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想到金奖:云岭学子在“挑战杯”金奖背后的青春与汗水

政务   2024-11-13 18:20   云南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
云岭学子们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不懈的努力
成功摘得4个金奖
这些荣誉的背后
是他们对科学与梦想的执着追求
是一次次在实验室通宵达旦的专注投入
更是面对困难与质疑时的坚定信念
云岭学子们
用奋斗诠释“挑战杯”精神
用青春和智慧谱写创新的篇章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4个金奖项目
看看那些闪耀在奋斗之路上的动人故事
👇👇👇

主体赛


01




●云南财经大学:Zoom酵真——发酵“微光”点亮华夏咖农致富之路


酵真致远,创新赋能


Zoom酵真,云南省技术创新资金扶持项目。为破解中国咖啡产业链价值低端问题,项目组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以乡村振兴、农业振兴为己任,自2017年组建以来,累计走访33个种植村、5家行业协会、18家龙头企业/机构、500余家咖啡店、12个实验室、18个实训基地,确定以改变传统咖啡产业依靠经验“看天发酵”的粗放咖啡豆处理现状,提升中国咖啡豆精品率作为技术研发突破点。


五年来,Zoom酵真累计收集整理得到数十万条原始数据,完成技术环节数据模拟验证实验两万余次,发酵实验3000余次,成功革新规模化精品咖啡豆发酵工艺。该工艺流程通过数字技术模拟结合感官分析检验完成最优发酵方案筛选,以专利设备“五控集成式发酵罐”实现五个发酵变量与三个发酵阶段的全流程可控,将咖啡生豆价值平均提升30元/KG,为咖农致富,为世界咖啡产业注入中国力量。


Zoom酵真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构建17个专利集群的技术壁垒,于2022年成立酵真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公司成立1年获批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间接服务多家国产咖啡头部品牌,营收过百万,估值达千万级。创业事迹被多家央媒等媒体报道60余次,成果获德国微生物发酵委员会、中国咖啡联盟(CCL)及中国咖啡产业联盟(CCIA)认可。


在创业初期,尽管有着多年的咖啡行业经验,但创始人钟木腾在寻找咖啡处理技术的核心制约点时依然遇到了困难。为了寻找一个能够平衡时间、成本、效果的解决路径,钟木腾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咖啡种植区,在一个又一个大山中探访处理厂,在边境种植带签下了一份又一份《跨境知情承诺书》。在扎根产区这个从寻找制约点到实验验证的过程中,钟木腾要求团队不能用“好像是这个方案”代替“是这个方案”,不能在数据记录上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不能在工艺效果上有“修饰”,一定要实现五个变量和三个阶段的精准控制。也是这种较真的要求,加上取音发酵中的“酵”,“酵真科技”的公司名才应运而生。


在研发成功后,钟木腾面临着“团队核心创始团队可能的流失”以及“如何应对蜂拥而至的投资者”两大创业者普遍经历的问题。在遇到这个问题后,他结合学校优势,在铁婧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提前部署技术储备力量,同步完成高管期权池等股权架构设计,带领公司走上稳步发展之路。除此之外,他面对络绎不绝的投资者并不选择“来者不拒”的思路,而是充分考虑产业资源与未来前景,理性接纳投资。也正是如此,酵真科技才能不断迭代升级,在技术革新和商业落地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02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育树岭蜂


代兴祥的甜蜜事业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育树岭蜂”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段传奇,一个关于梦想、坚持与创新的故事。


梦想的起点:代兴祥与胡蜂的不解之缘。在云南的偏远山村里,他从小就对这些飞行的生灵充满了好奇和热爱。从小学二年级起,他就跟随父辈在田间地头开始了胡蜂养殖的生涯。高中时期,代兴祥的脚步遍布重庆、四川等地,采集野生蜂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历让他对胡蜂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后来的养殖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星辰的相遇:代兴祥与方自华的创业伙伴关系。在大学这个知识的殿堂里,代兴祥的旅程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在这里,他遇到了方自华,一个同样对胡蜂养殖充满热情的伙伴。他们的相遇,就像是宇宙中两颗孤独的星辰,穿越了漫长的夜空,最终在浩瀚的星海中找到了彼此,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在深入的交流中,他们发现彼此对于胡蜂养殖的理解和愿景不谋而合,都希望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思维,将这一传统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两人携手,将对胡蜂的热爱转化为一份事业,开启了“育树岭蜂”的篇章。


