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官仓街道“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实地调研金堂县瑞丰大米加工厂情况,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上门服务”解决发展难题。
金堂县瑞丰大米加工厂是一家老字号大米加工厂,始建于2007年,目前的日产量能达到100吨。由瑞丰大米加工厂生产出来的“清江大米”在周边区市县小有名气。
“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大米现在基本上是集中生产,集中销售。所以我厂的大米仓容量严重不足。特别到了年底,根本没有储存稻谷,还需要去外面购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成本。但是现在用地成本高,扩容对企业来说压力太大。”金堂县瑞丰大米加工厂负责人肖继辉表示,希望政府协调土地或场地,将瑞丰大米加工厂的米仓容量提升。
“企业扩能增产、降本增效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们肯定全力支持。涉及到米厂扩容的问题,我们马上会同相关部门、社区以及周边业主协商解决。”官仓街道进万企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当即回应。
最终,经协调,政府将米厂旁边的农机停放区以出租形式供企业使用,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太高兴了,感谢政府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米仓扩容后,我们就可以在稻谷生产旺季多囤点粮,年底也就不愁了。”肖继辉激动地说。
据悉,9月13日,官仓街道开展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暨官仓商会2024年政府、银行、企业交流座谈会。参会企业在现场纷纷提出了自身发展所遇到的问题、需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官仓街道迅速响应,组建专项工作组,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陆续走访“四上”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2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2家,为企业现场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想方设法解决政策、用地等问题。同时,官仓街道还将树牢上下游、左右岸意识,注重梳理企业之间的供需情况,多做牵线搭桥、延链补链的工作,提升产业韧性,以最快速度把“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落细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官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黄寻
编辑/ 伍柯蓓 晏越 黄雨婷
审核/ 邱健
金堂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