为主办方提供的邛崃历代古诗词数首,选用四尺对开手卷式改造形式,卷首以汉·司马相如所作的《凤求凰》歌辞娓娓道来,书写自然古拙,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感谢主办方的辛劳付出,祝愿今日邛崃,无处不风景,凡景皆成水墨画卷。
胡禹豪(四川)
集郑谷《雪下云藏》楷书对联
180cm×24cm×2
————
【释文】
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创作手记】
此次入展作品为六尺条屏对联,拟以魏碑风格,不过多追求字势变化,倚靠“情入平正,险绝自知”的自然书写效果;融合赵之谦笔意,以求雄浑连绵的气势,使其刚柔灵动。
黄 成(重庆)
《邛崃历代古诗词数首》隶书二条屏
172cm×85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幅作品内容选取数首邛崃历代古诗,选用微喷蜡染纸书写,两条屏呈现,作品风格以《礼器碑》为主,融入其它汉隶书风,但力争做到和谐统一,整体作品横有行竖有列,以表现出一种秩序美!
黄寅想(广东)
《邛崃诗词数首》草书册页
30cm×255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在“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中,本人书写的是册页小行草作品,内容是邛崃诗词数首,纸张为仿古纸,松烟墨书写。笔调浓淡,大小,粗细,远近,连断,高低等的对比,旨在以笔写意水墨崃山。
赖文彬(广东)
《邛崃诗词数首》行书斗方
180cm×7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余学书已有三载有余,初学米南宫,后感其用笔太过表现自我,愈感觉心烦意乱,后转师颜鲁工,被其厚重处的浑朴苍穆,细劲处的筋骨凝练深深吸引,平日习祭侄文稿最久,其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
李成荣(湖南)
《邛崃诗词数首》草书三条屏
180cm×83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邛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繁荣发达的经济辉映古今,令人心驰神往;丰富的邛崃历代诗词,词美意深,神采飞扬,余以孙过庭书谱风格创作,挥毫泼墨之间,心手相畅,两遍即成,感恩认可入展!望来年,游临邛古城,品千年灿烂历史文化!
李连定(贵州)
《清熊维芳咏邛崃诗十首》楷书单条
180cm×55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以咏邛崃诗为创作内容,选择典雅秀丽的魏碑书风创作,创作中对字体的空间,疏密,欹侧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上都做了认真的思考,偶尔参入行书笔意,增加字体的灵动性以及趣味性,努力做到开张有度,收放自如,形式上没有过多的去考究,简单的六尺条,因此略显单调。
李宗洪(江苏)
《咏邛州诗帖后跋》草书手卷
25cm×19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行草仿佛不入魏晋,徒为下品。吾习书之初一直沉迷二王手札,因潇洒风流,清雅高致。后蒙老师提点,临习了些篆隶,以滌除内心急躁飘浮。后始习唐人楷及旭素草书,成今之面目。手卷形式,皆为古人制式,行草书多用此,故而多具古风。吾此卷,行行草草,图个自在爽朗快意,虽心慕魏晋,实则远矣。邛州自古风流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借古贤宝句以赞咏之,亦人生快事也。 檬楼冬月初四于松陵
梁华斌(广西)
李商隐 《 杜工部蜀中离席》草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俗干戈惜暂分。
雪岑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行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创作手记】
《杜工部蜀中离席》描绘了战乱时候与朋友惜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思想感情。拙作以怀素草书为基调,融入王铎的墨色,以中堂形式而作,以期呈现一泄而下的伤感之情,但才疏学浅,笔不达意,还需多加努力。
林水城(广东)
《邛崃诗词数首》草书单条
180cm×42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幅作品在笔法上取二王为主调,加之魏碑方笔,以显雄强,在结字上又取米、苏之意态,揉各家之所长,再加以改造。章法上做了大小字对比,小字取法二王,以尖笔为主,从而让细字与粗字上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对比,以方笔为主基调,做大小字摇摆,加错位使其灵动,从而避免整幅作品死气沉沉,用纸尽量颜色淡雅。
