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院新作:青海理工学院

文化   2024-11-08 21:01   广西  


01.
项目概况

丁香花在青海被称为“轮柏”, 是青海各族人民最喜爱的花卉之一,因而也被誉为“高原花魁”,象征了吉祥富贵与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乐观的精神。故而西宁的市花也是丁香花。2023年底这个承载着高原人民希望的大学如期建成,仿佛一簇美丽的丁香花绽放在青海高原之上。


△东南侧鸟瞰©THAD

青海理工学院(原拟名西宁大学)的建设是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措施,是青海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民生工程,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与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特别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学科专业精准、办学体制创新,突出西部特点,彰显时代特色,打造“西部名校、百年大学”的要求。

△开放日主校门©THAD


学校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641.48亩,规划近期容纳1万人,远期1.7万人,拟建约70万平米的校舍建筑。一期主要包括核心教学区的核心建筑智慧学术中心(图书馆综合体)、五组院系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学生生活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本科及研究生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餐饮服务综合楼;以及体育运动区的2座400米跑道标准体育场及看台、3000座体育馆。一期建筑完成后形成了教学科研、公共交往、行政管理、生活服务、运动休闲等功能完备、空间完整的校园结构。项目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已于2023年9月竣工并于12月底通过综合验收。学校已于今年录取第一批新生并于2024年9月顺利开学。


△局部鸟瞰©THAD

△学街鸟瞰©THAD



02.
设计难点

项目用地位于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西侧山坡地。用地路东侧为青海师范大学城北校区,以西为酉山山区。用地地形复杂,自东向西地势逐步抬升,最大高差约70米。用地内有“三纵一横”四条已建成规划道路,将用地划分为七个台地,地块间是高达6~10米的陡坎,场地及道路需在此次规划中优化整合以利打造完整顺畅的大学校园。同时,本项目另一个设计难点是建设场地为四级重度湿陷性黄土,用地存在不良地质作用的不稳定边坡、落水洞及雨水冲沟等。


  △项目用地©THAD

为此,设计采用了环境敏感型开发策略,以适地适候、因地制宜的方针的回应校园的地质与生态基底,通过采用规模适中的组团式建筑,避免过于分散的建筑体量与坡地的矛盾,以“梯度建设”的策略,保证中轴广场及空间序列的平整并通过建筑内院高差处理及坡道台阶等向两侧延伸,通过建筑体量及入口层叠级布置、景观绿坡连接场地、体育看台顺坡设置、室外多标高广场等方式,将大型陡坎消解为缓坡地与多个小型退台融入校园建筑及景观绿地之中,避免了断裂式的高差对校园环境的割裂,还控制并减小了校园建设的土方工程量。其中,利用原地形冲沟的区域和特点,设计了名为“石溪花谷”的旱溪生态景观链,以链状的雨水花园构成由西北至东南贯通整个校园的生态景观绿带,提升了校园的生态品质,呼应了原始地形的生态基底,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建筑与地形结合©THAD
△从石溪花谷望体育中心©THAD

同时,建筑单体通过采取“防风组团”模式、自遮阳墙体以及向阳门厅、共享露台、耐候连廊、光导管采光、光伏遮阳等建筑措施,通过减少夏季过强紫外线暴晒,屏蔽冬季西北风吹袭,改善高原日照与寒冷天气及冬季积雪对校园环境的影响。青海理工的设计正是通过深度研究地形、地质及气候的特征,挖掘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同时结合河湟文化的地域特征设计构建出高原山地大学校园的独特气质。

△景观连接场地竖向©THAD
 △建筑内庭院化解高差©THAD


03.
设计策略及理念

“学术圈层 + 绿十字结构” 的学术型校园空间


方案传承中国经典的杏坛讲学、明堂辟雍的学术礼仪空间,以中央布局智慧学术中心(图书馆及扩展功能)形成的空间序列,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突出校园作为教化空间的象征性和仪式感,凸显进入知识殿堂的学术氛围并且方便师生的使用。设计形成以智慧学术中心为核心,环绕布置公共教学及院系教学实验组团,外围布置学生生活、体育运动及文化活动用房的大圈层结构,减少了交通距离,方便师生的共享使用。


 △构思草图©THAD
 △学术圈层分析图©THAD

校前区智慧学术中心、学院组群形成的品字形布局,构成纵向的广场学术轴,依次布置主校门、明德广场、明理广场、智慧学术中心、绿坡、学生活动中心等节点,凸显进入知识殿堂的学术氛围;横向的林荫文化轴依次布置酉山广场、读书广场、台阶花坡、石溪广场,林荫晨读、体育馆等公共活动空间,体现学校的生态文化。双轴交叉打造了经典的“绿十字”校园空间结构。

△校园轴线夜景©THAD
△主入口轴线空间序列©THAD

在大圈层结构之中,利用了现状用地的冲沟设计了“石溪花谷”生态景观“链”,将链状的绿地景观带贯穿校园主要公共空间,呼应了青海高原的原始地形的生态基底,将校区两端的体育休闲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连成整体,成为本校园独具魅力的特色空间。 


△中央核心建筑—智慧学术中心©THAD
△中央核心建筑—智慧学术中心©THAD


“学院 + 书院 + 共享空间” 的创新型大学校园


方案以提出“创新型学习校园”为设计目标,以“学院+书院+共享学术空间”为基本要素的构成模式,通过智慧学术中心、跨专业学院组团、博雅书院以及室内外共享交流空间等核心建筑及景观要素,共同打造激发创新、鼓励交流、学科融合、开放共享的新型教育及研究的平台。

