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衡,一种能够在尊重原创和创新之间找到共生之道的智慧。
引言
在过去的两年中,艺术界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而AI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这场变革的最大催化剂。尽管市场尚在动荡期,但全新的艺术生态正在酝酿之中。
这是一篇长文,记录了我对AI如何重塑画师及艺术从业者生态的观察,以及对艺术人未来角色的思索。文章将分为数个章节,逐一剖析在AI的浪潮下,艺术从业者需要掌握的新生存法则。
我认为,面对AI,既不应全盘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也不能盲目地拥抱,任由新智能主宰一切。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衡,一种能够在尊重原创和创新之间找到共生之道的智慧。
工具是用来拓展能力的,而非替代创造。
//////
对画师而言,不得不接受的市场现状:
插画圈,作为这场变革的前沿阵地,首当其冲。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插画市场曾经历过一段高速膨胀的时代。社交媒体上,插画师和原画师高收入的传说俯拾即是,仿佛每个人都能通过艺术获得财富。然而,这一切在AI技术介入后发生了变化。AI的出现,就像是一根针,刺破了这个膨胀已久的泡沫。
随着AI制图技术的进步,我们听到的不再是关于艺术家的传奇,而是裁员的消息。那些曾经充斥朋友圈的“学原画,月入3万”的广告,如今变成了“学习AI,月入3万”。培训机构们纷纷转型,追逐新的趋势,而那些仍怀揣着对艺术的质朴理想的人们,却陷入了迷茫。
社交媒体上的声音五花八门:有人对AI侵权行为进行声讨,有人嘲笑那些坚守传统的“保守派”,也有人对AI技术充满信任和期待。而“打败你的不是AI,而是掌握AI的人”这样的话语,更是加剧了行业内的焦虑和竞争。
AI对主流风格的影响尤其深远,因为这些风格的训练数据更容易获取。在公司工作的插画师们可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老板的压力,要求他们学习AI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这种效率的提升,也意味着公司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插画师。同时,AI的普及降低了模仿的成本,引发了关于创作权和抄袭的争议。有人认为AI是具有学习能力的创作主体,理应与人类一样享有著作权果实;也有人认为,目前的AI技术还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它只是在输入的数据基础上产生结果。
但我们不应忽视一个重要的事实:自主创作与使用AI创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自主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对世界感知的深刻表达,每一笔、每一色都是艺术家独特视角的体现,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具有天然的疗愈属性。相比之下,AI更像是一个有时不太听话、随意发挥,有时又过于死板不知变通的乙方。一个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偶然的惊喜,并通过持续长期的练习与精进体验进步的愉悦;一个则是发掘各路最新技术,学习与AI沟通,来达到最终的目标。这两种创作模式的受众,其实并不是同一批人。
对于新晋艺术人来说,AI的高效能力无疑是一个挑战,它改变了从新手到高手的学习路径。这不仅影响了艺术课程的市场,也给新人带来了心理压力。他们在每一次练习中可能会质疑:“我对绘画的热爱,对技艺的追求,真的还有意义吗?”
//////
我想,艺术人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
经济挑战:对于新兴艺术家而言,商业变现的道路似乎正在收缩。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找新的经济模式,以维持艺术创作?
艺术追求:艺术之路向来不易,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如何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失去了精神支柱的生活有何意义?
伦理版权:AI技术的发展依赖于艺术家作品的训练。这些素材的使用是否合法?AI的盈利模式是否侵犯了艺术家的权益?
技术抉择:客户们期望乙方掌握更高效也更廉价的创作方式,以降低成本,但对艺术人而言,即使掌握了AI技术,这样低门槛没有模仿壁垒的创作,真的能带来长久的优势吗?