刘爱东(江苏)
《古人咏邛崃诗词数首》行书手卷中堂
166cm×6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近年来我主要临习米芾二王一路小行书,2023年10月,时“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征稿,便以古人咏邛崃诗词数首为内容,用小行书以手卷隔水的形式进行创作,我崇尚在自然书写的状态下一气呵成,增加了枯湿浓淡的变化和矛盾对比,书毕观之,感觉未得古法其一,奈何学力不足,能力受限。今后唯多读书,多临帖,以补诸多之不足。
刘红兵(重庆)
《历代崃山诗词数首》楷书单条
180cm×73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刘红兵创作手记:晚上赶上夜静的时候,放上一曲自己最喜欢的轻音乐《梁祝》,按预先选好的内容“历代崃山诗词数首”,形式用178×85的4.8的介格,右边取法文征明一路的小楷,右边用美术宋体字题签,正文主调取法褚体大字阴符经,俏加入些魏碑,力追柔美,典雅,干净,明快,死而不板的效果,有幸入展“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
刘石磊(河南)
集郑谷句《雪下云藏》篆书对联
180cm×48cm
————
【释文】
雪下文君沽酒市;
云藏李白读书山。
【创作手记】
邛崃市古称临邛,系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始建于秦更元十四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本次“水墨崃山·书香政协”征集活动,本人以金文对联形式书写集郑谷句——文君井门联: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陆成荣(江苏)
《历代邛崃诗词数首》行书册页
35cm×30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本次展览,选择了册页形式投稿。字法笔法上主要取法何绍基、二王、颜真卿,书写时心境平和,用墨自然,关注整体和细节把握,增强粗细、大小等对比,以求古雅、静穆气息。
米 刚(河南)
《历代邛崃诗词四首》篆书三条屏
180cm×9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作从《泰山刻石》中取其静穆,详和,雍容。在石鼓文中寻找需要的体式,求其高古,纯朴,儒雅,灵动。强化书写性,趣味性,强调结构对比度,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其趣乃出。
彭雪涛(四川)
《古前贤陆游咏邛崃诗四首》篆书三条屏
180cm×9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次创作的《古前贤陆游咏邛崃诗四首》主要是以清人吴让之的风格为创作底子,融入了邓石如的笔意,整体大小匀称,字体结构等细节中摸索求变,横粗纵细,结构上紧下松。形式上以三个条屏组合加以题跋。形成一种主与次的相之照应,并能显现出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形式感与视角冲击力。虽反复写了多稿调整,仍有太多不足,还需努力精研。
祁雪峰(甘肃)
文君井门联集郑谷句《雪下云藏》楷书对联
180cm×60cm
————
【释文】
雪下文君沽酒市;
云藏李白读书山。
【创作手记】
这幅作品我主要取法于颜真卿楷书。这次展览规定在6尺以内,我是以对联创作的,创作上,要把握每个字的写法,学会调动笔法、结字、章法的原理,加入了篆籀笔法,适当加入了篆书的一些结构,给作品更多的丰富性,同时要注意细节的锤炼。
宋 军(山东)
文君井集郑谷句门联《雪下云藏》篆书对联
180cm×40cm
————
【释文】
雪下文君沽酒市
云藏李白读书山
【创作手记】
紧扣主题选择邛崃市文君井集郑谷句门联“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为创作内容。
此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强大与小、繁与简、枯与湿、疏与密、轻与重、收与放等对比的关系,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正文对联是在研习先秦古文字的基础上参用战国古玺、陶文笔意书成。其用笔恪守中锋,含蓄深沉,笔墨推进中尽显“涩”意,使得线条于粗细交替中呈现“沧桑感“。直线是曲中的直意,曲线有曲中的直姿,看似并不婉通,然有“万岁枯藤”之象。结字首重造型,将每一个字的空间形象都塑造得别具情味,正中寓奇,纵横开合,疏密交替,收放自如,多变的笔势与丰富的字势交相辉映,有如老衲坐禅,气定神闲。以中锋笔法为主,但用笔的轻松,加之其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使得其篆书有凝重与灵动兼具的特征。四行题跋以里耶秦简笔意书写,松紧适度,错落有致,与篆书相映成趣。
