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学生获奖作品展
千年长卷,纷华不染
高二(6)班 付紫煊
(指导教师:毛玉琴)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题记
回顾历史长卷,历久弥新,浓墨重彩;回眸历史长河,灿烂辉煌,璀璨耀眼,诗词是最璀璨瑰丽的一颗“东方明珠”。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金戈铁马,凌云壮志蕴藏在诗词中,千年吟诵,千古流芳。
诗词之美,在乎和谐的韵律之美。错落有致的平仄音、整齐清晰的对偶句、朗朗上口的韵脚将诗词的韵律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穿过时空的隧道,我们可以听到李商隐在吟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柔情的诗句的深情缠绵,对时间流逝的怀念追悔,无不在韵律中娓娓道来。在宋代的余韵中,似水柔情飘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吟唱极致的展现了何如凄美,柔情与清冷并存,让读者仿佛感同身受了她那入骨的哀愁。我们还可以听到“仙人”李白在把酒吟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古成丘。”音节流转明快,凤字重复但却不觉冗杂,尽显李白对江山依旧,但却物去人非的惆怅哀思。还有陆游早年的豪情壮志、气壮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苏轼的豪情穿越了千古,余音绕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年少轻狂在韵脚和平仄音中踔厉风发。韵律所赋予诗歌的韵律之美是直击人心的,因此,诗词之美,在乎韵律之美。
诗词之美,在乎深远的意境。诗词中的寥寥数字,就可以描绘出一幅宏大的画卷。在诗词的天幕中,流动着的意境充斥着数不胜数的名作。从天幕中摘取一颗耀眼明珠,我们看到了《春江花月夜》的图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澄澈的春江、绚烂的春花、高挂夜空的明月和遍布绵绵思念的夜晚,汹涌的波涛诉说着作者心底翻腾奔涌的情感,缕缕空灵的月光照进了作者的心间,也照进了其所念之人的心间。对人生的思考和豁达融进了月升月落。而这首诗却仅仅用了不过百字,就极致描摹出了这一幅蕴藏了悠长深情的画卷。我们还能看到“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谈,无计花间住。”中微醺的诗人,碧波荡漾的湖,幽深的花径,营造出了如梦似幻的仙境。视线追溯到边塞,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气势磅礴的边塞日落中,尽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浑壮阔,又别具一番愁情,在日落余晖中浮现出了王维的“情”。夜幕下的小河缓缓流动,“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犹如萤火虫般的渔灯,绸缪的微风吹动着湖面泛起涟漪,光影映在水面如细碎星光,仿佛让读者成为了小舟上的旅客与作者同行,共赏这意境的绝美。意境赋予了诗歌令人或心旷神怡或深感震撼的美感,因此,诗词之美,亦在乎意境之美。
诗词之美,在乎丰富的情丝。翻阅诗词历史的长卷,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吐露了作者的缠绵情意,我们还能看到那句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感受诗人汹涌翻腾、悠长深远的满腹愁恨,寥寥数字,就将诗人的情感完美表露,凝练的语言中蕴藏着的是来自诗人的千言万语,却只用一个设问句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柔情的角标下找到那一句“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展现了词人秦观在“三十而立”的年纪却功不成名不就,对曾经与佳人缠绵悱恻的时光怀念至深的含蓄情感,温情脉脉,同时也隐喻着这样的时光已然流逝。在长卷中浏览着豪放派的诗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狂言壮语表达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颇有“一声狂笑,半个盛唐”的风范,浓烈的情感扑面而来,仿佛人生得意,踌躇满志的李白就在眼前。诗词中的情丝可以传神,将诗人的丰富情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给读者留下余音绕梁。由此观之,诗词之美,在乎情丝。
诗词的历史长卷延续了三千年,在诗词的千百个四季更迭中,亘古不变的月见证了诗词文化的缱绻春风吹来了中国古香古韵的神州大地,无数诗人泉涌般的灵感创作出无数首千古名篇。花开花落,梦始梦终,中国的诗词在不断蓬勃发展,品味诗词文化是永恒的主题。诗词如明月,纵然众星列宿,却难掩荧荧月华;诗词如阳光,似一抹轻纱掠过天际,将大地洒满金光;诗词如永不落的夕阳,浸红了半边天空,让世界都笼罩在夕阳热烈的余晖下。诗词,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瑰宝,华夏之美,便是诗词之美。
在多如繁星的诗词中,声韵、意境、情丝是缺一不可的元素,是它们使寥寥数字的诗词内容却如宇宙般浩瀚,在纷扰繁杂的红尘中,创造了独属于自己的镜花水月。这,就是诗词之美!
