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ple全球首场个展开幕对谈于展览开幕当天上午举办,对谈以“未来生成(BecomingFuture)”为主题,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收藏家、媒体人,共同围绕“人造与有机体”“Beeple的创作故事”“艺术机构的数字艺术收藏”“社会雕塑与公共参与”4个核心议题展开对谈。
以下内容来自艺术新闻的报道。
当今的技术通过虚拟空间的建构扩展了观众的感知和行动能力,世界、生命和个体处于不断变化和生成的过程中。“生成” 概念(becoming/devenir)来自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瓜塔里(Félix Guattari)的开创性著作《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挑战传统的固定身份和静态存在观念,转而提供一种动态和流动的存在观。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
在德基艺术博物馆为Beeple举办的全球首场个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开幕当日,艺术家Beeple (迈克·温克尔曼Mike Winkelmann)、本次展览艺术顾问、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Castello di Rivoli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前馆长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香港M+博物馆策展人张俊杰(Sunny Cheung)、水晶桥美术馆(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前策展人舒莎·罗德里格斯(Xuxa Rodríguez )博士作为嘉宾,与主持人《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艺术世界》(ArtReview China)和《艺术界LEAP》的出版人曹丹以“生成”为线索,在“Becoming Future 未来生成”Beeple全球首场个展开幕论坛中,共同围绕技术与艺术的未来边界展开讨论,通过不同的维度分享跨学科的数字艺术实践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创作对当代艺术及公共生活带来的新议题,让公众共同探讨数字艺术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如何在推动人文与技术的更多元、更开放的未来图景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Becoming Future 未来生成对谈现场
以Beeple何以成为“Beeple”这一现象,或许我们可以觉察自上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艺术家乃至每个人的个体实践及创造的渗透及建构。
第一单元“数字考古”展览现场
根据Beeple本人的陈述,他认为数字藏品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他从1999年就开始创作数字艺术,一直到数字藏品概念出现之前,他对艺术收藏并没有太多关注。在他看来,艺术是灵感的产物,艺术家创作作品并发布到网络上,让其他人看到并交流想法,从而激发更多的创作。他对画廊中的展览和艺术收藏早前并不太在意,也没有过多思考或参与。随着数字藏品的兴起,Beeple 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意识到原来艺术还有如此广阔的一部分,而他对此却完全不了解。他本身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并非艺术专业出身,对艺术收藏和艺术史方面知之甚少;是通过与策展人、机构的交流,使得他对艺术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当代数字艺术领军人物Beeple(Mike Winkelmann)
艺术家亦分享他最近的认知转变:他过去一直不想了解艺术史,因为他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到他独特的创作过程。如果对过去的艺术脉络太了解,他的创作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甚至失去纯粹性。但现在他的思维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他希望深入了解艺术史,以避免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他认为艺术家应该不断创造新的事物,而如果不了解历史,就可能无意中重复过去的作品,误以为是全新的创作。
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以清晰的时间线叙事分享了和Beeple的相遇与合作,充分展现了作为数字艺术家的Beeple的“Becoming”的成长之路径。
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瑞士FHNW大学教授,曾任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馆长、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总监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 (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右一)