在AI技术的浪潮下,艺术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即便是那些曾经上升势头良好的艺术家,现在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这种焦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怀疑。
世界的运行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
视觉刺激的地位正在演变。
AI技术的介入,让单一静止图像的艺术形式面临饱和,市场对艺术的关注点正在向动态和交互式体验转移。市场的目光转向了动态图像和动画,这些新兴的形式以其生动和互动性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静态表现,而是纷纷拥抱After Effects等动态图形软件,以此迎合时代的潮流。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观众获取视觉刺激的门槛不断降低,艺术市场对创新和深度的要求日益增高。艺术家们不能再仅仅依赖视觉冲击,而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创意和个性化表达来吸引观众。静态和动态视觉作品的创作成本也在技术演变地推动下有所降低,艺术家们必须在泛滥的视觉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无论是艺术风格、展示形式、内容构建还是项目定位。
//////
艺术教育正在转型。
我曾收到过一些艺术学院学生的激烈留言,认为所有的艺术学院都应该关闭,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学习艺术似乎已无出路。这种观点虽然极端,却反映了许多艺术新人对市场的迷茫。事实上,许多高校的教育模式确实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专注于传统学院美术和学术研究的教师们,往往与市场脱节。这要求学生们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在毕业后感到迷茫。对于许多艺术从业者来说,真正的学习是在步入市场之后才开始的。
我个人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毕业多年后,我从未停止学习,不断探索新技术,用不同的知识和故事来充实自己。我甚至为自己设计了一套课程系统,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毕业后的学习变得更加愉快,因为我可以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学校也在逐渐适应这些变化,例如开设AI课程和更多综合性、前沿的专业,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市场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持续进化的信念,一些暂时性地不足并不会成为阻碍。
//////
艺术服务越发多样化与个性化。
传统的艺术服务已经发展出多种创新形式,如结合二次元文化的手工制品和文创产品。艺术家们将自己的审美观念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超越了传统的实物与数字形式,将艺术以更立体更有想象力地维度展现出来。
技术的全方位进展也为艺术家扩展了创作空间,这一点在全球范围内的沉浸式体验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尽管市场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艺术家的创造力并未受限。许多艺术家在AI技术的挑战中找到了新的创作空间,他们的作品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这证明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艺术人们的创意和个性化表达始终是艺术市场最宝贵的资产。
//////
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并没有让艺术人的生存更容易。
十年前,微博等平台助力了许多画师成名,但现在,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语言却变得更加艰难。这一现象部分是由于画师数量的增加,部分是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结果。艺术家可能在一个平台上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但在另一个平台上却可能默默无闻。
社交媒体算法的变化减少了粉丝数量对内容传播的决定性影响,这有助于新人艺术家的崛起,但也使得形成长期稳定影响力变得更加困难。算法的不断变化迫使艺术家持续产出新内容,以适应社会趋势、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运营压力。
//////
经济下行对艺术人的影响非常深刻。
艺术人的事业发展不仅受到AI技术的冲击,还受到经济和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济衰退期间,艺术的市场需求往往会下降,消费者和品牌方可能会减少非必需品的支出,艺术及其相关产品也在此列。这会导致艺术家的作品、周边产品、艺术服务销售减少,进而影响他们的收入和生计。
艺术资助和赞助在经济困难时期也可能减少。企业和个人赞助者可能会削减开支,优先考虑其他商业或个人需求。公共和私人艺术基金会的资金也可能因为投资回报减少而缩水,这意味着艺术项目和展览的资金支持会受到影响。
艺术人在经济压力下可能不得不分散注意力,寻找其他收入来源,这可能会削弱他们专注于艺术创作的时间和精力。
//////
版权问题的探讨不完全取决于艺术家,更取决于“集体方针”。
在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中,个体的感受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粗浅表象的背后是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力量交织。
为了文章的安全性,我们不展开详述。但在这个“效率至上”的社会氛围中,我们可以做出一些选择:
不要轻视乃至刻意忽视人类的成就,请尊重他人的劳动价值,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共同的命运。
不要贬低仍然怀揣纯朴创作欲望的人,因为这表明他们拥有精神支柱、情感的出口和疗愈的渠道。
AI时代的艺术人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在这个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艺术家们不再仅仅与同行竞争,还面临着与智能机器“共舞”的新局面。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创造力和适应力的考验。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成为了艺术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
请尽全力,让自己从丧失感中走出来。
首先,艺术家需要从AI技术带来的冲击中恢复过来。许多艺术家在面对AI技术入侵自己的领域时,可能会感到失落。然而,这种情绪并非艺术从业者所独有。唯有不断探索新的创作路径,寻找新的增长点,艺术家才能走出情绪的阴霾,找到新的方向。
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定制内容。如果你选择停滞不前,那么社交媒体也会不断地向你推送这些信息。那么,如何突破这些负面信息的包围呢?
阅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许多从业者已经撰写了许多深度书籍,涉及这一话题。虽然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但它们往往能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信息。
尝试关注一些你领域之外的博主。未来的艺术市场和表现形式必将与现在不同。如果你总是只关注几类固定的博主,或者你的圈子中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技术评判标准,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市场正在剧烈变化,如果你没有一颗开放的心,你将很难接受信仰被打破的挫败感。接受他人现成的创作逻辑和评判逻辑看似轻松简单,但这也是最危险的,毕竟,即使是出于好意的父母,也不能一生为你的发展负责,对吗?