作者简介:
付紫煊,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高二(6)班的学生,爱好是写短文和唱歌,不服输是我一直以来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十分荣幸能在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感谢毛老师的悉心指导!
乘诗词以观古
高一(1)班 杨淑乔
(指导教师:陈芝航)
风掀起了历史长河上粼粼的波浪,那滴明亮的水珠停在空中,透过太阳照进了我的眼底,我因而与你邂逅,诗词。你的存在恰如纽带,我终得以窥见千百年前文人风骨的一隅。
原记小时,我本不懂诗。咿咿呀呀地跟着老师背,只觉得这五言七语朗朗上口,经老师教导才知那是“声韵”,声韵是古诗古词所具有的独特美,是诗人情感之载体。好比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声韵之绵长道出了诗人对家乡深切之思念。
幼时的我听到后,在读这首诗时便刻意将尾韵拉的长又长,诗词,在此刻化为了铺通古今的砖瓦,将今人笨拙的心灵同千年前那位忧愁的太白相通。
稍长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意象与意境,此时再回望这些诗词,我好像又懂了许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不只是诗人之梦,如今透过这场梦,我又映出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与满腔悲愤,看到了南宋文人对收复失地之渴望与偏安现实之无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李白托明月作信使,将自己的忧念寄托给左迁之友人。“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以花与剑之少年侠气道出了贯休愿追随明君以建功立业的壮志。若诗词是联通古今的纽带,那诗中意象便是纽带中的丝缕,如今的我们虽不以诗词抒情,但也能在交流时以一两个事物作比,这又何尝不是诗词文化的传承?
而现如今,我始终认为古人眼中的世界与我们是不尽相同的。秋,是我们眼中愁与分别的象征,总想着枫叶红时多离别。而刘禹锡却挥笔作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虽然当时他正逢贬谪,亦在离别之际,却不在秋日述愁,而是打破了前人一以贯之的刻板,以自己的热情歌颂了秋天的美好,彰显了充足的自信。与此相同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是杜甫对于自然秋景直接的赞美与喜爱。可见,秋并不是暗沉的,在一些诗人的眼中,秋亦是明亮的,昂扬的,是不同于大部分的另一番景象。诗词,在此时又做了那位引导人,将今人与古人的思想交织于一处。
亘古通今,诗词已是处处可见,渗进了每个人的生活,失意之时,便想到李白那句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像是以古人之力壮我现今之气馁一般,我们能从诗词中汲取力量。在登阁时,不再是一味单薄的感叹,而是想到王勃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穿越了历史长河的界限,立于他身侧同赏这壮丽美景,我们通过诗词,触碰到了古人见美景时有力的心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王维的相思情长,透过诗词,我们又可与前人一叙相思苦。
我寻诗词之风骨,诗词亦寻我之本心。两相交织,便成了另一番壮阔。
作者简介:
杨淑乔,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高一(1)班的学生。
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学习端正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并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上,是一名优秀的名共青团员,为人真诚,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我的兴趣广泛,爱好音乐,阅读等。
品诗之韵,扬诗之魂
高一(2)班 吴敏君
(指导老师:武靖嫔)
平川沃野展于一纸墨色,轻风高谊寓于字里行间,诗中蒹葭,词中佛刹,能流芳百世,独秀一枝,唯有诗与词。