卡洛琳与Beeple建立联系的时间比任何其他艺术机构都要早,Beeple的作品《人类一号》也曾于2022年在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展出,该美术馆也收藏了Beeple的NFT作品。
《人类一号》于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展出,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每一天:前5000天》的拍卖发生后,卡洛琳一度难以相信这样的作品完全由“人类艺术家”而非程序创作,于是在拍卖发生的十天后,透过朋友,第一次和Beeple进行了对话。“我首先意识到的是,没错,他确实是人类。但我仍不确定这些作品是否真的是他创作的,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导致我开始了一个过程,差不多每个月,除非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见一次面,大约一个小时,讨论艺术。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字艺术的东西,而我想他也学到了不少关于艺术史的知识......”对应着Beeple的《每一天》系列,这些对话持续变成了“每一月”的连续行为。
“我还意识到他身上有一种青春期的特质,好像他一直保留着这种少年气质——一种逃避自恋的青春期感,这我之前也提到过,一种“成为回声”而非“成为纳西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的自恋者)”的感觉。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一个从对外拍摄转为对内拍摄的时代,自拍的时代,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种“永恒的青春期”。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让我想起了安迪·沃霍尔,沃霍尔也有这种永恒的青春感。”卡洛琳如此回忆她与Beeple的第一次线下见面。
Beeple《人类一号》与弗朗西斯·培根《肖像研究 九》进行视觉对话,图片来源 :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卡洛琳在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的群展中,将弗朗西斯·培根的著名画作《肖像第九号习作》与《人类一号》并置展出,并将培根画中的被困在盒子中的身着西装的人的形象对比《人类一号》中身着宇航服的不断行走的人类,后者也“困于”一个巨大的“盒子”中:“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但同时又是一种在不同时代下的重复。盒子的概念非常重要。电脑通常是装在盒子里的,手机也是一种小“盒子”。“盒子”里外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次展览的艺术顾问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小汉斯)作为活跃于实验性艺术前沿的策展人和批评家,自十几年前乃至科技艺术发展的极早期,就开始关注艺术与计算机技术、加密算法,他也主导了伦敦蛇形画廊一系列相当先锋的数字艺术、元宇宙展览项目及创意AI实验室。
知名策展人、艺评家兼艺术史学家、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右一)
小汉斯以Beeple的具有多重层面的创作,展开数字艺术在仪式性和非线性的时空观这两个概念在当代语境中的讨论。小汉斯提到韩炳哲有关我们生活在缺乏仪式时代的陈述,他一直对仪式的概念感兴趣,而在数字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引入新的仪式性?他分享道,“第一次看到《每一天》系列时,就感觉它像是一种行为仪式,与行为艺术有紧密联系。当德基艺术博物馆邀请我参与此次展览时,我参观了查尔斯顿的 Beeple 工作室,这里既是创作的实验室,甚至某种意义上的工厂,也是展示从创作过程到最终作品的展厅。同时,这里也是年轻艺术家们的聚集地。”
第二单元“每一天”展览现场
他访问时,正赶上一场聚会和竞赛,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数字艺术家参与其中。“看到这些创作的技术与文化在时间线上的开端让我深受启发,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些重要时间节点融入此次展览中。这次展览回顾了过往,但更多关注的是未来,从《S.2122》到新版本的《人类一号》,都体现了对未来的探索。”
展览中并置呈现了Beeple艺术生涯重大时间节点与技术发展时间线
另一方面,小汉斯提到,展览从 Beeple 的早期作品开始,最终“以DIGIVERSE引力计划”的公开征集中的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们结尾。他们的年龄和 Beeple 当年创作早期作品时相仿,这使得展览不再是线性的,而构成了循环,展现了艺术成长的循环和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第四单元“DIGIVERSE引力计划”展览现场
作为Beeple的全球首场大型个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现了Beeple的创作中关于技术主导的时代下的后人类生态的想象,这一话题目前也是数字艺术前沿创作的焦点之一,正在汇流成为集体性的叙事空间。展览标题中的“人造”,即英文Synthetic,代表了更加紧密地结合了当下的计算机、算法及人工智能等具有交互、反馈、迭代能力的前沿技术,以及人工物与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合成。如今对于人造/Synthetic这个概念的讨论在不断涌现。