孙 良(山东)
骆德章《邛崃赋》楷书三条屏中堂
180cm×93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能入展本次大展十分荣幸,邛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众多而且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创作作品我选择了骆德章先生的邛崃赋,切合了本次大展的主题,书体我则是已魏楷为主,中楷与小楷结合书写这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了解了一些邛崃的历史与知识,令人心驰神往。书写当中的不足之处还请指正,我将继续努力。
孙 清(上海)
《古人咏邛崃诗词数首》楷书单条
135cm×2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近几年来一直在潜心研习小楷的路上,楷书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既不能逾越楷法,又要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趣,何其难也。此次参展创作以古人咏邛崃诗词数首为内容,在创作上追求块面感,正文是1.4的线格、边款0. 6的线格,第一次大胆尝试用朱墨液书写,在传承古法经典的基础上力求墨色的变化。感谢先贤经典,感谢盛世今朝,让吾辈受益于国粹的滋养,并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延续文脉,再创辉煌。
孙大林(安徽)
《邛崃历代诗词选》楷书单条
134cm×33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忆八月征稿启事中要求文本内容特定,要求甚高,感觉是一次挑战性书赛。思虑再三,决定用擅长的小楷书体积极备稿,首选一张四尺对开墨韵味的微喷宣纸,上部呈标题,下部正文内容和落款分主次两块面,中间留出大量空白,整体上有呼应,形成犄角之势,精心打造,书写时尽量入古自然,行间气息相通。印章以简洁利落为上,做到整幅作品雅致,不失格调。
孙建廷(山东)
吴江川南第一桥联 《风月江山》行书对联
180cm×23cm×2
————
【释文】
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
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
【创作手记】
以清吴江的川南第一桥联为内容,选用仿古六尺屏以米笔意兼鲁公笔法创作,形式上不过多追究,在自然书写的同时,力求高古、典雅和朴拙。因此在字的大小、长扁、枯湿、平正、欹侧等方面下了点功夫,增加其对比性、灵动性和趣味性。
孙随飞(宁夏)
《古人咏邛崃诗词数首》行书单条
180cm×3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件入展作品,创作之前没有过多思考,以手头仅剩的纸进行创作。形式上采用了竖条拼接的方式,中间主体部分用深色,两边用白色蜡染。主体部分章法上主要取法圣教序,以清新雅淡为主,衬纸上三行小字紧密排列。主要采用反比例的表现形式。笔法字法方面,取法二王,又加了一些米芾的运笔方式,使整体不太单调。
汤大林(四川)
《古人咏邛崃诗数首》楷书二条屏
170cm×6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癸卯十一月二十六日深夜,书友微信祝贺,拙作有幸在“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入展,倍感荣幸。学书五载,主攻魏晋,《宣示表》《荐季直表》《黄庭经》用功颇多。这次参展书写内容为主办方提供的邛崃历代古诗词数首,选用四尺对开手卷式改造形式,卷首以汉·司马相如所作的《凤求凰》歌辞娓娓道来,书写自然古拙,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感谢主办方的辛劳付出,祝愿今日邛崃,无处不风景,凡景皆成水墨画卷。
王 川(四川)
《清熊维芳咏邛崃诗九首》楷书三条屏
178cm×72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需从传统经典中来,既要有古意、又要有新意,此次创作取法主要以造像记和墓志为主,并加强了书写性,使其在雄强中又不失活泼,即保留了碑刻的趣味多姿,又舍去了一些怪异之姿。当然此作品在诸多方面尚未成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 宏(安徽)
宁缃《文君井》草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买得文君酒,来寻司马琴。
碧烟曳篁径,金井坐桐阴。
曲沼莲花浅,夕阳芳草深。
此处堪赏处,还是竹成林。
【创作手记】
书者,散也!散其怀抱,达其性情。书法之妙,尽在其中,书法之乐,亦尽在其中。吾虽不能至,然定当心向往之,手摹追之也!