诗词是认识美的最优质语言。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绮丽景象,惊叹感叹的话语就堵在了口中,有感而不能发,最终几句 “哇”“yyds”“我的天哪”成了最后的倔强。亦或是每每想表达深切情感时,在聊天框上输上直白精练的 “我想你”“我爱你”,在网上搜寻文案发了仅你可见的朋友圈。相形之下,诗词却用其古朴浓缩的言语将天地、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飞曝之景尽显,一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草原之画铺展,唐旧虎以“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抒发日暮思念之绵长,辛弃疾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道出志士不遇之悲苦。诗词中,一字一句将万千山水绘遍,一行一章将情谊思绪抒尽。
诗词也是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方式。诗词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吟风弄月的奢侈艺术,更是人人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途径。通过诗词可以了解朝代更迭,奇闻异事,可以知晓天文地理,人文风俗。
“忆昔开元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可以看到盛唐的繁荣昌盛,读“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以体会古人的春节风俗,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可以知道成都的地理交通,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以了解对赤壁之战的思考。诗词以一种优美易懂的形式,一种亲切自然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渊远流长,博大精深。
但如今大多数的人们快速点击鼠标浏览着浅显庸俗的文字,少有人去浅唱细吟那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瑰宝,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必须予以诗词更深的重视及新的发展。
近年来,媒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为诗词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例如《中国诗词大会》,以比赛形式促进了诗词发展,促进诗词教育。当雷海为和武亦姝夺冠时,我们发出了 “有文化”的感叹,惊叹的不仅仅是上千首诗词量的积累,更是那份“闲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定,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魔力,这越发启示我们要继续推进诗词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发出 “有文化”的感叹,让每个人成为诗词中人。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形容的是李白,而这出自今年爆火电影《长安三万里》。电影将历史情景化。以优美的画风、优质的内容将诗词展现出来, 向人们展现了诗词的魅力。当李白被释,乘着木筏高喊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饱含喜悦的诗时,我们看见了一位 “将进酒,杯莫停”,有着 “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的“谪仙人”,无数人为之动容。电影扬文化,诗词传温情,诗词创造性发展为当今的我们提供了更多生活的感动和热情。
诗词以它最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广褒无垠、精彩纷呈的世界,而时光逾千年,往日的华章也已成残卷。要将诗词继续发扬,我们应踏入这世界,追寻皓洁的明月,以新词吟唱今朝。
“我本尘中一客,为文字便应踏青云,惊尘寰,不惧风雨,来邀东风”。
作者简介:
吴敏君,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高一(2)班的学生,在班级内担任文艺委员。
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喜欢音乐,舞蹈,热爱社交,阅读,偶尔做做手工。曾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十分荣幸能在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感谢武老师的悉心指导!
乐游板山
高一(6)班 高楚童
(指导老师:武靖嫔)
最近在家待着总觉得身体困。
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偶尔飞走几片云,我突然萌生出徒步漫游的念头。打开手机看着地图,放大缩小,嘿!板山?
