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游遇上恐惧:泰国被蒙上了诈骗阴影

民生   旅游   2025-01-31 00:02   泰国  


曾几何时,泰国是无数中国游客梦寐以求的度假胜地。从曼谷的夜市,到普吉岛的海滩,再到清迈的寺庙,每年数百万中国游客踏上这片土地,带着钱包和期待,享受微笑之国的温暖。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游客再度踏上泰国的土地时,微笑背后的意味似乎变得复杂起来——那是忐忑的微笑,是警惕的微笑,甚至是带着恐惧的微笑。


过去,人们谈起泰国旅游,想到的是大象、海岛、夜市;而现在,泰国旅游的关键词却逐渐变成了**“绑架”“诈骗”“高危”**。这不是电影《人肉搜索》的桥段,而是真实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的故事。


春节不再热闹,机票成了退票

春节,本应是中国游客大举涌入泰国的旺季,可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据报道,仅在春节假期前夕,就有超过10,000名中国游客取消了泰国之行。原本熙熙攘攘的曼谷街头,如今少了不少中国游客的身影。


泰国政府当然着急,毕竟旅游业是经济支柱之一,仅春节期间的中国游客贡献的收入就超过10亿美元。而这场“退票潮”,让泰国旅游业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为了挽回游客信心,泰国总理佩通塔恩甚至破天荒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用普通话制作的AI视频,向中国游客保证泰国的安全。然而,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让人安心,反而加深了游客的疑虑:如果真的安全,为什么需要AI来安抚人心?


当中文成了一种警报

比起“退票潮”,更讽刺的或许是那些仍然坚持来到泰国的中国游客的态度——他们对中文产生了戒心。“说中文的不一定是同胞,也可能是绑架者。”这句话如今已成为许多游客的共识。


那些仍然勇敢踏上泰国土地的游客,显然也做好了“战斗”准备。曼谷大皇宫的导游布里·钦感受到了游客们的警惕。他多年来一直为中国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但如今,当他上前询问游客是否需要中文导游时,得到的往往是惊恐的眼神。有人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想把他们骗去什么不知名的地方。


“他们不再轻松地聊天,甚至连买东西都尽量少说话。”


原本热闹的旅游市场,变成了一场无声的较量。中国游客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警惕地观察四周,就连走在曼谷的街头,也不再像往日那样惬意,而是像闯入一片未知丛林,随时准备应对潜在的危险。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安全问题感到焦虑。65岁的李先生来自上海,他觉得恐慌有些过度。“如果泰国真的这么危险,那旅游业早就崩溃了。”李先生在曼谷随意闲逛,对着记者说:“我们晚上也可以随便出门,感觉很安全。”


他的淡定,像是一丝温暖的微光,但也无法掩盖那份不安的现实。


泰国旅游的未来:迷雾重重

泰国仍然是泰国,曼谷的夜市依然繁华,普吉岛的海风依然温暖,但游客们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享受之旅”到“谨慎之旅”,这不仅仅是安全问题,更是信任的瓦解。每一次绑架事件,每一则诈骗新闻,都是在泰国旅游业的金字招牌上留下的一个污点。


曾经,泰国政府的目标是恢复疫情后低迷的旅游业,让中国游客重新回到泰国。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或许他们应该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真正能让游客安心的,不是一段AI视频,而是如何从根源上铲除这些绑架和诈骗问题。


当游客的恐惧成为旅游业的障碍,泰国是否能重新找回那张“微笑之国”的名片?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不过,65岁的李先生来自上海,他对恐慌的情绪不以为然。他仍然选择在曼谷自由行,认为泰国不会为了骗游客而砸掉自己的招牌。“要是泰国真的不安全,游客早就不来了。”他说。


他的话有道理,但这份信心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对于泰国来说,重新赢得游客的信任,不是靠一段AI视频,而是要从根本上铲除那些破坏旅游环境的诈骗与犯罪。


微笑可以是一种待客之道,但如果游客的心里藏着恐惧,泰国的微笑,也许终究会变成一抹苦涩的弧度。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于作者与本号无关。


自由生活 关注普吉

微信号|PhuketHeadLines







普吉岛PuketHeadLines
普吉岛PuketHeadLines是泰国唯一覆盖普吉岛及周边地区的线上媒体,提供该地区的各类信息等相关咨询。目前致力于详尽解读泰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力求客观展现泰国。希望读者理性认知泰国,客观评价泰国,开心在泰国生活。
 最新文章