王建华(浙江)
汤显祖《相如诗》隶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凰下,琴心诈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中,不受世皆氛。
清晖缅难竞,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创作手记】
隶书是我几十年来钟爱的书体之一,这件作品的内容,字数吻合我的创作心意,书写前的笔、纸、墨适当作调整与平时有别,在汲取汉碑经典上,围绕法度、意韵和气象之有机整合,使书写风格努力走向古拙浑厚,内敛含蓄而又具灵动豪迈之气,同时在章法上注意和谐统一,兼顾书写性和节奏变化,落款以颜行体与正文形成对比,动静结合,丰富了作品的可看性,在线质和墨色上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王建阳(山东)
《邛崃诗词数首 》行书册页单条
173cm×4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拙作有幸参展“水墨崃山·书香政协”全国书法展。余近喜颜行,好其不计工拙,章法跌宕,一任自然。得征稿后,选仿古纸,从征稿附录中取历代咏邛崃诗词数首,以颜行笔意为之,幸得入展。
翁 艾(广东)
《邛崃诗词数首 》行书册页单条
180cm×7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作品以邛崃诗为创作文本,书法二王体系为主基调,笔法方切为主,圆笔结合,以宋人字法为体,融米芾之势、苏轼之紧、董其昌之细腻、欧阳询之峭颈、颜真卿之宽博等,章法大小粗细行草糅合,斗方组合形式,题跋数列,以加强视觉效果。
肖玉峰(江西)
《历代崃山诗词数首 》楷书四条屏
180cm×8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作品内容选用历代崃山诗词数首,形式采用6尺整张四条屏4cm界格,取法北魏皇家小墓志,风格追求清新、柔美、典雅,红星墨汁,线条墨色稍作变化,有幸入展“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
徐 盛(江苏)
《清熊维芳咏邛崃诗数首》楷书单条
180cm×6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这次作品参加“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本人用北魏墓志手法,书写古人咏邛崃诗词,稍加速书写,体现用笔灵动性和小字文气感,且略化碑刻之意于帖。作品用纸选用仿古色,两边加淡色拼接,表达较为雅致的感觉,亦在书写时候略蘸清水,浓与淡相结合,调节墨色变化,体现作品整体感觉。
徐俊奇(四川)
《唐诗三首》篆书条屏
180cm×4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件作品以小篆创作,书写歌咏邛崃的唐诗三首,参照吴昌硕笔意,寻求自然书写之道。章法上采用界格,寻求有序的变化。书以韵为贵,韵由静出,然笔不达意,自然而不失法度的古意和率真的风神是我当下努力追求的方向。
徐荣甫(江苏)
《清熊维芳咏邛崃诗九首》行书册页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余自幼喜书,虽书为小技,但穷其一生未必能成高格。本作书写内容为清代熊维芳诗,以米芾为主基调,书写时力求墨色厚重,有意使结字更加紧密,加大行距而求疏密对比。而今米字流行,想写得有特点不容易。之前一直写孙过庭《书谱》,又做不到极致的精细,本作较为稚嫩,还有诸多不足之处。
闫建新(山东)
《历代邛崃诗词数首》行书二条屏
180cm×4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本次入展作品内容为历代邛崃诗词数首,章法上选择两条屏拼接,纸张选用仿古色布纹纸,取法二王一路小行书,创作中力求墨色与节奏变化,追求纯粹古雅的意境。
杨 硕(河南)
吴筠《严君平》隶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汉皇举遗逸,多士咸已宁。
至德不可拔,严君独湛溟。
卜肆训流俗,指归畅玄经。
闭关动之象,何必游紫庭。
【创作手记】
我平时以大字汉隶用功最勤,以《张迁碑》为主,以《石门颂》、《肥致碑》为辅。我的作品选的是唐代吴筠的《严君平》诗,当时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很有感觉,就取了一张麻笺纸,一遍完成,有幸入展水墨崃山书法展。
杨传伟(山东)
《 历代邛崃诗词数首》行书二条屏
180cm×40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邛崃市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蜀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闻其征稿,潜心备好纸好墨。吾前几年习二王,后习王铎,近爱米芾,本次投稿以米为主,融入二王及王铎风格创作而成,两六尺条屏,仿古蜡染,拼接而成,墨色浓淡相宜,笔画粗细对比等,使其作品雅韵而生。
应开朗(四川)
《邛崃历代诗词》隶书二条屏