板山,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东部,是武乡县的最高处。顾名思义,这是一座山体笔直的山,他斜斜地嵌在土地上,一眼望去使人胆战心惊,犹豫迟疑。但板山又只是静静的伫立在那里,无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总是像几块木板一样沉默不语,颇有高人风范。
就在今天,我来到了这里,并准备徒步挑战这座奇险秀丽的山峰。
虽然才刚立秋不久,但板山上却已经是层林尽染,火红的枫叶簇拥在一起,染红了山道,染红了溪流,染红了半片天空。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背着装满食物的书包,手中的相机也不停的按下快门,记录着身边美不胜收的景色。没过多久,太阳就高悬于我头顶之上,明媚的阳光好似一支支穿透身体的羽箭,我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决定躲在树荫下休憩片刻。地上有一层厚厚的落叶,我坐在上面,听着身旁的淙淙泉水的叮咚声,吃着随身携带的食物,难得的宁静下来。那一刻,我与脑海中隐居田园的文人墨客产生了共鸣,每天看的是云雾缭绕,苍翠欲滴;听的是溪水潺潺,鸟语虫鸣。体悟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安贫乐道;享受吴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四时之景;感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这山水之乐怎能不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走在板山的山道上,体会最明显的就是岁月在山体上刻下的一道道痕迹。庞大的山体仿佛是由一片片的层积岩堆叠而成,叫人不禁想要去让探寻它的历史。我手中攥着一把或是从地上捡的,或是从旁枝上折的小树枝,追循着父辈们的传统,遇见有裂隙的岩石便会插几根进去,希望岩石不要倒塌,也祈愿家人平安健康。一路上我挑挑拣拣,选了几片完整的火红枫叶,来之前我便听说板山的红叶闻名太行山脉的十里八乡,采一片板山枫叶,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故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之感。默默给几片红叶定下归属,我也逐渐提高自己的行进速度,希望能在观景台一睹落日晚霞的风采。
途中在我小口饮水时,余光突然发现有一只小动物一闪而过,我迅速掏出相机,小心翼翼的按下快门,并思考着它的种类。它看起来像是一只松鼠,我缓慢的离远了一些,仔细观察起来。“松鼠”似乎并不害怕我,只是从树上一蹦一跳地下来喝水,我趁机抓拍几张后在心中向它告别,又一次踏上了山间小径。一段时间后,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观景台,倚靠在围栏上,粗犷而清新的山风迎面而来,带走了几分劳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连绵不断的太行山。飘渺的云层中央被太阳烫出了一个洞,万丈光芒从那里倾泻而下,仿佛是一道巨大的光瀑。晚霞从那之中或深或浅的分散开来,火烧云的色彩与板山枫林的色彩相得益彰,天地同辉。我凝望着天地间最美的绝色,心灵上的震撼远远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那一瞬间,我几乎将要落泪。我感受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一种鬼斧神工的天成,一种身而为人的喜悦与渺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美景很快便随之而逝,一股股怅然之情笼罩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天之大,山之高。有诸多美景是我写不完也收不尽的,于我而言,惆怅新旧如梦,应与山水共清欢。
作者简介:
高楚童,平常比较喜欢外出旅游,阅读文学作品,并实践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diy手工艺品,喜欢尝试一些新的事物。曾在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在中央音乐学院主持的钢琴等级评判中获得八级证书。
品诗之韵 颂词之情
高二(6)班 宋文隽
(指导教师:毛玉琴)
驰隙流年,恍如骤雨星霜换。诗书一展如花开,那浩荡千年的古香沁透人间。诗词如烈酒,醉人心头,沉醉悠悠。它是木匣里深窥的宝藏,是用文字拼凑的残髓时代,是孤寂时的渔火,是桀骜时的剑。我探索,我起舞,我沉溺。
诗香悠然浩荡,是缱绻的花香,是温润的春天,情诗婉转而来“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春日,字句里透出情丝,春天有枯荣的草木青松,阵阵花香,婉转不息,道是无情处处情。我吟一曲“夜月一帘幽梦”歌“春风十里柔情”,我颂“料峭春风吹酒醒”唤醒酒意,回望走过的风雨萧瑟依旧,斜照暖阳相迎。恍然间,我窥见了苏轼料峭春风中的一蓑烟雨,江州上,乌篷船,穿梭烟雨,漫渡枝头,凄风料峭破了阑楼。仕途坎坷让诗词歌赋更像是苏轼发泄口,在那个言词稍有偏差便身获重罪的年代,唯诗能言志,唯诗能言情。苏轼笔下,我只见荒野生花,悲朽藏月。不见空谷寂寂,弥留稻麦青青。初识是因他那句离别时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因沉陷于苏东坡诗词的优美,感叹他那传唱千古的柔情。人生如梦,我亦是行人。于诗词里穿梭千年,遇一知己,高山流水,情意绵长。
诗香涛澜汹涌,是解忧的杜康,是九州一色的月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看见青莲剑客仰天大笑,酒酣胸胆里尽是桀骜,与明月相邀敬一醉方休。他如沉积千年的烈酒,“绣口一吐醉了半个盛唐”。李白是整个唐朝不败的月亮,沉吟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仿佛看见一叶残破扁舟漂泊过万揽群山,只词藻间骤停了骇人烈风。他用诗词拼凑的了,恍若明珠的那个盛唐,瞌眼间一帧帧便刻画在眼前,欺他“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可叹那“朝如青丝暮成雪。”可望着绸缪月光他也曾高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曾尝试与自己和解,将进酒,感叹杯酒别负了世间明月。我捞起他的月亮,试图看清那剑花里的狂傲,酒中构造的飘逸仙境,足以让世人为之狂热的豪情,只此一眼,终生难忘。谁能踏入他的人间?唯有这诗词歌赋托起皓月,落笔风雨惊起波澜。
