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先生正是这种可象书者的杰出代表,他的狂草巨书,践履极早。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在美院荒僻的旧教室里挥洒大字,愤书阮籍的诗句: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书势雄强,浑然有岱宗青山不了的气象。它的诞生,揭示着中国书艺的巨构化的勃然转向,并让中国书艺卓然立于当代艺术的殿堂。
新世纪初年,国美南山校园新建,冬龄先生在其苍穹之下数度奋笔疾书写百米见方的狂草《逍遥游》。鸿篇伟碣,嗟其出群。这种狂草巨书一方面向书坛发出远行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向当代艺坛宣示新的高峰。冬龄先生放骸于他的巨书狂草,如此往复二十多载。他陶潜乎狂书、蹈舞乎巨构,书艺翩跹,笔性涵泳于挥洒之间,入势郁勃,身形沉醉于意态的深处,其书艺臻于浩然大气。
十年前,冬龄先生在津门办过展览,题曰《古道边》。今年又在这里办展,冬龄先生题曰《津门问道》,如是广袤的天门之渡,冬龄先生诚曰问道。既是问道便有劼问请教之意,冬龄先生不仅呈上他所代表的勃然巨书,呈上他多年跬积的草书精品,还专门写了真、隶、篆不同书体来完成一场书之领域中传统与创新、眼与心的全景汇报,来在他的搏扶摇之上实现一次复逍遥。
展厅里迎面扑来的是楷书巨构、隶书巨构。楷书是毛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笔如沉沙,大气浑茫,秦汉雄强,勃然纸上,三分憨态,七分霸捍。隶书出于《春夜宴桃李园序》,笔笔干净,笔笔如刀又笔笔浑茫。据冬龄先生说,这是散之先生的隶书三要。这巨构中透着书艺出入隶楷的朴艺,又蕴满纵横可象的浩然大气。传统书论中源流有序的关于可象的描述始终存有一份暗示,一种书写者对逐文写字的、得意忘象的出神与超越。某种诗性的万物运行,化合在身与心的运行之中淬炼而为的笔毫的意蕴,在书写的无声的行动中陶然可象,造妙传神。书者仿佛在书写的现场,反反复复地以入心的方式临山涉水,沉醉在守正创新的情往兴达之中,沉浸在对世界的新的赠答与领悟之中。王冬龄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位沉醉者。言其沉醉,是说他的精神已经从形体世界中解放出来,因某种特定的修为而磅礴放骸,淘泳于可象的新境。这种新境正有着一种指向未来之功,指向造化生机之功。
在今天开幕的展览中,冬龄先生再次展示他的狂草巨构。这些书疾如雷电,银蛇狂舞,又仿佛一种乐声,缠绕在问道的弘博气象之中。观者借此巨书进入纵笔鸣响,乱书撞钟的当下纤想,完成散怀抱抗古今的超越,实现心灵上的真正自由。
今天,中国的艺坛能够突破艺术种类的幽闭,在一个特定的蹈舞放骸的现场发动众人的兴答,引领剧场式的精神覆盖与神思,并留下可以往复巡视的书跡,让人当场注目,回眸凝思,此在沉醉,蕴想未来。这样的艺者屈指可数,冬龄先生诚然其大者也。
人们总说空谷回声,空谷足音。为什么总认为在空山隧谷中有着圆融的生命之音呢?因为那空代表了造物初无物的空无,代表了恍兮惚兮的万象出没之所。因此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的生机。当我们面对王冬龄先生的狂草巨书之时,犹如那自由之音在空谷中鸣响。在那里我们遇见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心中之象,在那里我们倾听响在其自响,不以妍为妍的自性之根,在那里我们反反复复的感受创造的自性之美的无上风华。
图为中国文联副主席、“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总策划许江致辞
王冬龄“津门问道”书法大展开幕 天津美术馆摩肩接踵市民享受书法大餐
津门问道丨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将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展现“弘扬主旋律,赞美新时代”理念
“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10月26日下午将在天津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