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配要闻|我院召开智能影像艺术、智能视听创作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文摘   2025-01-01 21:59   北京  


近日,我院召开了智能影像艺术专业(本科)、智能视听创作专业(专硕)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邀请校外和校内资深专家,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设施展开了建设性研讨。

出席研讨会的校外专家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叶风,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萌,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薄一航,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焦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高峰,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发展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华,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发展委员会执行秘书莫鸿鹏,MANA 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谢赞。出席研讨会的校内领导与专家包括: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晶晶、戏剧影视学院学科办主任徐迟、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副主任邢北冽、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副教授车琳、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副教授图拉、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专任教师陶靖昊、戏剧影视学院师资博士后陈凯。校内外专家围绕智能影像艺术以及智能视听创作的培养方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代表学院对到场的校内外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并表示高度重视在智能影像艺术等新兴领域推动培养方案改革与教师转型,尤其关注青年教师如何引领专业发展。她还提出聚焦实践创新,整合资源进行教学探索,助力学科与教师共同成长,紧跟行业前沿,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由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主持,他介绍了智能影像艺术专业发展的背景和历史沿革,强调了学院专业建设方面从虚拟影像制作专业方向向智能影像艺术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性意义。随后,图拉副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引入,具体从专业目标、课程设计以及实践毕业等角度分别介绍了智能影像艺术专业(本科)和智能视听创作专业(专硕)的培养方案。


副院长孙斌介绍学科建设背景


图拉副教授介绍本硕专业的培养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叶风教授首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降低了影像行业的技术门槛,故而教育需要突出专业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审美观念。同时,他强调智能影像带来创新形态与产业链变化,课程体系也应跨学科、动态调整,注重探索创新和实验性,推动影像创作与技术融合,兼顾专业性与普适性。



随后,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李萌副教授从该校培养方案调整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几点思考。她指出在AI时代,专业需兼顾技术与创意,数学和程序设计等课程应适量且衔接清晰,平衡难度与应用性。同时,她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并建议研究生课程选修分类,确保学生培养方向清晰,兼顾理论与实践。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薄一航副教授强调艺术生编程教育需贴近艺术创作逻辑,推荐分步引入Processing、Python等课程,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课程应作为科普性基础内容,帮助学生理解AI底层逻辑。课程名称需避免过于局限,建议更具前瞻性和概括性,以适应未来技术与创作发展的需求。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焦阳结合清华美院相关教育经验,对现有专业课程地图各板块如高数、人工智能等课程设置提出具体意见,并针对戏剧影视学院本科、硕士培养方案给出相关建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高峰也从自身院校目前学科建设情况出发,提及计算机艺术实验室在探索技术与艺术交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强调艺术教育要注重创作方法论与宏观视角,以适应AI时代人才需求。



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发展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华指出,AI人才培养需有系统性规划与前瞻性设计,建议开设AI概论、创新思维等课程,强调职业素养与人机协同能力。同时呼吁行业与教育协同,推动AI与数字媒体教育发展。



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发展委员会执行秘书莫鸿鹏认为AI融入专业教育需强化数学与编程训练,并通过素质课程引导学生理解AI的重要性,培养未来影视创作的技术分水岭能力。



MANA 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谢赞强调要促进学生的认知提升,通过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系统化思维来构建全面能力。同时,他倡导兴趣导向与实践结合,提前进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适应动态、前沿技术的能力。此外,他还提及人机结合将成为学习和评判的新常态,应积极尝试与运用。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晶晶认为,培养艺术类人才时要兼顾核心的思辨、审美能力与可解决的人机协同两部分,建议将AI更好融入学科,与艺术学科深度融合,形成“AI for Art”的理念。同时,她还提议高校与企业应在合作中反向参与AI项目助力学科发展。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专家们从不同视角为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与前瞻性思路。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智能影像艺术专业与智能视听创作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戏剧影视学院在智能影像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期望未来学院能为行业培养出更多引领时代潮流的智能影像创作人才,推动我国智能影像产业的蓬勃发展。


通讯员:阿迪斯、马士博

摄影:马善睿

请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戏影团学汇”公众号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视频号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官方网站:tft.cuc.edu.cn

主编 / 梁若菡  责编 / 马令怡

 校对 / 陈美全  审阅 / 郑雪如 

编辑 / 张文博

2025年1月1日

立“码”见“影”师生服务码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传递西配声音 汇聚戏影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