Beeple 认为“合成”这个概念通常被以二元对立的方式讨论——事物要么是合成的,即非自然的,要么是有机的,即纯粹自然的。但在他看来,这些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他提到那些通过合成制造的东西,比如用 AI 创造的新数字作品,这些都是人类创造的,在某种意义上“融入了人类的 DNA”。从这个角度来说,Beeple 认为 AI 或许是人类创造的最具人类特质的事物,因为它像是所有人类知识的结合体,经过提炼后形成的技术,即AI 具有一种有机的特质。Beeple 认为,合成与有机之间的界限会继续模糊,就像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界限一样。这种模糊性正是他通过艺术想要探索的——创作那些在两个维度中共存、交融的作品。
《简单的快乐》(Simple Pleasures)中Beeple探讨了自然与技术的界限
小汉斯则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拓展了“有机”这一概念,并尝试重新定义人们对于艺术的本体论理解。起初,小汉斯从语言学的角度理解“合成”这个词,但后来他意识到,合成与有机元素的融合,就像合成生物学一样,是将多种元素以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次展览通过《人类一号》、《S.2122》和《指数生长》等作品,展现了艺术品不再是一个有限的物体,而是变成了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小汉斯在职业生涯初期,遇见了海因茨·冯·福斯特,后者曾与诺伯特·维纳一起参与控制论学会。海因茨曾说,他相信未来的艺术作品将会变得有生命。当时是在90年代初期,小汉斯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如今已经非常清晰——这些作品在不断变化、不断进化。例如象征“合成未来”一切的世界开始《人类一号》,这件作品如今已是第五个迭代版本。而在 Beeple 的作品中,这种不断演变的特性更为明显。
《人类一号》(Human One)于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小汉斯指出,这种趋势不仅在数字艺术中存在,也出现在物理作品中。现在许多艺术家对类似于公共空间、生态学、农业、园艺等的兴趣甚至超过了展览,这也反映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视角,超越了单纯的事件文化,艺术品将在未来许多年甚至数十年内持续变化和进化。小汉斯亦同时强调,这不仅仅适用于博物馆,也适用于公共艺术。想象一下,如果铁路或地铁站里的公共艺术作品每天都在变化,这样的未来是多么令人惊叹。
《S.2122》在展陈中的橱窗设计,使观众在展览之外的公共区域也可以欣赏这件作品
在本次展览中,德基艺术博物馆特别设置了同时能从展馆内外观看的玻璃橱窗,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使得《S.2122》等重要作品进一步地融入于公共空间。这样一来,不仅参观展览的人,甚至路人都能看到这件不断变化的作品,可能吸引本来不会参观艺术展的人进入展览空间,就像莉娜·博·巴迪所说的那样,“观看的内与外”互相融合。
展览中对于Beeple早期创作内容的呈现
卡洛琳则从斯多葛主义的逻辑来解读这种未来主义视角。她延续“镜子”这一比喻,认为 Beeple 的创作目标是避免这种自我沉迷,而是从“纳西索斯”转变为“回声”。在数据抓取和预测统计的时代,这些问题本质上与人工智能相关,Beeple 通过作品模仿这种现象,同时加入主观视角,这让卡洛琳感到非常有趣。她指出,Beeple 从 2007 年开始创作的图像像是一个数据集,有些类似于现代人通过自身身份抵抗集体智能的方式。卡洛琳认为,Beeple 的作品核心是探索如何成为一面“镜子”,反映不断变化的世界。她提到,这种不断变化的作品理念与艺术中的运动紧密相关,这在 Beeple 的《人类一号》等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卡洛琳认为出于“镜像”与“变动”的逻辑,未来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比已书写在艺术史中的例如立体主义等界定“当代”的流派更具当代性。
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瑞士FHNW大学教授,曾任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馆长、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总监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 (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
