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中开始,我已经执行四天工作制10个月了,这篇文章想分享下我的心得——我觉得这种工作制非常适合高脑力消耗的创意工作者。四天工作制是一种工作时间安排方式,指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目前,一些欧美国家和公司已经开始实行或试行4天工作制。🌍 例如,冰岛从2015年至2019年进行了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相关试验,并得出了积极效果。2021年3月,西班牙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四天工作制试验。我是自由职业者,过去一直都是每周工作5~6天。我有制定计划的习惯,而且每天都会为自己的计划完成度打分。根据分数反馈效果,很明显,身为人类的我并不是每天都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的。😅 过去,我状态好的时候一周能够有3~4天达到满分5分,如果状态不太好,一周内大部分时间都在1~3分徘徊。去年有一段时间,因为心态受到环境影响,我的整体效率非常低,每周最多一两天能够达到满分状态。为了调节状态,我想到了网络上热议的4天工作制,也看到了很多国家的实验成果,于是想亲身试试这能不能改善我的现状,事实是——能。我曾经阅读过一本关于休息的书📚《科学休息》(作者:亚历克斯·索勇-金·庞),书中一项调研让我印象深刻:每周工作10~20小时的科学家产出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是最高的,这个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对9000多名科学家进行了追踪调查。这时长听起来真的太短了,如果每周工作5天,那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也就2~4小时,这和常见的8小时工时×5天工作制比起来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不太敢贸然尝试这么短的工时,但我也想找到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最佳方案,找到让我的情绪与工作产出达到更好状态的节点。在这之前我一直都是每周工作5~6天,因为从小如此,思维中对这种工作制已经形成了定式,认为它就是最合理也是最普遍的。但是,一旦遇到身体不适、睡眠不足或者其他消耗精力的意外情况,5天到6天的工作制就会让我“失衡”。除去正常工作,还得抽空陪伴亲友、管理家务杂事,我又哪里有足够时间留给自己呢?无论陪伴他人还是处理家务,它们或许能带来情感与环境上的支持,但同时也会消耗自己的精神。长期没有足够“陪伴自己”的时间,如果整体环境再压抑一点,整个人真的容易失衡。太过短暂的休息时间,让我的思维很难真正脱离工作。
我给自己设计的四天工作制并不是完全休息3天,而是每周有2~3天可以完全放松休息,具体我会根据这一周的工作强度和身体状况灵活调整,这对我来说更多是思维上的转换——告诉自己不必因为休息而感到自责。要知道,就算是6天工作制的公司职员,也不是每天都保证自己高效率高产出的。与其用固定时长苛责自己,不如通过实践摸索出“最舒适”的节奏。在执行4天工作制的数月里,除生病之类的意外情况,我每周能给自己打4~5星的数量反而有所增长,通常,以满分状态工作一天所能达成的工作产出与质量都远胜“残血”状态下两天的工作成果,不过这其实也得看任务类型。👌个人觉得,四天工作制非常适合脑力型任务,即对创意要求比较高的工作。我给自己设定的是一个简单的标准——能不能一边听故事一边干活?我是个独立艺术工作者,通常在商业项目构思、新技能学习、以及内容输出时是无法听故事的,甚至听歌也会形成干扰。而进行规律图案绘制这类任务则完全不影响我沉浸在有声书的世界里。就我个人体验而言,执行4天工作制之后,我思维变得更活跃,背东西更容易,学新知识更快了。但就重复性低脑力消耗型劳动来说,4天工作制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它们大都是靠身体记忆以靠习惯来完成的,对脑部能量的消耗确实很少。而针对自己已经非常熟练的项目场景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比如,对我来说,使用PS和AE做的项目所消耗的能量就远低于使用MAYA和UE做的项目。就像健身时,如果总是采用同样的运动方式,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会随着熟练度的上升而减少。当然,商业项目也会考虑到“与人交际”所带来的消耗,推进不顺多次修改,甚至于在我对项目的美学失去掌控权的时候,即使是熟练的创作手法也会给我带来极大的能量消耗。因此,我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会根据自己每周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如果这周我的任务安排主要都是高脑力活动,我就会给自己安排4天的工作制,如果这周的主要任务都是对脑力消耗较低的体力活,那我就执行5天的工作制。另外,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排列视情况而定,通常是工作两天休息一天,前阵子看到网上大家讨论周中放一天假让自己感觉良好,我非常认可,因为我这么做很久了,别说连续工作5天,就算是连续工作3天,我就已经开始觉得疲惫了。/////////
为了更好地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一直在学习新技术,这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对我而言这是非常高强度的脑力活……前几年在学习AE的时候,我废寝忘食每天都研究超过10小时,为了更快学会没给自己放足够假期,反而容易因一个问题卡很久。现在更新了认知——我理所应当可以并且必须休息几天👏。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容易找到问题的核心原因,或者,能更快想到暂时规避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东亚人来说,“卷时长”似乎已经刻进了骨子里。的确,在身体不出毛病的前提下,时长的增长是可以带来“低脑力消耗型”任务的产出的,但对需要“新鲜创意”的场景却并没有那么有效,长久超出个人平衡能力的工作时长也必然降低幸福感。而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似乎是替代重复型的脑力工作(甚至不止于此),人们的工作形态会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重新找到新的工作节奏并重新确定前行的方向,重新为人生寻找意义,这就更要求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独处时间与空间了。我觉得,四天工作制是一种符合人性和时代的工作模式,它能够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协调,是一种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和需求的工作模式。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生活与工作的锚点,也期待听到你对四天工作制的看法和经验。END
你也许感兴趣:
①『劳逸结合志』第04辑
②「比赛信息」5月,画画的你可以参加这189个插画|漫画|设计|综合比赛
③「搞艺术的就是话多」插画师如何在AIGC时代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