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目录和摘要

学术   2024-11-11 20:13   云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

——《旅行杂志》中的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

苍铭,牛平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新中国建立后,“劳动者”“建设者”取代“华夷”,认同基准重构。《旅行杂志》不同时期对云南民族形象呈现不同,抗战前是“远夷”,抗战时是“典范”,建国后是“劳动者”“建设者”。形象差异源于接触程度和观念转变。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缔造国家、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旅行杂志》从一个微观视角反映了其凝聚融合过程。



从责任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边疆治理中的共同体建构研究

尤伟琼,董向芸

当今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难题,需要依据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来治理,需以责任凝聚合作与发展,进而内化为“命运共同体”。我国边疆治理充分动员边民的参与就体现了共建共享共赢、多元协同这一思想精神。据此,基于怒江州边民参与治理跨境流动人口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福贡县的多级联动机制与泸水市特色护边队“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共同体建设,进而推动边民“守小家顾大家”向命运共同体的转变,为我国陆地2.28万公里边境线区域治理路径和对策做出有益思考,也为学界提供开拓性的跨境治理研究视角,促进现代治理的创新实践与模式改变。



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制度-生活”的互构: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牧区

“文字下乡”实践的历史考察

达万吉

 自费孝通对“文字下乡”的论述开启审视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关系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惯于采用“国家-社会”分析范式聚焦农村社会。基于“制度-生活”分析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牧区以帐房小学为教育空间的“文字下乡”进行历史考察。面对青海牧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异质性、社会环境封闭性和牧民群众文化教育滞后性,帐房小学的运作进程依靠国家意志和群众力量的交织联合,形成了实现教育普及推广的本土秩序,并倚赖于作为行动者的牧区教师怀持的国家信念和社会信仰所体现出的主观性精神及其行动策略。青海牧区“文字下乡”实践的历史考察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建设和民族地区治理历程的逻辑理路。



当 “技术文明”走进 “文化空间”:论数智技术

参与下的非遗国际传播

吕伟松,赵庆寺

 伴随数字智能的深度嵌入,如何运用技术提升非遗国际传播效能成为当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议题。数智技术参与非遗国际传播不仅有助于非遗隐匿性知识迈向大众呈现的通俗表达;超越时空边界局限达至叙事的文化共享;以凸显文化主体性彰显“和合文化”的大国形象;也体现出形塑具象、即时在场以及沉浸交互等样态表征。然而,技术造就数智浪潮为非遗国际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易引发技术参与下的侵权风险与技术依赖,视觉图像中的表征悖论与意义遮蔽以及资本魅惑下的语义失真与叙事偏离等问题。对此,要规范技术应用,实现数智赋能与非遗国际传播的正向联动,要注重以视阈融合丰富非遗叙事的多元阐释,借技传情激活受众“共识性”情感体验以创设文化共享空间。



 “旅游业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案例研究”专题 (三)



民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协同路径研究

——以新疆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民宿为例

李燕琴,段婕

 民宿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旅游促“三交”)的重要载体,民宿主客互动过程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研究以价值协同论与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选择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历史街区周边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民宿主客互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协同路径。研究表明:(1)民宿主与游客之间除传统的信息、物质、情感等互动形式外,学习互动是推进旅游促“三交”的重要基础;(2)民宿主客互动受到非言语、言语、技术、情境、政策制度、公平感知及过往经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民宿主客互动促进了主客价值协同,强化了文化和国家认同,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心理基础。研究有助于厘清民宿场域旅游促“三交”的机理,也可为民族地区民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老年社会学研究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农村养老服务治理的实践进路

李长远

 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治理过程呈现出碎片化的实践样态,主要表现为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碎片化。在整体性治理的视角下,农村养老服务治理碎片化困境的破解路径包括:实现治理理念由“碎片化管理”向“整体性治理”转变;构建一核多元型治理结构,凝聚多方治理合力;实现纵向联动机制与横向协同机制的有效衔接;以信息技术为驱动,赋能农村养老服务治理。



县域统筹下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的运作逻辑及其治理效能: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朱浩

县域作为国家和社会、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以县域为单元发展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建设重点。以中央和地方政策文本、东中西部3个典型案例的田野调查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探索县域统筹下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的运作逻辑。研究发现,县域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主要包括要素配置、设施空间布局、组织互动网络、需求满足,其运作逻辑在于城乡统筹(要素支撑)、空间配置(基础条件)、组织激励(内生动力)、供需适配(制度目标)的交互作用。由此提出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县、乡、村三级设施载体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升级,同时基于县域党政统合优势和供需适配的制度目标要求,实现主体联动和组织激励、老年人需求识别和瞄准,以不断提升县域农村多层次养老服务治理效能。



□乡村振兴探索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有为政府

——基于C县草莓产业发展的长时段考察

解胜利,吴理财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涉农要素重新组合,形成高效能、高质量和高技术的先进农业生产力质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既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相比工业新质生产力而言,乡村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分散、技术薄弱、品牌意识低等约束条件制约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更需要有为政府的助力。在C县草莓产业数十年发展历程中,地方政府一直以来不仅全程呵护提供保育式服务,还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进行前瞻性引领,展现了有为政府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和功能。对后发国家而言,地方政府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需要把服务型意识与企业家精神融为一体,在服务中强化引领,在引领中优化服务,以有为政府建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市场。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趋向