张俊杰亦补充了生成艺术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控制论的偶然性”时期,生成艺术的概念诞生,其中的代表性创作是,约翰·康威(John Conway)的《生命游戏》,一个20世纪70年代的数学算法。张俊杰提到,使用计算机生成类似生命的运动的概念一直吸引着他,因为他认为,计算机在最初就像是一个单一的有机体。加载到计算机中的程序充满了故障和实时表现的潜力,使得每一台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都像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为它们升级图形卡和硬件,它们就可以像人一样运作。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加速,张俊杰认为我们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艺术界不断谈论“根茎”和“网络”的概念——不仅是作为互联的有机体,而是作为由无数个体思想构成的庞大有机体。当张俊杰看到这些大量的图像时,他不仅仅看到了Beeple的作品,而是看到了所有那些编写代码、设计纹理和编写程序的人们的努力,这些人使我们能够参与到这一切中。张俊杰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单一有机体的概念其实是关于我们的故事。它代表了人类和创造者们一直想要创造小型有机体的历史,这些有机体现在已经演变为一个更大、更具集体目标的存在。
香港M+博物馆策展人、香港城市大学讲师张俊杰(Sunny Cheung)
舒莎则分享了更多艺术与科技领域的交叉实践带来的未来的相关问题。舒莎认为,关于作品是否是“活着的”这一问题非常深刻。她想到未来某天,Beeple 不再继续创作时,这些作品将如何在公众的影响下继续变化,正如现在它们通过实时更新和反馈不断演化一样。她提到,这些作品像艺术的沉积物,像生命一样演变,类似于卡普拉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事件”以及吉·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她思考这些作品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技术进步继续发展。她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机构问题,尤其是如何保存这些不断进化的作品。舒莎希望能够找到方法来应对这一挑战,并保护这些作品在未来的发展和演变。
水晶桥美术馆前策展人、现任杜克大学纳舍尔艺术博物馆当代策展人舒莎·罗德里格斯(Xuxa Rodríguez)
Beeple现在依然坚持每天实时发布自己的创作,这意味着艺术创作在公共网络空间中得到即时的反馈和互动,同时也意味着数字艺术与当下社会议题和公共生活的紧密相关,揭示着如同博伊斯所提出的“社会雕塑”即艺术应具有社会意义,对社会产生影响。在如今的技术进步、网络与现实混合的公共空间的背景下,数字艺术创作何以发挥“社会雕塑”的作用?如何介入当下公共的议题?如何投射人类的远景,人类智慧?
卡洛琳认为Beeple的《每一天》系列很好地诠释了约瑟夫·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概念以及注意力经济的相关理论。如今,注意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像石油和煤矿曾经支撑工业经济一样。她认为,Beeple的作品与这种注意力经济紧密相关,虽然这并非作品的全部内涵。Beeple通过作品与新闻事件建立联系,这种方式使他的图像语言与观众之间建立了即时的沟通。她还指出,Beeple每天进行创作,但从未表达明确的政治立场,只是反映当前的现实。他的创作方法展示了一种在混乱中寻求秩序的努力,而这种秩序感正是Beeple作品作为“社会雕塑”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秩序与非秩序的交织。
Beeple每天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收获了大量观众的互动
在讨论数字艺术如何记录社会空间和公共议题的角色时,小汉斯引用了一位哲学家的观点,这位哲学家曾说,我们可以不断地观看,但却无法看全一切,这和Beeple的《每一天》系列有相似之处。对于“社会雕塑”的概念,小汉斯提到了一位美国哲学家曾写的书《艺术作为一种体验》,他认为这本书和当前的情境息息相关。书中探讨了艺术的参与性、社会性和社群性,以及艺术如何通过日常的讨论和体验得以生成。小汉斯强调,尽管博物馆是重要的艺术展示场所,但艺术的体验绝不仅限于此。在互联网及其他非博物馆的情境下,艺术也可以被感知和体验。因此,艺术是一种公共的存在。以Beeple的《人类一号》为例,艺术家们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作品提出新的艺术范式,这种变化更新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在未来的公共空间中展现,比如商场等场所。
《S.2122》在德基广场户外展示
他还提到,关于“社会雕塑”,如何将艺术带入社会,让艺术家走进大众视野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艺术群体尝试将艺术家引入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甚至担任这些机构的总监或董事会成员,以期推动社会与艺术的融合。在当时,这看起来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现在,随着企业面临环境和社会议题等挑战,也许正是时候认真思考这种合作的可能性。若以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作为社会参与的数字艺术实践,机构的参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与支持。
知名策展人、艺评家兼艺术史学家、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小汉斯认为,在科技艺术领域,当前的实验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与技术实验”(E.A.T.),其目的是将艺术家引入科技实验室。他强调,今天我们需要类似的思考,要形成新的联盟,帮助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他提到,现在不仅仅是艺术机构之间的合作,还应该将科技与大学、艺术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同时,艺术机构也应与科技公司展开合作;艺术机构之间的新型合作、长期合作非常重要,能推动艺术、科技与技术在21世纪实现进一步的融合。