挑战与坚持:大学生养蜂的不易之路。在大众的眼中,大学生养胡蜂似乎是一种不寻常甚至有些荒谬的选择。然而,对于代兴祥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创业项目,而是他们对农业深深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承诺。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挑战。首先,他们必须面对的是胡蜂本身的威胁——被蜇伤的风险。其次,养殖工作与学业之间的平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要保证学业不受影响,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蜂群,这常常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夜晚和周末加班加点。团队内部的分歧和涣散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团队成员之间的意见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会导致激烈的争论。但是,代兴祥和方自华始终坚持以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来凝聚团队,他们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协调,逐渐建立起了团队的信任和合作精神。他们虽然不是胡蜂养殖的开拓者,但他们凭借父辈传承下来的丰富经验和自己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深入行业,成功研发控王控雄可拼接并王养殖法,与云南农科院合作研发出降低胡蜂患病率的养殖技术,提高标准蜂群成活率,经过多次杂交改良,培育出攻击性减弱的胡蜂,不会主动攻击蜜蜂和人畜,利用3D蜂巢技术、控温控湿养殖、胡蜂配套营养餐技术,独创反季节养殖法,蜂蛹提前三月上市,解决胡蜂养殖近亲繁殖率高、患病率高、攻击性高、产量低的行业痛点。同时构建了“培训-养殖户-合作社-岭蜂”生态圈,打造“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实现养产一体化,小产业带动大市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理念。如今,代兴祥和他的团队正积极投身于胡蜂人工养殖技术的培训,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胡蜂养殖的行列。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03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菜娃上缆车--大棚智能输送的开拓者


梦想照进现实,走进“菜娃上缆车”


当沉甸甸的金奖奖杯捧在手中的那一刻,“菜娃上缆车”项目团队成员们热泪盈眶。两年的坚守,一次次的自我超越,终于在这一刻让梦想照进现实。


少年立志,解家乡困。团队负责人段卓君和团队成员李林峰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都种有大棚蔬菜,大棚中的蔬菜运输是一直以来的难题。段卓君的爷爷和父亲因为长期挑菜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的疾病,至于摔伤和扭伤都记不得有多少次了,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话“大棚去挑菜,病痛就跟来”。而李林峰生活在单亲家庭,每当看着妈妈为了省钱自己一遍遍挑菜的情景,心里都不是滋味。他们心里都萌生出一种想法:要是有一种机器来代替人工挑菜就好了。而这个愿望,也成为了他们的梦想。


2022年10月,在学校的一次创新创业课上,保燕灵老师在课上对大家说:“不要以为创新只是科学家与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段卓君决定组建团队,研发大棚运送蔬菜智能项目,帮家乡解决运菜困难。同学们听了他的想法,纷纷一拍即合,于是一支汇集了计算机、通信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优秀学生队伍诞生了。


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在项目初期,团队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缆车怎么在纵横轨上自动换轨。面对这样的困难,成员们并没有各执一词,互相指责,而是坐在一起,各抒己见,认真倾听彼此的想法,无数次的思维碰撞而产生出一瞬间的灵感,然后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合理分工,建模型、电控设计、出工程图、做模型、调试、样机生产、调试一系列的工作终于完成,团队通力合作,突破难题。从调研到设计、从实验到完成、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不能改动大棚任何原始结构、大棚承重受限、空间受限、不能占地、不能影响劳作、大棚喷灌环境的影响、成本足够低……不断的否定,再不断的超越,正是团队中那种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矢志不渝,守正创新。回顾团队备赛的艰辛,曲靖、晋宁、安宁、大理、文山……他们的足迹遍布云南各地。6万多亩大棚、30多个合作社和100多家种植户,是老师和同学们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调研过的地方。200多个田间地头的日夜里,他们走访了700多位挑运工、440多位砍菜工,勘测大棚结构,了解挑菜工的工作情况、收入、身体状况,然后出设计方案,开始研发。无数次改进,无数次实验室试,无数次地尝试,失败再重来,更新了30多个方案,大棚里的地面都被师生们踏出一条条的小路,微耕机都快耕不动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研发出一款大棚内蔬菜自动输送系统产品,产品车轨协同的模式,实现输送的6个自动化,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娇嫩的“菜娃”们真正坐上了“缆车”,终于实现了“棚内无人挑”的梦想。