——基于 “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

张瑞芳,孙迎联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点的整体性、开放性、异质性进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发挥县域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要素双向流动是逻辑基础;统筹多层次资源要素嵌入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结构是逻辑展开;耦合宜居、宜业、和美、和谐、韧性功能显现是逻辑归宿。因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趋向需畅通要素流动,挖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资源禀赋;完善结构适配,优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运行态势;助推功能显现,铸就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集成效应。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

——基于村规民约改革的分析

李文轩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竞争力,技术进步为坚实基础,实效评估为检验标准,其发展要求为乡村治理改革指明了新方向,促使乡村治理非正式制度更加注重形式显性化、过程可参与以及结果有效性。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非正式制度,村规民约生动体现了乡村治理有效的内在逻辑。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广大乡村应以村规民约革新实践为契机,关联传统礼俗与日常生活释放礼治的形塑力量,利用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技术激发共治的整合动力,沟通地方知识和国家制度增强法治的规训功能,以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基层社会治理探索



智慧化驱动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效能提升:关键因素与组合路径

冉连

智慧化驱动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构建“快捷感知—灵敏响应—协调平衡—持续发展”分析框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成都市30个基层智慧治理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供需适配”是智慧化驱动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智能决策型”“精准响应型”“安全保障型”“流程规范型”是4条重要的组合路径。通过厘清智慧化驱动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与组合路径,能够更好地推动智慧治理优势转化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效能。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差异、动态演进

与影响因素研究

梁冰华,翟绍果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测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来源及演变态势。从区域差异、动态变化层面对医疗卫生配置效率进行多维分解,利用LSDVC检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南高北低”空间格局;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主要由西南和西北区域内差异造成,区域内部的差异仍持续扩大,西北内部极化较为明显,组间差异有所削减;LSDVC-2结果显示,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和财政转移支付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显著提高,但配置效率赶超表现较差,区域内部差异仍旧扩大,需要重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规避增长陷阱,注重区域层面医疗卫生资源结构的因地制宜,实施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的务实举措。



边境地区双重垂管体制与涉边县域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广西中越边境P县多个口岸的田野观察

吴春来

 边境地区政府治理体系体现出双重垂管特征,即国家主权职能优先的垂管体系和地方贸易功能区统揽的垂管体系。边境地区县域政府在双重垂管体系下成为从属型政权角色。此种垂管治理体系的常规运行体现出国家主权事务规则强制化、市场秩序建构的地方化和县乡属地事务的边缘化。这导致边境地区县域属地统合治理存在现实困境,体现为:跨境事务多头管理与协同难、边境基层政权基础性权力偏弱、边境基层社会的流动性与复杂性对属地常规治理的挑战。推进边境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和县域治理能力提升,需在属地治理平台的权限整合、优化常规治理中的协同机制、提升边境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和强化边境地区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管等方面着力。



□经济研究



我国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共同现代化历程研究

段成荣,周思瑶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利用第三次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40年来,各民族就业产业结构类型从以原始型为主转变为发展型占绝对优势,现代化转变趋势凸显。第二,我国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历程经历四个阶段:1982至1990年为蓄能阶段,各民族人口在第一产业的占比下降幅度较小,现代化进程缓慢;1990至2000年为现代化起步阶段,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起步;2000至2010年,西部大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模式转型,进入现代化加速阶段;2010至2020年,在精准扶贫等政策推动下,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实现飞跃,少数民族整体第一产业比例降幅高达34.24个百分点,大多数民族进入现代化中后期。第三,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差异性缩减,同步性凸显,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共同现代化的趋势得到确认。第四,目前存在个别民族第一产业人口占比依旧较高等问题,应该将这部分民族的发展作为未来民族工作的重点,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56个民族全部完成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杨建春,李开潮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已成为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型劳动者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新型劳动资料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新型劳动对象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基础,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及新型劳动对象的优化配置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能。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需创新旅游业科技应用场景,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创新旅游业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业绿色转型;优化旅游业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创新旅游业人才工作机制,加强新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旅游业新型生产关系,促进旅游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法学研究



行政协议的单方行为司法审查方式及其问题

——基于215份裁判文书的质性分析

池洋,刘飞

 我国行政协议司法审查长期以单方行为审查方式为主导,但在意思表示层面,单方行为概念难以囊括行政协议;在审查对象层面,行政协议适用合法性审查这一前提存在疑问;在权利保护方式层面,“客观化”的保护方式难言充分。对上述疑难,最高人民法院意图通过拆分行政协议为“单方行为”与“其他协议合意”加以解决。通过对215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可以确认单方行为审查方式依旧通行于行政协议审查的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当下的做法尽管有助于部分争议解决,但在总体上未见明显成效。未来的行政协议应着力构建“性质二分,区分审查”的司法审查方式,改变以单方行为审查为主导的现状。




往刊浏览:

1. 2024年1-4期(总第212-215期)全文链接

2. 2023年1-6期(总第206-211期)总目全文链接

3. 2022年3-6期(总第202-205期)总目全文链接


边疆社会科学
不是每一个窗户,都可以瞭望学术。吾乃数万学人关注之学术瞭望镜,伴诸君度今生。吾立足边疆/民族/历史/社会:主要环视海内外人类学、民族学、边疆研究、民族史、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区域史等领域学术动态。吾就是吾,与诸君共食学术烟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