第四单元“DIGIVERSE引力计划”展览现场,征集并展出由艺术家、高校学生、艺术机构等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
卡洛琳则提出,技术艺术或科技艺术并不是与其他艺术领域割裂的独立类别。就像摄影最初进入博物馆时,人们也曾认为它是独立于其他艺术之外的一部分,如今许多博物馆有所谓的新媒体艺术,但她倾向于从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艺术整体。她比喻到,最早人类学会从自然中获取火,这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同样,艺术史中的许多技艺也是新技术的体现,例如在帆布上作油画、利用船只进行艺术品的运输等,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成果。她强调,技术在艺术中的运用一直在不断演变。她补充道,如何妥善保存这些艺术品是当下需要关注的课题。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内容存储在云空间中,既有其脆弱性也有普适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保护的部分。
展览第三单元“Welcome To 2122”中,来自《每一天》系列的十幅作品以“油画+屏幕”的方式对照呈现,展示了技术发展带来的艺术观看方式的变迁。
张俊杰分享了M+博物馆的数字艺术实践。M+博物馆不仅收藏了来自韩国等地的数字艺术作品,还对一些与编程语言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收藏。M+博物馆目前更多地关注未来主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数字艺术收藏中,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数字艺术的定义非常广泛,它可能包括编程代码、艺术家自身或作品本身。例如,电子游戏拥有数百万玩家,如何界定其是否属于数字艺术,这是一个重要而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于艺术收藏机构而言,数字艺术家本身也在以某种形式收藏作品。张俊杰非常关注实时生成的图像技术,并一直致力于收藏这些实时生成作品的数据和硬盘。他提到,五六年前看到一个展览,其中包含了许多实时生成的创作模型,这些作品尚未被博物馆收藏,这引发了他对收藏合法性与灰色地带的思考。张俊杰认为,如果不对科技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引导,其可能性是无穷而且难以把控的。他强调,自己的工作是将不同的观点纳入讨论,帮助更多人一起探索,促进大家更好地理解和看待数字艺术的发展。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德基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
《量子记忆概率》,Refik Anadol,德基广场二期8F公共艺术区正在展出
teamLab未来游乐园,2018
自2017年德基艺术博物馆开馆以来,从2018年起就启动了数字艺术的系统研究,于同年开启展览《teamLab未来游乐园》;2021年“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启幕,通过数字科技重构了传世古画《金陵图》中所描绘的生活景象,让公众用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历史,亦为文物、艺术、科技融合共生进行了具有前瞻意义的探索与实践;2023年,德基艺术博物馆还收藏了Refik Anadol的《量子记忆概率》等作品,持续地在数字艺术领域作出探索与努力。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艾琳强调,数字艺术作为一种严肃且不断演变的艺术形式,是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德基艺术博物馆通过研究、展览和收藏逐步介入这一领域。在研究过程中,Beeple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他们的研究名单和规划中,博物馆也注意到Beeple通过其作品持续回应了人类生活、自然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共同议题。艾琳提到,Beeple持续创作的《Everydays》系列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样本性,研究他的作品有助于他们理解如何利用前沿技术来生成特有的艺术表达,并看到艺术创作与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的前景。
在当代艺术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有关“人造合成”、“有机生命”的数字艺术实践?如何把这样的实践,放置在与时间相关的艺术史及人类文明过去、现在、未来的脉络中讨论?人类与智能系统、与技术之间存在的融合,将如何影响我们重新认识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揭示了这样的一种将艺术创作作为“持续变化”、“不断生长更新”的“Becoming/生成”的可能性。
撰文/黄韵奇
正在展出
点击二维码立即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