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需要去考虑整个网络的容灾准备度,设计它的高可用架构。 安全:首先要用好VPC的基础安全能力,其次用好流量安全(专业的安全产品能力)。 性能:包括未来弹性、扩容,以及可持续发展。 可观测:观测架构的健壮性,容灾性,观测架构是否能保持最优的状态等等。 自服务:如何通过代码方式、IAC的方式实现自服务,提高交付效率。
关于机房层面的容灾。你在机房里应该怎么部署,部署到两个机房,即同城多可用区部署;或者两个地域的三个机房,就是我们常说“两地三中心”的架构。 线路层面的容灾。比如IDC跟云之间的连接,我们要求至少要有两根专线连接到两个接入点,差一点的情况也应该用一根专线+一个VPN备份的方式。
最上面是流量入口,可以根据C端用户的位置,通过DNS进行流量分流,比如哪些省份的流量分到左边,哪些分到右边;当然如果某中心遇到故障,将所有流量快速切换到另一中心,实现应用级灾备。 有两个中心,就需要将这两个中心的网络做打通,可以用CEN+TR,实现全局一张网,然后使用DTS同步两边的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投稿】:SDNLAB原创文章奖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