诗香艰深晦涩,是温澜潮生的细雨,是杜甫笔下“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的漫漫情愫。多次考举失意,仿佛他的一生注定坎坷崎岖。独登泰山,鲜衣怒马少年时,依旧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被贬之时,眼前提笔是寂寞,是踌躇,是老妪的叹息,是青年人的彷徨。可是大唐早已不是年少时的盛况,人到中年,只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纸醉金迷的晚唐,跌碎在了杜甫的笔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历史从不是一人的兴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何处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用尽了一生来思考。人生数载,恍若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掩卷沉思,诗句间是他胸驱之下仍燃的烈火,是他为这人间所唱的挽歌。
多少情愫寄于一笔之下,于诗词的墨色中勾勒出整个时代。诗词是荒凉岁月下的一点微光,是落魄时的寂慰,在韵脚中读透千古风华,我与诗词相遇,如伯牙鼓琴觅子期,缠绵悠长。
作者介绍:
宋文隽,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高二(6)班的学生,平时喜欢读书,热爱写作,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女生。很荣幸能在此次作文大赛中获奖,谢谢老师的指导。
诗歌是时代美的体现
高一(4)班 梁语轩
(指导教师:卜令常)
诗歌被誉为“语言之美的精华”,它是每一个历史时代对于美的表达,亦直接反映着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特点。
诗歌的美体现在许多方面。
诗歌具有音韵美。押韵是诗歌音韵美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表现为诗歌字音中韵母都分的重复。诗歌中的韵母按照一定规律在一定位置上重复出现,形成的韵脚产生节奏感,让读者读起来时朗朗上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形象地体现了押韵这一特点,在表达诗人浓浓思乡之愁的基础上,押平声阳韵,使诗歌极具节奏感与音韵美。诗歌的音韵美也体现在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上。反复在诗歌中常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在增强语气的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语言美。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爱上层楼”与“欲说还休”两句词的反复,形象的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悲楚。诗歌的音韵美让诗中的每个词都独具深意与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诗歌具有意境美。在“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通过对于色彩的描绘、奇特的想象,向读者呈现了神秘瑰丽的梦中仙境,让读者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更加丰富了仙境的奇幻色彩,让读者向往。作者借仙境壮美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黑暗腐败的时代特征。在诗歌美丽的意境中,我们看见了历史的壮丽,也感受到了诗人写作的浪漫魅力。同时代的佳作之中,安史之乱后期,杜甫的《登高》也通过渲染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晚秋萧瑟的图景,营造出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诗人以个人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映照了国家艰难命运的缩影,极写个人悲楚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担忧与愁绪。诗歌的意境美让全诗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歌具有情感美、内容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把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融合在一起。全诗多次引用典故,内容丰富。诗人借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惆怅。全词豪壮悲凉,体现了诗人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辉。词中用典贴切,契合主题,诗人通过形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了诗歌内容的丰富。诗人内心是悲苦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不愿屈服于命运的豪迈情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诗意沉淀。诗歌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诗歌是美丽的,彰显时代风采;诗歌是动人的,传递爱与关怀;诗歌是雅致的,体现自然风光。以诗筑梦,共缅繁华。
作者简介:
梁语轩,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高一(4)班的学生。性格乐观开朗,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课余时间喜爱阅读,这也为此次获奖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素养,今后还会再接再励,再创佳绩!