180cm×9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次创作作品,在作品形式上,我选用了两条屏的拼接,以求形式上的对称美;在内容上选用了邛崃历代诗词;在创作风格上,我以《礼器碑》为创作基调,融入《鲜于璜碑》《肥致碑》等其他碑刻,以求方劲刚毅之中又见雄浑之气;在笔墨语言上,我不作过多的墨色变化,徐徐挺进,用简率、轻松的笔意追求汉隶的“自由度”;于书写中体验大美邛崃,感受邛崃深厚的文化底蕴。
于建业(山东)
《邛崃历代诗词》楷书单条
180cm×6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我走的是碑帖结合的路子,以帖化碑,融碑于帖,以期实现刚柔相济,阴阳互生的艺术追求。主要凸显正大、雄浑气象。点画参以篆隶笔意,行笔节奏慢多于快,力求慢中求稳、求厚,慢而不滞,努力营追轻重、疾涩、浓淡、枯润、虚实的关系,我个人比较随性,这次入展的楷书作品乃一遍书就。从内心深处来说是极喜欢第一遍那种丰富的生发性和不可复制性。思维触点的清晰和敏感保证了书写时心理状态是愉悦的……
此作主要取法茂密一路之魏碑和造像记,并有意融入行草元素,以期达到雄强中不失活泼,跳跃中不流于轻佻的艺术效果。即在用笔上力求展现出厚重的笔力,结字上既大胆地保留碑刻文字的趣味性,又果断地舍去其怪异忸怩之姿。
张 立(陕西)
熊维芳 《书台桂影》楷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桂是先生手自栽,几枝秋影射书台。
香飘窗外随风舞,子曳阶前簸粟开。
半面描成云色補,全神现出月光来。
登临高处抬头望,招得翩翩白鹤回。
【创作手记】
此次水墨崃山书法主题展,在创作书写过程中,我的用笔明显比以前自信、铿锵有力。我不仅把魏碑当成一种书体,更觉得是一种状态,我以《石门铭》并掺李璧墓志为基本结构模式,用笔注重方圆兼备,加以摩崖的线条去表现作品的金石气和篆籀气,一气呵成。章法保持正大气象,也注重粗细、轻重、收放等节奏的表达。在全篇和谐的基础上适当放胆进行块面的带入,提色提味。
张吉运(陕西)
《古贤咏赞崃山诗词数首》册页单条
162cm×42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水墨崃山作品研习与创作手记:是作选录古贤咏赞崃山诗词数首,以二王为基调,融入宋人笔意,力追古人墨迹遗韵,奈何生性愚钝,不及万一!望诸方家不吝赐教!癸卯秋月吉运于窗下!
张瑞霖(福建)
《邛崃历代诗词》楷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次创作我的内容选取邛崃历代诗词,感受“文君故里”的临邛古城。创作形式选用楷书中堂湖蓝鎏金宣,通篇皆以魏碑为主基调,追求创作风格的统一和谐,寻求自然书写以达到魏碑的天真烂漫,并加入行书笔意以破刻板之气,注重表达的轻松感。
张向辉(北京)
《古贤咏邛崃诗十首》楷书中堂
174cm×5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内容取自古贤咏邛崃诗十首,纸张采用古雅淡粉洒金宣纸,字体取法魏碑,加入行书笔意,注重字间疏密变化,突出个人性情自然书写,力求挥洒自如,以达结构章法和谐统一。
赵柏清(湖北)
汤显祖 《相如诗》篆书中堂
180cm×97cm
————
【释文】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凰下,琴心诈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中,不受世皆氛。
清晖缅难竞,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创作手记】
篆书有异于其它书体,创作须在统一中求变化,作品非大开大合,需在章法、字法、笔法、墨法之细微处显神采,该作品书体为篆书,尺寸六尺整张,内容是《相如诗》【(明)汤显祖】。在章法上不作过度拼接和做色,力求书写自然,线条苍茫果敢,简洁干净。配上章草落款,相得益彰,呈现出自然、庄重、静穆之美。
赵培军(陕西)
《清熊维芳咏邛崃诗数首》行书四条屏
180cm×75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近三年来,我一直以临习颜真卿争座位帖为主。今年正值“水墨崃山·书香政协”举办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于是节录清代熊维芳描写邛崃诗数首进行创作。力争将颜真卿笔法和诗人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巧妙结合。作品结字以争座位帖为主,章法方面以仿古四条屏和白色宣纸进行简单拼接,努力营造独立统一的面貌。
周 涛(贵州)
骆德章《邛崃赋》行书单条
180cm×55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此次水墨崃山书法主题展,在选材方面我采用现代诗人骆德章邛崃赋,从整体的章法到局部的虚实我都做了一定的构思和设计;在章法上有一定的留白使其空灵;在取法方面我采用二王一路的行书加上小草结合,平淡中更有逸动,字与字、行与行的左右欹侧,避让均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落款处以小楷居于上方,一动一静对比强烈 ,整体协调统一。
