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推出了一项新门诊,令家长们感到惊讶,预约迅速满员。这个门诊的名称十分打动人心: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
医疗与教育,这两大影响人类身心的领域,竟以这样的形式联系在一起,而这个联系的核心在于未明言但人人心知肚明的“病”字。
在医院的介绍中,“病”字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学习障碍”这一模糊的说法。这种模糊不免引发联想:“障碍”是否暗示着一种疾病或缺陷?就像“视力障碍”一样。
因此,家长们在群聊中调侃:难道数学差是生理问题?那治疗方法是补课还是吃药?
作为亲子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者,我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虽然理解医院的初衷,但这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可能不容小觑。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1
其实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解决方案。
不可否认,“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的标签确实触动了许多家长。在门诊详情中,医院列出了数理化学习的具体“难点”,以帮助家长自我评估是否需要带孩子就诊。
然而,院方似乎将学习困难归因于“空间感知与想象能力”的不足,认为这类孩子因大脑顶叶区域活动较少而难以理解相关知识。
归因于大脑发育的问题是否太过武断?即使真的如此,这种“缺陷”真的需要治疗吗?
根据中医理论,“症”与“病”应分开看待,前者是现象而非必需干预的状态。比如初期的咳嗽与发烧是身体自我保护的反应,不应急于抑制。只有确认为“病”时,才需治疗。
因此,“空间感知能力缺乏”最多只是“症”,与作为“病”的“空间感知障碍”截然不同。
“空间感知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对大小比例和空间结构的感知失调;而“空间感知能力缺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例如驾驶时难以判断车身与路缘的距离,这仅仅是个体能力多样性的表现。
我们从未见过路盲去看医生,也不见开车不佳的人认为自己生病,大家只是接受自己的“不擅长”。
医院设立这样的门诊,显然是察觉到市场上有大量的需求,那么这种需求又是如何产生的?
2
“污名化”的症状可能会引发家长的错误的
在中国,许多家长持有一种观念:任何影响学习的行为都需纠正,甚至视为毛病。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孩子不应看闲书、玩游戏,副科课程也被忽视,非升学相关的兴趣更是可有可无。
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但过于极端,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优势与特点被“污名化”,从而承受心理负担。
比如,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本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冲动,但因与学习不符,在家长与老师眼中变成了“恶性症状”。
不少著名学校甚至要求家长带孩子检查多动症,仅因为孩子在课堂上表现不佳。
无论是否患有ADHD,这样被贴上“生病”标签的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习成绩至上的环境中,这些问题常常被忽视。
前不久,复旦大学的严锋教授在演讲中坦承自己的儿子有“自闭症”,虽然他无法正常交往,但在历史和地理领域却极具天赋,最终他学会了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
而那些希望孩子就诊“学习困难门诊”的家长,又能否如他般理解孩子?
空间感知能力不足的人确实较难想象长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形状,但在许多家长眼里,这却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能力与数学相关。否则,为什么没见医院设立“创造力提升门诊”或“共情力强化门诊”?
创造力与共情力在未来社会中,或许比空间感知力更为重要。
当然,家长带孩子寻求专业帮助,了解锻炼空间感知力的方法无可厚非。但孩子和同学可能难以理解这一点,这可能导致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交障碍,是否得不偿失?
3
家长应保持理性,接纳之后扬长避短
教育的本质目标并非是超越他人的智商,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与韧性。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与家长的陪伴是一种双向的修行,目标是帮助孩子接纳短处,发掘长处,追求独特的人生。
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支持孩子根据天性与天赋成长,才是自然的教育之道。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但应追求的是个性化的“优秀”,而非标准化的平庸。人类文明的延续正是基于差异化与独特性。
在任何时代,全能的天才型选手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的目标是挖掘自身优势,正视并接纳自己的不足。
一句话,别与自己过不去,这是幸福的基础。
最后,看看几位医师的背景,他们专长于“青少年情绪障碍干预”、“家长心理健康指导”和“共情式养育指导”等。
或许,他们真正想要解决的并非“学习障碍”,而是情绪、心态与沟通问题。
门诊名称中特别强调“数学”,或许是为了借助数学的痛点,整合心理学知识,给予家长治疗的希望与对孩子努力的理解。
毕竟,现代医学的宗旨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给予安慰。
若真如此,那也算是大家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