悟于山水(二等奖作品)
高一(3)班 杨嘉乐
(指导老师:尹红源)
人生如梦,山水如诗,眼中有景,景中显情。犹记曾游奥妙山水 ,现如今再度回首,仍能感悟于此。
曾初入此地,内心深处便种下一颗种子。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画卷之中。我沿着小路前行,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聆听着大自然的心跳,鸟语花香,每一步都充满沁人的芬芳。山峦叠嶂,峰回路转,每一处风景都过目难忘,令人流连忘返。不信你看那清新翠绿的小草儿,鲜艳的牡丹花与它相比,都会黯然失色呢 !而那些清澈的溪流,如同少女的眼泪,慢慢又漫漫地流淌着,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曾经。
好客的人们令人印象深刻,红润的脸庞洋溢着热情,令内心深处的种子,生出人与人之间和平的芽。我住进一户热闹的农家,主人教我当地的习俗,孩童们聆听我口中的城市,不由植下向往的根。他们为我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人烟稀少的山林,却有着浓浓烟火气。那鲜美的野菜、香甜的苞米,虽朴实无华,却深含赤诚。黄发垂髫的欢乐声如同氤氲般,弥漫在村庄上空 ,与鸟语共谱和谐乐章。这儿已是时间遗忘的乐园。这大自然的恩赐令我学会了放下世俗纷扰,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山林间,为这片静谧的世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站在山顶,仰望星空,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我们都是过客,但我们的存在却为这个世界增添了色彩。此刻,我站在山水之间,感悟着生命的真谛。生活就像这山水,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波涛汹涌。我们不能选择生活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学会欣赏山水之美,感悟生命之韵,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
旅途如种子生长般,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崎岖山路让我步履维艰,恶劣天气让人避于可无避。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是因此,才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令内心的种子,长出勇气的叶。
旅途点滴的生活 ,让我悟出山水之美不仅存在于山水之间,更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善良、真诚和包容教会我珍惜眼前景,教我关爱他人,拥抱生活,让种子结出了爱的果!悟于山水也同样令人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而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和谐。我们应当与山水结交,感恩自然,关爱他人,去拥抱生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山,依旧那般巍峨;水,仍然那样清澈,但人与之间的爱,已使我内心,硕果累累!
作者简介:
杨嘉乐,人大附中三亚学校高一(3)班的学生。平时喜爱阅读,有着丰富的文学素养。
我于风中悟人生
高二(1)班 任秀良
(指导教师:韩克勤)
人群太吵了,所以我想去聆听旷野的风,安静且舒适,孤独又自由。
——题记
世事碌碌,人生短暂,人们常说向往着诗和远方,却总是被无穷的事事扯着脱不开身,迈不开腿.最后只能叹口气说:“有时间再去吧。”我们向往山间清爽的风,追寻平野温暖的光,渴望云彩温暖的怀抱,渴望李太白的潇洒,苏东坡的豁达,到头来却只剩一个在名为“生活”的风雨中踽踽独行的背影。
从小到大我最爱的是风,时而温暖,时而寒冷,风没有形状,没有束缚,于是它成了最自由的象征。它到过阿尔卑斯的雪峰,裹挟着一朵朵雪花飘向远方;它轻抚过金黄的麦田,使他们摇曳着自己硕硕的成果。风从西北流浪到东南,见惯了无疆戈壁的它眷恋起了江南的水乡,这风便温柔下来,与小镇闲适的生活融为一体。我始终认为像风一样的生活,才是我最终的归宿。
我想到了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鲲一生都在水中,而那片自由的天空,指引着他一跃而起。因为它注定属于天空,而它巨大的翅膀,冲破引力的枷锁,永不属于牢笼。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我也想像风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去体会神采飞扬的心花怒放之情,沉醉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美色中,当东风刮过昨夜小楼,“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如果可以,我更想漫步在春郊,“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那一刻,仿佛时间停滞,流云不前,只剩我与春色在宁静中相互陶醉,我见春意多妩媚。那时,我是自由的,什么都不用关心,可以肆意读取赏着难得的风景。