不要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局限于网络。有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面对面的接触。作为艺术人,你可以利用你的直觉天赋,判断对方是否是你的伙伴。当你与人交流时,你会发现,你所担忧的问题其实已经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当个体的情绪能够得到群体的共鸣,当你面对的挑战并非独一无二时,群体带来的支持会为你提供情感的慰藉和生存的安全感。
如果你周围充斥着负面声音,人们抱怨现状,悲观地看待艺术的未来,你可能会在这样的圈子中找到一些安慰,因为这反映了你的真实体验。但是,如果你的内心仍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找出路,找到那些能够为你提供正能量的社群。
线下的真实链接能为你带来的不仅是情绪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也许能为你挖掘一些基于现实关系之上的全新机遇。
//////
仅仅依靠技术的独特性也许是一种危险的赌注。
短期内,展示超前的技术确实能吸引商业项目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但从长远来看,技术的优势很可能被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所稀释。因此,艺术人们应更加重视自身的情感价值和创造力——这是未雨绸缪的投资。
虽然一些艺术家对于人工智能在版权问题上的立场持有保留态度,但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AI绘图、AI音乐制作还是AI写作,都有潜力成为艺术创作的有力工具。关键是要明智地选择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同时不失个人的艺术本色。
事实上,我知道不少深度融合AI工作流的设计师,他们对客户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感到无奈——涉及AI的项目应该更加经济实惠乃至廉价。
尽管人工智能给艺术家带来了压力,但它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便是业余爱好者,也可以利用AI创作音乐或寻找写作灵感,这些工具成为了艺术家构建个人世界的重要助力。人工智能的应用尚未完全成熟,但在许多场景中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尽管目前仍需人类的协作。
我们正处于一个效率被高度追求的时代,但随着AI生命体的加入,未来个体之间的效率差异将变得微不足道。这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义艺术创作和商业模式的时代,也是一个关于我们如何在这个变革中找到自己位置的时代。
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他的诗中所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开,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那使得一切都不同。”艺术家们也许需要在AI的帮助和个人独特性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样,即使在AI的浪潮中,他们也能保持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
你是一个拥有人类特殊印记的综合个体。
创作技能固然重要,但在商业世界中,建立人际网络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合作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而艺术家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被潜在客户所发现。
即使你的创作是最优质的葡萄酒,如果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那么它的香气又有谁能够欣赏呢?学会巧妙地“包装”自己,考虑大众的审美和可能的反响,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艺术的精神,而是在保持创作的核心价值的同时,以一种大众能够接受且具有个性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你只是闭门造车,期待“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奇迹,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是无尽的失望。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有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们不仅技艺超群,概念新颖,而且深谙传播之道。
艺术家的创作可以是自我表达的产物,但传播则必须考虑到潜在观众和客户的喜好。你需要用一种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述你的艺术和精神。这种讲述的方式,这种情感的传递,正是你与机器最大的不同。
探索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展示自己才能的媒介,选择那些能够最大化传播自己信息的展示形式。掌握制作这些展示内容的技术,是每位艺术家应有的基础能力。
记住,你提供的服务远不止绘画一种,你的“风格”不应仅限于你的艺术作品。好好调研市场、挖掘适合自己地潜在商业价值。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将是你开启未来钥匙。
塑造一个多维的自我,打造一个立体的艺术品牌,让世界不仅看到你的作品,更感受到你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深度和广度。
//////
一人成军的时代到了。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如今,一两个人便可完成过去十人才能应对的任务。这一变革预示着裁员潮与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壮大,同时也向每位艺术家提出了全新的自我提升要求:不再满足于在大型项目中扮演单一角色,而是要成为具备全面技能的独立团队。
艺术家们在这场转变中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再仅是大型项目中的一环,而是要具备独当一面的综合能力。不应仅限于单一技术,而应致力于广泛学习,拓展技能领域,以便完成更为立体和综合的项目。
在AI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对于艺术界的新人们来说,培养从零到一完成整个项目的能力,不仅关乎艺术创作本身,更是未来工作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寻求创新的服务模式,构建多维度的“变现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可能意味着艺术家们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开发新的艺术产品,甚至是创造全新的艺术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将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界限,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
对待未来,我持有的是一种既悲观又乐观的态度。
悲观在于,不可避免,一些人将成为时代巨轮下的牺牲品,特别是那些内心深处已经接受了自己悲剧命运的人。然而,乐观的信念告诉我,即使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人类的智慧和韧性也能帮助我们找到新的平衡点。确实,没有人愿意成为这个代价的一部分,但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享受创作的过程,为自己寻找新的成长机会。
对于热爱艺术的你来说,你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幸运——你已经找到了让自己快乐的源泉。尽管当前的环境和竞争压力可能会让你暂时迷失,但那份乐趣从未真正离开,只是当前的环境和竞争压力,暂时遮蔽了这份乐趣的光芒。
未来的社会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只有少数人需要工作,而大多数人可以依靠社会的支持过上安稳的生活。但在那个乌托邦成为现实之前,让我们尽情享受创作的过程,同时也不忘努力赚钱。
愿你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专属于你的——生存之道。
附录:一些正在持续进行的微小努力
你也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