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悄已至,揽卷赏佳文。时届岁末,初2026级的同学们共同赏读了汪曾祺先生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体会汪老的生活情趣与人生哲学,并将感触与巧思,汇入书签作品,邀您共赏。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亲情的甜润紧密,亲人的良善开明,都潜移默化着汪老的心灵。生活的赐予,让他明悟了宁静祥和的家庭氛围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也让他能以自然率性之笔,去表达自己的真性情。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处处泛着甜香;灯火可亲的岁月,时时洋溢着小日子的甘美。
自得其乐,随遇而安
“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自己像故事。”
他从平民百姓的业余爱好,和自己丰富的人生亲历中,体悟到要义——只要随遇而安,把烦心事郁闷事想开些,心灵便会轻松、轻盈。这种“玩”的心态,既能养心,还能安神,更能怡情,使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于油盐酱醋茶的沁润中,于翰墨书香的濡染中,逐步培养出安之若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秉持着这种闲适和洒脱,才就有了他亦文、亦画、亦美食的旷达人生。
四季流转,草木多情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人间草木,承载着众多的希冀与憧憬,给爱故乡、亲故乡的汪老带去多少慰藉。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座不老的精神家园,或许是一栋残垣断壁的宅院,或许是一段经年累月走过的小巷,或许是一本儿时读过的记忆深刻的图书。借助这场缅怀,汪老以其诗意的语言,表达着对故园的怀念,对大地的神往,对岁月的感恩。这种怀念、向往和感恩,业已化为他的梦中图腾,成了他朝思暮想的精神故乡。
四方食事,人间烟火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事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做文与做菜相通,无非“用心”而已。而汪老的文章和他的厨艺之所以令人难忘,皆在于参透了生活的禅意,人们不辜负生活,生活自然会回馈一片春和景明。
文字训练着我们对于美的味蕾,这些来自于生活本身的温暖,为我们提供了恒常的心理庇护,抚育着我们的感情。如果这些诉诸心灵的细节真的能够打动你,哪怕只是一鳞半爪、吉光片羽,虽不能说让人生就此变得异彩纷呈、风情万种,至少也能让你,在打马自人间走过的时候,稍显从容。
将审美的目光投向生活,让我们无论历经多少风霜波折,都做一个有温度、有希望的人,在每一个寒冷寂寥的长夜里,都能听见,飞鸟在春天苏醒的声音。
【END】
有好故事好素材,请与我们分享
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在文末留言
供稿:初2026级 张星月
供图:杨国庆
图文编辑:刘春艳
文字主编:窦亚新
责任主编:温培
总编:刘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