苏轼《东坡集》言: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周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此论著对我学书有着指导作用。
祖秉发(内蒙古)
《清熊维芳诗数首》行书三条屏
180cm×48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见征稿启事后,按要求选录清熊维芳诗数首,用蜡染洒金六尺对开纸进行创作,在形式上设计三条屏,不至于通篇呆板,书体以行书创作,取法鲁公笔意,东坡形态,子贞圆润之韵味,力求用笔灵动,顾盼生妍,明快典雅之格调,虽柔生疏,尚存不精,但有幸忝列《水墨崃山,书香政协》全国书法双年展之中。
毕树凡(福建)
《树凡小玺选》
137cm×34cm
————
【释文】
1.三人行
2.渝来渝好
3.虚己而能容
4.君子无所争
5.梅须逊雪三分白
6.此心安处是吾乡
7.虚伫神素
8.终不似少年游
9.不安于得一之能
【创作手记】
很荣幸能与各位老师一同入展。本次篆刻创作内容大多选自古文,加之两方命题创作。印面大小在1—1.5cm,印风以三晋小玺为主,还加入了自己对于三晋小玺的一些理解。印面以小见大,追求古朴。
贾亚强(河南)
《贾亚强治印》
132cm×30cm
————
【释文】
1、志于道
2、成都陆京之玺
3、君子学必日新
4、相逢意气为君饮
5、水墨崃山
6、苍山如海
7、三人行
8、一溪风月共清明
9、兰泽多芳草
【创作手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想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篆刻艺术去表达。采用的是历史厚重古玺印章为代表。特别是命题“三人行”以“亚形框”作为设计思路去体现方寸之间中国篆刻的特殊之美,利用篆刻的大小对比参差错落和协和之美,厚重中透露着灵动,努力表达方寸空间的气象万千。
凌 贺(河南)
《凌贺制印留痕》
138cm×34cm
————
【释文】
1、治大国若烹小鲜
2、善阵者不战
3、水墨崃山
4、醉美邛崃
5、为万世开太平
6、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7、一片冰心在玉壶
8、学如弓弩
9、恕己及人
10、协和万邦
【创作手记】
此印屏以古玺印创作为主,首次见到命题“水墨崃山”,“崃山”二字皆有山字,脑海中便浮现出三晋小玺中的“重叠符号”,遂成此印。而“醉美邛崃”则化方为圆,醉字作上下结构布局,邛崃上下嵌合,方圆之间印证大道。
刘日凡(福建)
《日凡印痕》
138cm×33cm
————
【释文】
1、我生无田食破砚
2、野老念牧童
3、复归于婴儿
4、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下马饮君酒
6、相思似海深
7、醉美邛崃
8、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9、水墨崃山
10、归梦看池鱼
【创作手记】
我的篆刻风格以三晋小玺为主要印风。个人钟意古玺中天真烂漫、自由灵动的意趣,因此所作之印并非规整的小玺风格,而是融以自然烂漫的趣致和当代流行的“印风”。字法上多取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意在与古玺更加契合。章法上亦是对古玺自由烂漫的模仿,因字生形造势,以此来表现烂漫自然的风格。
庞学虎(甘肃)
《庞学虎古玺印痕》
136cm×34cm
————
【释文】
1、但知行好事
2、十朋如可问
3、随遇而安
4、立根原在破岩中
5、左邻右里
6、万里清风去不孤
7、海山苍苍
8、三人行
9、水墨崃山
10、善阵者不战
11、东堂坐见山
【创作手记】
“水墨崃山·书香政协”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在征稿发布我就收藏了,因为四川的展览我曾亲身经历过,那是在眉山。崃山,我并不熟悉,但看了征稿启示,有些心动。我略擅篆刻,此次展览主要以三晋古玺为主,命刻两方,我选了“水墨崃山”、“三人行”,印面都不大,“三人行”印面0.7*0.7大小,这组印中朱文多,白文少。
在前期查字准备合适的内容时,也犯难了,内容与字法的协调性是创作一方印的关键。设计印稿相对轻松一点,对空间的安排及虚实的计划外,侧重在线条的表现上及印面的精细上。在作品的呈现上,整个印屏聚散分格明显,印面集中在一起,和单一的题签形成了对比。这也是为视觉效果做的安排。
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还是激动的,写完信息就寄了。每次展览比赛都是调整自我认识与提高的台阶,认真对待、细心付出、心存敬畏,等待好的结果。
覃炜超(广西)
《探云草堂朱迹》
138cm×34cm
————
【释文】
1.水墨崃山。
2.足以极视听之娱。
3.醉美邛崃。
4.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远。
5.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6.客至汲泉烹茶 。