如果可以,我还想乘风飞向呼伦贝尔大草原,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驰骋在无垠的绿毯上;飞往盛开着樱花的武汉,于粉红的仙境中领悟一丝生命的法则;我还想赤脚踏上普罗旺斯的那片紫色的花海,风中混着泥土和薰衣草的香气,品味花的思念与牵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惊琼楼玉宇,心中的月亮圆了又缺了。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我向往风一样的自由,吹向立有灯塔的彼岸,我憧憬风,因为他像一位孤独的旅行家,拥有着说走就走的人生。
村上春树说:“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我喜欢“诗酒趁年华”的酣畅淋漓,我追求自由,渴望一场自己主宰的旅行,仿佛无拘世间任何艰险,一览天下名山大川,一睹世间风光无限。热爱漫无边际,生活自由无拘。
“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自由的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他则是无关紧要的。”如同托尔斯泰所说,希望随风的自由就如扬起的风帆,任性掌舵,驶向无尽的海平面。
我愿作一阵清风,在天涯邂逅海角,吹过灵魂深处。
我愿自由。
作者简介:
任秀良,热情随和,活泼开朗,具有积极精神和动手能力。爱好广泛,喜欢旅行、听音乐、下棋、打球等等。做事踏实、学习刻苦、有上进心。不仅学习成绩保持稳定,同时还积极参加校外比赛活动等等,在不断地尝试和挑战中提升自己。
阳光正好,花应盛开
高二(1) 班陈宇琛
(指导教师:韩克勤)
天地很大,容得下每一朵花;阳光正好,请尽情绽放。
——题记
“多元化是繁荣和进步的关键。只有当社会包容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信仰时,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和发展" 社会学家大卫.休谟如是说道。正值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以为,新时代下昂扬进取的中国,需拥抱多元文化。
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迅速的今天,服务于人民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多元文化出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产生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多元文化发展壮大更是马克思人民史观的现实映射。那么,何为“多元文化”,一言以蔽之,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相容,人类大同”。大地上,花开百朵,朵朵尽皆芬芳;天空中,星辰高悬,颗颗尽显光芒;天地间,尘埃飞扬,人人自有空明。这便是多元化的世界,是多元文化深入发展的世界,是每个人本我回归的世界。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潮流,懦夫逃避,勇者向前;懦夫身陷囹圄自我囚禁,囿于个人天地无法自拔,勇者敞开怀抱欢迎希望,超脱个人认知局限拥抱世界。时代浪潮袭来,懦夫指责勇者,勇者鄙视懦夫,那么,勇者与懦夫之分何来?
封建落后,迷信腐朽的旧中国,风雨如晦,正如波涛中上下颠簸的小船,不知驶向何方。有人麻木,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有人疯狂,抱着三纲五常沉迷其中,还有人前进,率先拥抱不同文化。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留学归国,引西方民主文化为己用,李大钊阅《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带来马克思主义。在旧时代的中国,多种文化,多种思想相互交织,碰撞,最终凝练为一条通往新中国的大道。它们也许并不都是正确的,但一方的失败恰是在为另一方的成功作注。多元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给予我们以前进的可能,这是单一文化始终发展所无法带来的,假使近代中国未曾吸收他国先进文化,反坚持已腐朽的封建文化,当今这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还会诞生吗?因为文化的多元,我们可以选择;因为文化的多元,我们开始对比;因为文化的多元,发展拥有可能。那么,敢于迎接多元文化,为国家发展探索可能性的人,因何而不是勇者呢?