“秦创原”创新挑战赛
04





●云南农业大学:益菌突起--功能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及产品创新领跑者

科技赋能打造中国好奶酪,托起边疆民族致富梦


云南农业大学乳品创新创业团队2015年正式成立。主要由食品科技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和青年教师27人组成。在团队第一指导教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黄艾祥教授的组织下,团队针对两大研究方向开展了功能乳酸菌菌种资源挖掘和民族酸凝奶酪制品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制。包括胡绍梅、李钰芳、郑文涛、魏光强等在内的23名本、硕、博学生从基础研究时就一直深度参与,也正是基于这一研究基础,他们报名参加了“挑战杯”,希望通过竞赛促进团队的成长。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云农乳创团队及其成员在竞赛之路上的成长历程。在获得本届“挑战杯”国赛金奖荣誉之前,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竞赛经验。五年来,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了连续三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现已更名为国创赛)、春城创业荟、大学生创业实践赛等多项赛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吸取经验、完善项目,每一次的参与都是对团队能力的一次锤炼和提升。


从院赛的初露锋芒到获得国赛金奖、银奖的优异成绩,云农乳创团队在每一个阶段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无论是现场路演还是网络评审环节,他们都认真对待,不分昼夜地对项目作品进行打磨。为让项目的计划书更加完善,路演更加吸引人,演讲更加精彩,他们半年内累计投入时间超过1200小时。两位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我们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过程充满艰辛,但我们深知,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铸就真正的卓越。”团队的路演负责人龙云珊回忆道:“有时候,即使我们绞尽脑汁,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PPT的展示上,我甚至走路、吃饭、睡觉时脑子里想的都是路演稿。记忆犹新的一次,是我们在奶业创新楼二楼的会议室里,收集资料,讨论修改细节,直到凌晨5点多才结束,真的非常辛苦”


然而,面对的挑战和压力并没有压垮他们,反而被他们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迈过从量变到质变的垭口。团队的第一指导教师黄艾祥教授时常激励他们:“十年磨一剑,静心努力做好自己,保持自己选择科研的初心和对科研的敬畏之心,勇于创新,勇于突破自我,定能取得非凡的成绩。”黄艾祥教授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楷模,在团队的培养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他用爱与责任照亮同学们前行的道路,用智慧与奉献滋润同学们的心田;用心发掘和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才使得这支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无前。






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云岭学子在挑战中不断突破
用技术创新回应社会需求
用实干精神描绘青春底色


下一步
云南共青团将深入贯彻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紧密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弘扬科学精神
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努力使一批批“水平高、落地实、价值高”的
云岭青年科创成果进入大众视野、
进入企业车间、进入技术前沿
让“一代代”赛事成果落地生根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封面表情包自取


青春聚力,筑梦扬帆,为帮助困难青少年实现人生美好梦想,“云岭青春扬帆基金”公益活动本着自主自愿奉献爱心的原则,呼吁爱心人士积极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平稳有序、共同参与的公益氛围。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我们一同助力云岭青少年启航美好人生!



云南青基会将对所筹善款专款专用,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微信又改版啦!
现在不星标、不常读的公众号
推文封面会变成一张小小的缩略图
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动动你的手指给【云南共青团】加个星标吧~
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啦~



▼识别图中二维码,云团团微信你值得拥有▼

编  辑丨杨进取

校  审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源丨团省委学校部

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云南共青团
云岭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干货聚集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