7.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8.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9.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0.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创作手记】
此次投展印屏是用近两年所作较为满意的八方作品跟两方命题创作制作而成,选的是满白文,元朱文以及铁线篆三种,风格上偏工稳一路,而印屏的设计上选择的是自己刻拓的宋体字题签,印蜕边款的粘贴力求均衡不突兀,保持素雅安静与印章风格和协统一。
陶智贤(黑龙江)
《陶智贤印痕》
138cm×34cm
————
【释文】
1、陶智贤印痕
2、三人行
3、不如守中
4、乐此不疲
5、君子不以冥冥堕行
6、水墨崃山
7、千金买马骨
8、腹有诗书气自华
9、世人何事得相关
10、乘车发弩
11、自爱名山入剡中
12、见青烟白道而思行
13、笑问客从何处来
【创作手记】
这次印屏在印的风格上依然以秦系为主,白文和朱文皆有,没有更多的装饰,整个印屏以素净为主,但无论如何丰富印屏,最终都要回归于印本身,回归于文的表达和史的思考。
田 鹏(河南)
《田鹏刻鸟虫篆印痕》
138cm×34cm
————
【释文】
1、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2、水墨崃山
3、醉美邛崃
4、美其食
5、高下不相慕
6、精神内守
7、清心为治本
8、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9、烛物而不矜其明
【创作手记】
“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
丙申余于蜀地,早已慕闻临邛古城,未能幸临,初秋听有水墨邛崃书画展,遂以汉鸟虫篆刻石,两月余后见有幸入展,实属有缘。
吴 昊(福建)
《释怀斋吴昊治印》
136cm×34cm
————
【释文】
1、无言独上西楼
2、渝崃愈好
3、庸人自扰
4、醉美邛崃
5、心生欢喜
6、行好事
7、狂猎
8、道常无为
9、欣于可遇
10、吾道不孤
11、龙天地于形内
12、人生得意须尽欢
【创作手记】
这次投展以小古玺加几方汉印,因为都是小写意的,故也不违和,不刻意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清雅为主基调,力求靠近古人
武成才(河南)
《武成才治印留痕》
136cm×34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吾以汉玉印作为主要印风,最喜其端庄雅正,温婉而高洁,有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之气质,又可与先贤无时空的交流。印屏创作上尝试使用极大极小的印面对比来营造动感,秦汉玉印共存的形式增加趣味。添有经典的汉玉印形式,绝美12笔法来体现玉印经典之美。大印面的玉印做横纵上的三重呼应,配以新莽嘉量风的朱文边款。也有对玉印朱文的尝试性创造,仿玉印封泥所做。也搭配有横纵对比的章法和边款朱白相间的形式。又有秦玉印恣肆姿态调节整体,做错落方圆以及对角呼应增加可读性。玉印虽小,然方寸间存万千气象,愚路甚远。
向世玉(四川)
《放怀堂向世玉朱迹》
136cm×34cm
————
【释文】
(略)
【创作手记】
平日创作多以古玺为主,本次投稿作品多为闲暇时所刻,加之两方命题内容而成,印屏制作上以素雅为主,配上几行小字篆书作为点缀以此成稿作为对平日创作的检验,亦见笑与方家。
尹世访(河南)
《访墨斋印存》
136cm×34cm
————
【释文】
1.渝崃愈好
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3.我心随白云舒卷无始终
4.水墨崃山
5.雪里摹成玉箸工
6.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7.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8.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9.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10.篆桃刻印神图术采药和丹宝笈功
11.以山水风月诗赋书画乐其志
【创作手记】
本次篆刻创作选择工稳印风,根植传统,不夸张变形,不支离破碎,试图表达印章完整、本真的一面。
张利春(甘肃)
《语堂印痕》
136cm×34cm
————
【释文】
1、醉美邛崃
2、渝崃愈好
3、长安城中秋夜长
4、直道相思了无益
5、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6、画以适吾意
7、鸿雁在云鱼在水
8、愁望玉关芳草路
9、画船听雨
10、复得反自然
【创作手记】
“水墨无边春色夜,崃山紫气东来云”,临邛古城,千古重镇,慕名良久。时癸卯之金秋,察有此展,遂操刀镌石,拟三晋之古法,刻金石为印章,边款以甲骨、汉篆之文法,签文以战国古文之形意,成屏以书册之形式,备之此展。成时,觉清新简雅,或可作一观。今日有幸与诸君同列,甚感荣幸!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临邛古城,自古英才辈出,敬请诸君览之亦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