“谁把谁的灵魂装进谁的身体,谁把谁的身体作为囹圄囚禁自己”当2000年春天,叶永志倒在学校厕所血泊中的那一刻,单一文化下人内心的狭隘和局限暴漏无疑。缺乏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判断,将不同于主流文化的行为举止统统打成异端,欲除之而后快,自此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惨案。著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因同性恋被当时的人们进行化学阉割,伟大的画家梵高因行为举止奇怪被认为是疯子。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无不告诉我们:困在我们的从来不是出生,不是性别,不是身体,而是单一的视角,狭隘的胸怀,固步自封的思想。因此呼吁多元文化,更是呼吁多元审美的到来,人的本我的回归。
于社会,倡导多元文化又何尝不是对资本主义浪潮下人的异化的一种对抗呢?逐利的社会风尚,高度的“内卷”,“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在不断地将我们原子化,工具化,标签化。个人的特性,思想被不断地压缩,压缩,再压缩,埋没于世事风尘中。本我的隐匿,使我不再是我,我们的生活方式仅是金钱社会下的一种普遍生存范式。康德告诉我们:“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多元文化的到来,人的本我不再被单一文化压抑,一个“不合时宜”的,奇奇怪怪的我得以显现。这个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这便是倡导多元文化发展背后所体现的不同于金钱社会的价值判断。那么,敢于迎接多元文化,为人类呼唤本我的回归,以海一般的胸襟接受世界的人,因何而不是勇者呢?
毫无疑问,他们是勇者,而我们也应该如他们一般拥抱多元文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所说:“中国的发展,关键在青年。”多元文化的发展壮大,在中国土地上的生根发芽,需要青年人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以更加蓬勃的创造力去创造。我们青年人当“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尽,享尽我们父辈未曾经历过的多元文化盛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阳光正好——昂扬进取,对外开放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拥抱世界,欢迎多种多样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所以,为发展的可能,为人的本我的回归,为多元审美的深入人心,花应盛开,多元文化的花应盛开,枯萎从不是它们的宿命。我愿,未来的中华大地,多元文化并行,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缀满没有遮挡的天空,新的机遇和朵朵鲜花铺满一望无际的大地,人人尽情展现自我个性,不担心他人异样的目光。
作者介绍:
陈宇琛,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话剧展演,微电影,读书节等,并从中汲取全面发展,深度思考的养分。平常喜欢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文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美感,更有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很喜欢史铁生的一句话:“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最后,很荣幸能获此奖项,这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的教诲。
赓续中华文脉 唱响时代强音
高三(8)班 刘嘉颖
(指导教师:韩冷)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现、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应秉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汲取千年底蕴,唱响时代”新曲”,以情怀去传承、借传播去赓续、用革新去破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五千年的连续性,为赓续中华文脉燃万古之明灯。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自强不息”的奋斗品质,“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嫦娥号飞天,“玉免”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墨子”量子通信,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等等,此种种中国之伟业,正是秉承文化传承之作,使中华文化为世界所认识,不断砥砺前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梭于时光长河,新时代的它依旧散发着富有的魅力,国家之复兴,民族之富强,离不开传统文化之滋养。它如精神图腾,始终与民族发生产生着共鸣。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守正铸魂的创新性,为赓续中华文脉赋予新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五干年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依旧神采飞扬,历经波澜依旧魅力四射,究其根源在于 兼顾“守正创新”的哲学。正所谓 “笃守正道,以新制胜”。《忆江南》如泼墨山水画般古韵淡然,结合现代科技诗意再现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一笔一墨糅进我们的文化血脉,一字一句诵千年风雅,令人神往;《只此青绿》与《千里江山图》跨越古今对话,在刚柔并济,袅袅余音中演绎“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令人惊叹;北京冬奥会升幕式倒计的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以中国式浪漫见证冰雪奇缘,令人称赞……中华文明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开拓进取,造就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华文脉。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包容性,为赓续中华文脉奏响新乐章。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习主席把中美比作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两艘巨轮,我国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精彩的故事正等待我们去讲述。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交献世界。
云海苍苍,江水泱泱,文化之风,山高水长。新时代的中国,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日益彰品旺盛而强大的连续、创新、包容的特性。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吾辈青年当乘时代之风云,赓续中华文脉,唱响时代强音,以自信自强、与时偕行的传承姿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介绍:
刘嘉颖,来自高三8班,自小对文学怀有浓厚兴趣,热爱阅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用文字记录点滴感悟。感谢世界华人作文大赛给我一次宝贵的机会,能够展示对文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文学才华的肯定,更是对我坚持创作、不断进步的鼓励。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学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