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山东省立医院新创伤中心手术室内,崭新的心电监护仪发出均匀的滴滴声,麻醉机、超声机一同开启……李连欣在新创伤中心的第一台手术正在进行中。
“与以前相比,新中心手术室的环境和配置都有了很大提高。”术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创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连欣对记者说。 日前,山东省立医院创伤中心迁至奥体院区应急医学中心综合病房楼。2月5日,节后首个工作日,创伤二病区正式启用。 崭新的大楼、宽敞明亮的病房、先进的设施设备……走进新创伤中心,干净、整洁、温馨的环境让人舒适。记者在抢救室内看到,心电监护、呼吸机等设备配备到位,创伤专用车内清创急救物资一应俱全。据介绍,新创伤中心病床数量由原先的165张增加至215张,还配备了独立的复苏单元和康复单元。拥有远程会诊系统、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系统、3D打印系统以及国际领先的康复系列设备。硬件设施升级了,医疗服务也将驶上提质增效的快车道。 “患者来了,一楼急诊能够马上收治,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创伤中心进行抢救,后续的检查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李连欣说,“新创伤中心把以往救治时相对分散的空间紧密组合在一起,在推进救治时,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增加了协作的有效衔接。”创伤救治多需要紧急处理,在新创伤中心,严重创伤患者通过专用通道可以从救护车快速无阻被送往手术室。与此同时,采血、化验等重要的检查室和急诊药房都在同一栋楼,让危重患者无须跨楼即可完成各项检查。中心还设置多个附属单元和创伤抢救室,可以实现急危重症患者一站式抢救,在最短时间内让医疗资源抵达患者身边,提升救治效率。 在创伤救治过程中,多学科协作是提升救治效率和成功率的关键。创伤中心与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携手联动,发挥多学科团队的优势,将院前救治、院内急诊和创伤救治无缝衔接,为患者打造一体化“黄金救生圈”。 “配备5G智能指导的救护车可以把患者的生命体征、救治过程以及现场的急救情况传输到中心,后方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现场情况,再把专家的意见及时延伸到救护第一线。”李连欣说,信息化、智能化能够最快实现信息互通,从而调配资源。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在急救送医的途中就可以享受远程会诊及开具检查检验单、住院证等一系列服务。患者院前信息即时、安全地共享至院内,为急症患者开辟绿色救治通道,提供“一站式急救”服务。通过数据传输与共享,实现“呼叫即就诊,上车即入院”。![]()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