△共享交流空间分析©THAD
△学街空间©THAD
△博雅文化广场©THAD

学院制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治理理念与大学文化精神。本设计以基于大学科分类的学院制组群的建筑布局,破除原有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有机组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

△学生活动中心与博雅文化广场©THAD
△学生活动中心立面细节©THAD
△教学组团小广场©THAD
△教学组团小广场©THAD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达到全面人才培育目标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本项目在学生宿舍中通过植入公共起居室,学习讨论厅、图书自习室及健身房等书院文化空间,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环境熏陶,立德树人的目标。

 


△图书馆中庭©THAD
△图书馆中庭©THAD

“适地适候、生态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建设用地为坡地,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总高差70米。场地由湿陷性黄土组成,存在较多冲沟、落水洞等不利因素。为此,设计采用了环境敏感型开发策略回应校园的生态基底。针对大型冲沟填方区,采取利用与退让结合的措施:在校园东南角布置操场运动区,并结合布置地下车库,节约了土方,保证了结构的安全,设计利用中部较小的雨水冲沟,设计了“石溪花谷”的生态景观“链”。以“梯度建设”的策略,顺应地势坡度布置体育看台、大教室阶梯座席、下沉广场等,通过建筑叠级、绿地退台等方式,将高陡坎消解为多个退台和绿坡,避免了断裂式的高差对校园空间的割裂,保证了中央礼仪广场和核心学术区的平整。

△创新设计中心©THAD
△创新设计中心屋顶光伏©THAD

校园生态设计还利用风环境模拟、场地热辐射模拟技术辅助进行微气候设计,使校园成为具有自然修复能力的天然生态系统,并充分利太阳能等资源,在新建大学设计中实践碳中和的设计理念,保护校园生态基底,将环境意识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新模式。设计还综合运用智慧校园技术,通过感知与互动反馈,智能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数据智能分析和可视化等手段,实现校园资源和服务共享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体育活动中心©THAD
△体育活动中心光导管采光©THAD

 “河湟风韵”、文化传承“的西部标志性校园

设计遵循“高原山水、现代风尚、河湟风韵”的设计定位,通过敦厚质朴的建筑形象,中庭合院的空间结构,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技术,充分体现出一所立足于西部的理工大学所具备的美学意境。

△地域建筑文化分析©THAD
△智慧学术中心夜景©THAD
△夕阳下的智慧学术中心©THAD
△智慧学术中心立面细节©THAD
△夜幕下的智慧学术中心©THAD

设计借鉴的庄廓院是河湟地区代表性的传统村落民居形式。庄廓是由高大的土筑围墙、平实屋顶,开敞内院组成的四合院,有着深远的历史性和很强的实用性。河湟地区指青海东部、甘肃西部的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独具特色的河湟文化是以中原文明为主干,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的包容并举、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齐家文化是河湟文化的源头及组成部分。齐家文化的礼器玉琮质量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智慧学术中心设计即采用了庄廓的方正轮廓,与玉琮的方圆结合的造型,体现了中华文化方圆结合、兼收并蓄的文化观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实验B\C组团©THAD
△实验B\C组团立面细部©THAD
 △实验D\E组团©THAD
 △实验D\E组团立面细部©THAD
△公共教学组团©THAD
△公共教学组团立面细部©THAD


04.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THAD
△智慧学术中心一层平面图©THAD
△智慧学术中心二层平面图©THAD
△智慧学术中心三层平面图©THAD
△智慧学术中心四层平面图©THAD
△智慧学术中心五-七层平面图©THAD
△智慧学术中心剖面图©THAD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丨青海理工学院(原项目名称:西宁大学校园)

项目地点丨青海省西宁市                       

建筑类型丨教育建筑

用地面积丨717,610.62㎡

建筑面积丨344,627㎡(一期)

设计时间丨2020-2022

竣工时间丨2023

设计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丨西宁大学筹建办 青海省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丨教育部2023年优秀勘察设计规划设计一等奖

项目总指导丨庄惟敏

项目总负责人丨陈若光

项目负责人丨史立群 唐艳春 聂仕兵 余劲松 万瑶 成旭东 张赟

规划及方案丨陈若光 史立群 唐艳春 刘婷 李汭橦 李芳晟  董战强 王承博 姜魁元 王洁

建筑专业丨史立群 唐艳春 聂仕兵 余劲松 万瑶 康洁 卢伶 张赟 盛文革 宫力维 李汭橦 李芳晟 董战强 王承博 姜魁元 王斌 李刚 刘婷 韩瑞茜 冯正海 李飞

结构专业丨经杰 朱彤 张涛 唐忠华 陈刚 白凡玉 张苏奇 丁宇楠 付广宇 刘丽 王俊 李晓玉 盖珊珊

给排水专业丨王磊 李爱莲 翟莎莎 安宁 张怡 罗新宇

暖通专业丨汤小京 刘慧丽 唐振文 王晓芳 李晓东 肖庆国 米忠 梁雪梅

电气专业丨徐华 杨莉 钟新 张誉籍 孙永刚

总图专业丨刘婷 张小鹏

室内专业丨陈若光 陈巍 史立群 刘岩 李东

景观专业丨宋志生 李明秋楠 李诗瑶 张博

夜景照明丨徐华 李艳维 曹楠 赵姜辰 宋帅

智慧校园丨刘力红 郭红艳 刘炳君 延艳丽 胡昕

绿色建筑丨马莹莹 刘晓晖 袁朵

海绵城市丨李志红 郭汉英 张鹏

造价专业丨蒋会来 赖红英 吴建华 赵娜娜 邓波儿

标识设计丨陈若光 刘婷 李汭橦 董战强

建筑摄影丨是然摄影 陈若光 董战强

第二分院 |  撰稿 

企划部 |  编辑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版权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