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光下的冷与热:泰国旅游业被诈骗中心黑死,但是三亚的旅游业又怎么样了呢?

民生   旅游   2025-01-25 18:59   泰国  


在春节临近之际,当泰国因电信诈骗风波成为舆论焦点时,三亚的旅游业似乎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然而,真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泰国旅游业因安全问题备受质疑,而三亚尽管曾经被视为“避寒天堂”,却因“价格降了一半,还是没人订”而深陷另一场危机。


泰国的“暗礁”与三亚的“冰山”

泰国旅游业以其热情和美丽闻名,但近年来的诈骗事件给这个热带天堂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游客因各种诱骗事件望而却步,泰国的“美丽外衣”正受到考验。与此同时,三亚作为中国本土的度假胜地,本应借此良机赢得更多游客青睐。然而,情况却不如预期,“价格战”愈演愈烈,民宿与酒店业主们苦不堪言。


根据凤凰网财经的报道,尽管春节期间三亚旅游的订单数据呈现增长趋势,但这一“火爆”背后却隐藏着价格大幅下调的无奈与空房率高企的现实。民宿老板们无奈地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招揽客人,却依然无法弥补成本。


泰国被“黑”了,人们也不会去三亚?

当泰国深陷舆论漩涡时,人们的确开始质疑其安全性,而视频平台上关于泰国诈骗、普吉岛乱象的内容更是铺天盖地。看似这些负面信息可以“劝退”游客,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数据显示,尽管泰国在中国游客心中的形象受损,但他们并未将目光转向三亚。相反,更多人选择缩减旅行计划或转向其他性价比更高的目的地。这表明,单纯依靠“黑泰国、黑普吉岛”并不能让三亚受益。


一方面,三亚自身的高消费水平、旅游资源的同质化问题,使得它对普通游客的吸引力有限。即便是东北游客也开始重新审视三亚的性价比,认为与其承担高昂的机票和住宿费用,不如选择错峰出行,甚至不出远门。另一方面,游客对三亚部分民宿和服务的安全性与透明度依然存疑。一些民宿缺乏基本的服务设施和管理规范,这种信任问题使得三亚无法完全承接泰国失去的游客。


所以,加大力度在视频上“黑”泰国、黑普吉岛,最终可能只是让游客更不敢去泰国,却也不会为三亚带来明显的增量。


民宿生意的“热潮退去”

曾经,三亚的旅游旺季如同金矿,无数投资者争相涌入。然而,如今这个行业却被“黄金季”变成了“保本战”。一位经营民宿多年的巩同木坦言,春节期间房价被迫降到平日的一半,依然难以吸引顾客。另一位民宿老板娘张彤也表示,价格比2021年下降了近50%,但订单却下降了40%。房价低至百元的情况下,依然面临大量空房,甚至连咨询的游客都寥寥无几。


东北游客的减少更是对三亚市场的重击。过去,三亚是“候鸟族”的第二故乡,每年冬季,大批东北游客涌向三亚以逃离寒冷。然而,如今连这些忠实游客也开始重新审视旅游计划,因“价格贵”和“消费能力下降”放弃了前往三亚的计划。即便机票降价,三亚的综合消费水平依然令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未来的出路:竞争与合作并存

泰国与海南、普吉岛与三亚,这些旅游目的地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伙伴。两者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却在当下的挑战中逐渐陷入各自的困境。或许,未来的出路并不在于相互“黑”对方,而在于携手共进,推动区域间的旅游协作。


比如,泰国可以在消除安全隐患方面加强治理,恢复游客的信任;海南则需在价格、服务质量和旅游多样性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两地都可以通过跨国合作设计联合线路,吸引全球游客的同时,让游客在一次旅行中体验多地风光,实现“1+1>2”的效果。


结语: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当下的“黑来黑去”只会让游客更加远离东南亚与中国的这些旅游胜地,让市场陷入恶性循环。而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普吉岛的阳光沙滩,还是三亚的碧海椰林,都拥有吸引世界游客的潜力。真正让游客愿意选择的,是安全、诚信与服务,而非舆论操控。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开放、更互信的旅游市场,共同让这些美丽的地方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部分观点以及信息来自于凤凰网财经:《价格降了一半,还是没人订”,三亚民宿凉了?》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于作者与本号无关。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由生活 关注普吉

微信号|PhuketHeadLines







普吉岛PuketHeadLines
普吉岛PuketHeadLines是泰国唯一覆盖普吉岛及周边地区的线上媒体,提供该地区的各类信息等相关咨询。目前致力于详尽解读泰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力求客观展现泰国。希望读者理性认知泰国,客观评价泰国,开心在泰国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